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魚類資源利用開辟新路(微觀)
“中腴脂,首尾金一縷如線,為(wei) 滇池珍味”,這是徐霞客對滇池金線鲃的稱讚。上世紀80年代,由於(yu) 滇池水質惡化,曾經隨處可見的金線鲃漸漸難覓蹤影。在科學家的努力下,金線鲃實現人工繁殖並回歸滇池。雲(yun) 南省高原魚類育種重點實驗室以野生滇池金線鲃為(wei) 基礎群體(ti) ,選育出了生長性狀優(you) 良的“鲃優(you) 1號”,這是我國第一個(ge) 基於(yu) 國家級保護魚類創製的新品種。隨著“鲃優(you) 1號”商業(ye) 養(yang) 殖的推進,曾經的土著魚重新“遊”回市民餐桌。
生物物種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魚類是生物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一段時間以來,由於(yu) 環境破壞、外來物種入侵等,不少當地原生的土著魚進入瀕危名單。隨著就地保護措施的嚴(yan) 格執行和人工繁育技術的突破,不少土著魚的物種資源得到保存。也要看到,技術成熟後,動輒就可以產(chan) 生成千上萬(wan) 尾魚苗,單純依靠政府投入,難以維持龐大的人工種群。如何加強後續保護?要將保護和利用更好結合起來,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探索可持續利用途徑,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增添動力,也為(wei) 保護工作提質增效注入動能。
作為(wei) 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魚在人類食譜裏占據了一席之地。尤其不少土著魚生長緩慢,肉質好口感佳,符合消費者的高品質飲食需求。合理利用魚類資源,要發揮好這一優(you) 勢。要看到,土著淡水魚有的生長周期長,有的馴養(yang) 繁育條件苛刻,大多數並不能通過人工養(yang) 殖直接端上餐桌。以“鲃優(you) 1號”為(wei) 例,經過選育的金線鲃不僅(jin) 抗病力強、生長周期短,還實現了食用品質的提升,商業(ye) 養(yang) 殖前景可觀。同時,利用土著魚蘊含的獨特基因改良商品魚品質,也是推動漁業(ye) 發展、幫助群眾(zhong) 增收的重要途徑。比如,含有土著魚元江鯉基因的超級鯉,目前已占據商品鯉市場不小的份額。
合理利用魚類資源,也需要注重土著魚“好看”的一麵,挖掘“好玩”的價(jia) 值。時下,我國觀賞魚已形成年產(chan) 值約百億(yi) 元的龐大產(chan) 業(ye) ,銀龍魚、鬥魚等由於(yu) 美觀而備受人們(men) 喜愛。更好利用雲(yun) 南光唇魚、高原鰍等土著魚的觀賞價(jia) 值,有望帶動更多人愛魚護魚。此外,綜合利用當地生態資源,有助於(yu) 為(wei) 魚類提供更好的棲息環境和展示平台。例如,在昆明市馬街鎮,當地企業(ye) 開展土著魚科普展示和自然教育,實現保護利用一體(ti) 化;在曲靖市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xiang) ,當地在開發多依河旅遊的同時,統籌考慮土著魚保護,豐(feng) 富了旅遊業(ye) 態。
中辦國辦去年印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提出,規範生物多樣性友好型經營活動,引導規範利用生物資源,在適當區域開展自然教育、生態旅遊和康養(yang) 等活動,構建高品質、多樣化生態產(chan) 品體(ti) 係。這提示我們(men) ,既不能走過度索取的老路,隨意捕食野生土著魚,也不能止步於(yu) 單一產(chan) 品的低水平開發,而要加強深層次開發,提高整體(ti) 利用水平。
有專(zhuan) 家表示,我國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潛力巨大。相關(guan) 部門積極行動,保護棲息地,做好物種資源的收集繁育,同時調動市場力量,鼓勵、引導科研單位和企業(ye) 通過購買(mai) 魚苗增殖放流等方式恢複土著魚野外種群。各方攜手,必將為(wei) 魚類資源可持續利用開辟更多新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