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破解鄉村人才之“渴”?靠引進還是選本土?

發布時間:2022-04-08 09:49:00來源: 工人日報

  城裏請來的主播:技巧成熟、擅長運營,但留不住本土培養(yang) 的人才:了解產(chan) 品,但不懂算法、不會(hui) 引流

  【聚焦:如何破解鄉(xiang) 村人才之“渴”?②】鄉(xiang) 鎮電商人才靠引進還是選本土?

  閱讀提示

  作為(wei) 吉林省十強鎮、省級電商鎮,長春市雙陽區鹿鄉(xiang) 鎮通過電商讓鄉(xiang) 鎮的鹿產(chan) 品得以遠銷各地。但隨著市場競爭(zheng) 的日漸白熱化以及流量紅利的消失,鹿鄉(xiang) 鎮需要更高端的電商人才來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在此過程中他們(men) 經曆了引進的主播高薪挖來留不住、本土的人才費心培養(yang) 成本高等問題。鄉(xiang) 鎮電商人才困局如何破解?當地人認為(wei) ,應發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並尋求政策的進一步支持。

  4月7日,受疫情影響,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鹿鄉(xiang) 鎮按下了“暫停鍵”,但店老板們(men) 仍然忙碌,他們(men) 正利用這段空檔時間,抓緊學習(xi) 充電,以期進一步提升電商經營技巧。吉林省鳴誠鹿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世龍告訴記者,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年輕人使直播帶貨、電商銷售等新模式成為(wei) 這裏的交易新常態,小小鄉(xiang) 鎮已經走進全民直播時代。

  不過,囿於(yu) 扶持力度有限、生活配套欠完善、產(chan) 業(ye) 鏈單一等短板問題,人才難培養(yang) 、難引進、難留住等問題,也成為(wei) 限製鄉(xiang) 鎮電商發展的瓶頸問題。

  主播引進難,高薪挖來留不住

  今年34歲的張世龍,2018年返鄉(xiang) 創辦了從(cong) 事收購、粗加工和銷售鹿產(chan) 品的公司。當時,鎮上的電商剛剛起步,以開網店的形式為(wei) 主。坐店等客難有起色的張世龍,通過朋友介紹開始在微信公眾(zhong) 號上打廣告,一下就讓店裏的月銷售額飆到100多萬(wan) 元,是傳(chuan) 統方式的三四十倍。

  後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異軍(jun) 突起,張世龍又開始轉戰直播渠道。可從(cong) 事電商相關(guan) 工作的主播、美工、運營等,鮮少願意到鄉(xiang) 鎮工作,他們(men) 中年輕人居多,更追求城市生活的舒適和熱鬧,人才難引進成為(wei) 鎮上各商鋪都麵臨(lin) 的難題。

  “一開始做直播,我以基本工資每月9000元、10%業(ye) 績提成的高價(jia) 從(cong) 長春挖了一個(ge) 主播,光基本工資就比市裏高3000元,沒想到她來店裏播了兩(liang) 天就不幹了。”回想數次在招攬電商人才上的折戟沉沙,張世龍感慨良多,他告訴記者,主播的辭職原因雖然很委婉,實際就是覺得鎮裏條件不夠好,晚上想點個(ge) 外賣、喝杯奶茶、看個(ge) 電影都不行。

  隨著直播帶貨的不斷成熟,鹿鄉(xiang) 鎮很多農(nong) 戶和返鄉(xiang) 的農(nong) 民工都加入了直播大軍(jun) ,雖然未必如那些受過專(zhuan) 業(ye) 訓練、技巧成熟的主播,但勝在對本土產(chan) 品非常了解。張世龍的店鋪裏,多的時候會(hui) 請七八個(ge) 本地主播一起帶貨。

  “我們(men) 真正需要的是懂平台機製、懂算法、懂引流、懂方案設計的綜合性運營人才,現在包括賬號怎麽(me) 做、段子怎麽(me) 拍等都是我們(men) 自己在做,分身乏術,也沒有精力去專(zhuan) 門學習(xi) ,現在會(hui) 的都是走的錯路多了摸索出來的。”張世龍說。

  據估算,鹿鄉(xiang) 鎮的銷售總額中80%以上都是電商方式創造的,鹿產(chan) 品的品牌塑造和影響力也離不開電商,店老板們(men) 想要實現進一步發展,就得想辦法突破目前的人才困局。

  資源有限,本土人才難培養(yang)

  “電商人才還是要培養(yang) 本土的,外麵挖來的花了大價(jia) 錢還留不住。”張世龍說。這是全國很多鄉(xiang) 鎮發展電商產(chan) 業(ye) 都麵臨(lin) 的窘境,可實際上,因為(wei) 資源有限等原因,自己培養(yang) 本土人才,也並不容易。

  近年來,為(wei) 了培養(yang) 本土電商人才,鹿鄉(xiang) 鎮先後舉(ju) 辦了40餘(yu) 場電商培訓,覆蓋人群約5000人次。這些培訓讓鹿鄉(xiang) 鎮的電商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量到質的突破。

  不過,隨著市場競爭(zheng) 的日漸白熱化以及流量紅利的消失,鹿鄉(xiang) 鎮需要更高端的電商人才來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

  “想要培養(yang) 扶持一個(ge) 能廣泛服務各企業(ye) 的電商團隊,首先不能把那些基礎條件好、學習(xi) 能力強的返鄉(xiang) 創業(ye) 者湊在一起,他們(men) 除了要花費大量精力在經營公司上,企業(ye) 間也有利益衝(chong) 突。其次,我們(men) 也很難找到更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平台和培訓老師,專(zhuan) 門開設電商專(zhuan) 業(ye) 的高校鳳毛麟角,很多成功經驗都是南方的公司在實際經營中摸索出來的。”鹿鄉(xiang) 鎮電商服務中心負責人崔馨予說。

  此前,崔馨予想過要帶著團隊一起到電商經驗豐(feng) 富的江浙一帶考察學習(xi) ,她對比了多個(ge) 能夠接待學習(xi) 團隊的服務平台,除了食宿和交通費用,12天的學費就得1萬(wan) 多元。“全鎮有18個(ge) 村,即使每個(ge) 村隻去一個(ge) 人,算下來也得20多萬(wan) 元,成本高不說,我們(men) 也不了解情況,不確定能學到啥。”她說。

  鄉(xiang) 鎮電商高端人才培養(yang) 難,一些農(no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相對薄弱地區的普通電商人才培養(yang) 也不易。今年初,吉林省某地舉(ju) 辦的首屆直播帶貨大賽中專(zhuan) 門設立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組。大賽之後,進入決(jue) 賽的11位選手中有幾人決(jue) 定繼續從(cong) 事直播帶貨工作。不過,若想繼續通過培訓提升技能,農(nong) 村與(yu) 城市間的交通等成本也是問題。

  發展產(chan) 業(ye) 是前提,政策支持是保障

  作為(wei) 吉林省十強鎮、省級電商鎮,鹿鄉(xiang) 鎮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已非常完善,寬帶到村率100%,每個(ge) 村都有電商服務站。

  “要發展好農(nong) 村電商,首先必須發展好農(nong) 村的特色產(chan) 業(ye)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隻有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了,人才才能留下來,人留下來了,經濟才能實現進一步發展。”負責梅花鹿產(chan) 業(ye) 發展和電商工作的鹿鄉(xiang) 鎮紀委書(shu) 記王猛說。

  與(yu) 很多鄉(xiang) 鎮對電商的利用還簡單停留在網購上不同,鹿鄉(xiang) 鎮的電商發展之所以能先人一步,主要得益於(yu) 當地基礎雄厚的梅花鹿產(chan) 業(ye) 。該鎮有6300戶養(yang) 鹿專(zhuan) 業(ye) 戶,720戶專(zhuan) 業(ye) 經銷業(ye) 戶,戶戶有電商,其中約有300餘(yu) 戶為(wei) 返鄉(xiang) 打工者和大學生創辦。

  “接下來,我們(men) 會(hui) 針對各個(ge) 村的具體(ti) 情況,打造多元化發展的特色產(chan) 業(ye) ,解決(jue) 產(chan) 業(ye) 鏈單一等短板問題,並且還要圍繞鹿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真正把遊客吸引過來,把電商人才留下來,這樣生活配套、娛樂(le) 設施等自然會(hui) 發展起來,形成良性循環。”王猛說。

  據介紹,今年,鹿鄉(xiang) 鎮將圍繞產(chan) 業(ye) 發展,由政府部門牽頭,策劃實施一係列有關(guan) 品牌推廣、銷售渠道拓展等方麵的項目。比如,和知名電商平台深入開展合作,整合域內(nei) 商戶,進一步拓展鹿產(chan) 品的線上銷售渠道;積極引進運營經驗豐(feng) 富的銷售企業(ye) 和團隊,更好引領本地電商產(chan) 業(ye) 的發展等。

  目前,政府部門正在和意向企業(ye) 洽談,共同商討在鹿鄉(xiang) 鎮建設電商基地的事宜。

  “我們(men) 對鹿鄉(xiang) 鎮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希望不僅(jin) 有越來越多的本地人返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也有更多的外鄉(xiang) 人來鹿鄉(xiang) 投資興(xing) 業(ye) 。”王猛說。

  記者:柳姍姍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