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首個海洋監視監測雷達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發布時間:2022-04-08 10:1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今天從(cong) 自然資源部了解到,今天成功發射的高分三號03星與(yu) 已在軌運行的高分三號01星、高分三號02星成功組網,標誌著我國首個(ge) 海洋監視監測雷達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我國首個(ge) 海洋監視監測雷達衛星星座正式建成

  高分三號03星,又稱1米-CSAR衛星,具有高分辨率、寬覆蓋、多模式海陸觀測數據獲取能力。與(yu) 高分三號01星和02星相比,該星在成像質量、探測效能等多個(ge) 方麵有了顯著提升。

  高分三號係列衛星成功組網觀測後,我國海洋衛星重訪與(yu) 覆蓋能力將顯著提升,可為(wei) 海洋動力環境、自然災害與(yu) 安全生產(chan) 事故應急監測等提供穩定可靠的遙感數據,為(wei) 我國海洋環境預警,陸地地表災害監測提供有力支撐。

  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 林明森:三顆衛星完成組網後,能夠獲取高分辨率、全天時、全天候的海陸觀測數據。與(yu) 單顆衛星相比,平均重訪時間由15小時提高到5個(ge) 小時。

  據了解,在軌測試6個(ge) 月後,高分三號03星將投入業(ye) 務化運行,為(wei) 我國海洋、國土、農(nong) 業(ye) 、氣象等多領域提供有力支撐。

  我國多型海洋衛星運行良好

  目前我國在軌的海洋衛星包括海洋一號C衛星和D衛星,海洋二號B、C、D衛星,高分三號01、02、03衛星以及中法海洋衛星。各衛星每天24小時工作,每天繞地球飛行14圈左右,每軌掃描幅寬為(wei) 10千米到3000千米,衛星上配置的載荷大部分處於(yu) 全天時、全天候、全球覆蓋的觀測模式。

  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副主任 劉建強:海洋一號衛星是海洋水色環境衛星,主要是獲取海麵溫度,還有滸苔、溢油、赤潮等海洋生態環境要素。海洋二號衛星主要是為(wei) 了獲取更多的海洋動力環境參數,包括海麵風場、海麵高度、海麵溫度,實現全天候的海洋動力環境要素的監測。高分三號係列衛星,主要是對海洋和陸地進行全天候監測。

  此外,2018年開始運行的中法海洋衛星,是國際合作衛星,主要是獲取全球海麵波浪譜、海麵風場、南北極海冰信息。

  目前,我國海洋衛星監測體(ti) 係已經發展為(wei) 多星組網,多手段協同觀測模式。高分三號03星投入運行後,我國海洋一號係列,海洋二號係列以及高分三號係列衛星組網全部完成,我國海洋衛星組網業(ye) 務化觀測格局已經全麵形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