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北京冰雪盛會,開啟奧林匹克新紀元

發布時間:2022-04-08 09: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 東(dong)

  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一簇“迎客鬆”焰火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上方綻放,91朵寫(xie) 著參賽代表團名字的“小雪花”匯聚成一朵“大雪花”,化身北京冬奧會(hui) 主火炬台。奧林匹克文化交融中國文化的北京冬奧盛會(hui) ,就此揭幕。

  簡約辦賽 展現大國自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辦好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是黨(dang) 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我們(men) 對國際社會(hui) 的莊嚴(yan) 承諾,做好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籌辦工作使命光榮、意義(yi) 重大。要堅定信心、奮發有為(wei) 、精益求精、戰勝困難,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貫穿籌辦工作全過程,全力做好各項籌辦工作,努力為(wei) 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hui) 。

  從(cong) 2008年到2022年,北京成為(wei) 世界上首座成功舉(ju) 辦過夏奧會(hui) 和冬奧會(hui) 的“雙奧之城”。兩(liang) 屆奧運,兩(liang) 次飛躍,本次冬奧會(hui) ,北京共使用了14個(ge) 2008年奧運會(hui) 遺產(chan) 。國際奧委會(hui) 品牌和可持續發展總監瑪麗(li) ·薩魯瓦認為(wei) ,這種場館利用模式,匯集了往屆奧運會(hui) 在可持續方麵的優(you) 點,新建場館也從(cong) 一開始就充分考慮賽後利用需求,這種辦賽理念為(wei) 未來的奧運會(hui) 提供了借鑒。北京從(cong) 而成為(wei) 第一屆從(cong) 申辦、籌辦、舉(ju) 辦全過程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奧運會(hui) ,也是積極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奧運會(hui) 。

  “簡約、安全、精彩”是最成功之處,展現了大國自信的辦奧底氣。

  北京做到了簡約而不簡單。火炬接力壓縮為(wei) 3天,開閉幕式大大壓縮時長,來自各行各業(ye) 的普通群眾(zhong) 、誌願者和運動員共同完成4場世界矚目的表演,做到“更溫暖、更從(cong) 容、更簡約”。加強科技運用,實現“水冰轉換”“冰籃轉換”,完美詮釋“微火”主火炬創意。采購項目能借不租、能租不買(mai) 、能合並采購就合並采購,所有物資品類租賃比例達70%左右,總體(ti) 資金節約率達10%以上,實現20年來冬奧會(hui) 最低預算。簡約辦賽大道至簡、舉(ju) 重若輕,折射了中國人自信平和的心態。

  奧林匹克的中國方案,貫穿在申辦、籌辦、舉(ju) 辦的全過程,繼承傳(chuan) 統,發揚特色,“中國方案”與(yu) 世界融通,開啟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新紀元。

  一批奧運場館閃亮登場:“鳥巢”完成改造升級成為(wei) “最智慧的館”;“水立方”實現“水冰轉換”變身“冰立方”;“冰絲(si) 帶”除了打造“最快的冰”,還將成為(wei) 市民百姓的“冰上樂(le) 園”。

  一批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在三個(ge) 賽區及周邊地區,冬奧氣象綜合監測網絡實現“百米級”“分鍾級”精細化氣象預報;全流程智能化的數字人手語生成服務,方便聽障人士收看賽事報道;8K畫麵結合5.1聲道環繞立體(ti) 聲,讓“雲(yun) ”觀賽的觀眾(zhong) 獲得沉浸感更強的感官體(ti) 驗。

  閉環管理 搭建安全港灣

  冬奧會(hui) 後年滿50歲的德國速滑老將佩希施泰因非常感謝北京冬奧會(hui) 成就了自己,讓她成為(wei) 史上首位參加過八屆冬奧會(hui) 的女運動員:“采取嚴(yan) 格防疫,才能確保大家健康安全,順利參賽。”

  從(cong) 覆蓋三個(ge) 賽區的100多個(ge) 醫療點,到賽場內(nei) 外18000多名誌願者;從(cong) 不分晝夜在場館維護秩序的安保人員,到奮戰在賽場一線的工作團隊……讓巴赫盛讚的奇跡是中國抗疫成功經驗的縮影,更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現。

  嚴(yan) 格執行《防疫手冊(ce) 》,采取閉環管理政策,閉環內(nei) 外獨立運行,不僅(jin) 築牢了疫情防控之牆,更保障了“兩(liang) 個(ge) 奧運”和社會(hui) 麵安全平穩運行。

  在科學嚴(yan) 密的防疫政策指導下,兩(liang) 地三賽區實行全流程、全封閉、點對點的防控體(ti) 係,創造出安全的參賽、工作和生活環境。

  閉環內(nei) ,奧運村、場館入口、運動員通道、電梯間、媒體(ti) 工作間、餐廳,隨處是感應式消毒裝置,一伸手,瞬間完成手部消毒。無感式大通量體(ti) 溫測量設備能監測每個(ge) 人體(ti) 溫,“您的體(ti) 溫正常”,播報語音令人安心。酒店、媒體(ti) 中心、比賽場館都有便捷的核酸檢測點,涉奧人員就近即可完成每日一次的核酸檢測。

  搭建一個(ge) 安全港灣,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比賽幹擾,成為(wei) 選手共識。“冬奧村裏執行嚴(yan) 格消毒,大家都戴好口罩,這能讓我們(men) 把精力都集中到比賽上,賽出精彩。”女子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冠軍(jun) 、澳大利亞(ya) 選手傑卡拉·安東(dong) 尼說。

  美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達麗(li) 安·史蒂文斯不禁感歎:“這是一場安全的奧運盛會(hui) ”,中國出色的防疫水平體(ti) 現出凝聚各方智慧的能力。

  此言不虛,精細化防疫不僅(jin) 體(ti) 現了這種智慧,更凸顯出濃濃的人文關(guan) 懷。

  冬奧防疫實行閉環管理,提供了大型賽事抗疫的成功模式。

  有外國政要表示,誰得冠軍(jun) 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疫情之下相聚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中國,相聚在全世界最好的城市之一——北京。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在確保安全和給予運動員一定自由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平衡,使閉環內(nei) 成為(wei) “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成為(wei) 展示中國防疫成就的平台,也為(wei) 疫情下舉(ju) 辦國際性重大活動提供了範例。

  交流互鑒 樹立良好榜樣

  國際奧委會(hui) 奧運會(hui) 部執行主任克裏斯托弗·杜比表示,在知識經驗傳(chuan) 承上,北京冬奧組委不僅(jin) 是勤奮好學的學生,更是盡職盡責的老師。

  舉(ju) 辦觀察員項目、實施知識轉移項目、建設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信息與(yu) 知識數字博覽館……北京冬奧組委通過多種方式將自身辦賽特色經驗和創新性經驗成果傳(chuan) 遞給未來奧組委。

  長期以來,為(wei) 了降低奧運和殘奧辦賽的複雜性,國際奧委會(hui) 、國際殘奧委會(hui) 高度重視和北京冬奧組委在辦賽知識經驗傳(chuan) 承上加強合作。

  為(wei) 了更高效地分享自身辦賽經驗知識,北京冬奧組委信息與(yu) 知識管理團隊通過舉(ju) 辦觀察員項目、實施知識轉移項目、建設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信息與(yu) 知識數字博覽館等,主動分享自身辦賽特色經驗和創新性經驗成果。

  北京冬奧組委自2016年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線上培訓平台的建設工作,在2020年初,為(wei) 了應對疫情對線下培訓的影響,將內(nei) 部學習(xi) 平台升級為(wei) 冬奧雲(yun) 端學習(xi) 平台,包括北京冬奧組委對內(nei) 培訓的信息與(yu) 知識管理平台,以及主要麵向公眾(zhong) 的“學習(xi) 冬奧”微信小程序。

  在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賽時,北京冬奧組委與(yu) 國際奧委會(hui) 、國際殘奧委會(hui) 合作舉(ju) 辦了觀察員項目,共包含55項學習(xi) 活動,向巴黎奧組委、米蘭(lan) -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組委、江原道冬青奧組委、布裏斯班2032年奧運會(hui) 主辦城市以及亞(ya) 奧理事會(hui) 等134名觀察員傳(chuan) 授辦賽知識經驗。

  來自北京冬奧組委23個(ge) 部門和場館運行團隊、40個(ge) 業(ye) 務領域的60餘(yu) 名業(ye) 務骨幹代表分享了籌辦知識、經驗和成果,在內(nei) 容上涵蓋場館運行、競賽組織、交通運行、無障礙、電力保障、物流運行、形象景觀等賽事運行核心領域,在空間上遍布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ge) 賽區的所有競賽場館和奧林匹克大家庭酒店、主媒體(ti) 中心、主物流中心、交通場站等非競賽場館和設施。參與(yu) 活動的觀察員達600多人次,獲得各方一致好評。

  北京冬奧組委已累計向國際奧委會(hui) 提交了612份文件、573張圖片和54個(ge) 視頻,這些資料與(yu)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關(guan) 鍵裏程碑任務直接相關(guan) ,可為(wei) 未來奧組委提供直接參考。

  克裏斯托弗·杜比表示,在國際奧委會(hui) 信息與(yu) 知識學習(xi) (IKL)團隊的支持下,北京冬奧組委的信息與(yu) 知識管理團隊以《奧林匹克2020議程》和《新規範》為(wei) 指導,進行了多個(ge) 領域的創新,為(wei) 其他奧組委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他還表示,通過國際奧委會(hui) 和北京奧組委的共同努力,我們(men) 最充分吸收借鑒了前人的經驗,也最大化輸出了北京辦賽的寶貴知識,這將長期助力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整體(ti) 發展。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