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安全也是謀發展(人民時評)
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在守衛安全效益、提升安全水平上主動作為(wei) 、恪盡職守,必能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行穩致遠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hui) 梳理相關(guan) 法律法規已有規定、以往管用舉(ju) 措和近年來針對新情況采取的有效措施,製定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chan) 責任落實、堅決(jue) 防範遏製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條措施,部署發動各方麵力量全力抓好安全防範工作。
為(wei) 了確保安全生產(chan) ,近年來,技防舉(ju) 措得到普遍推廣。比如在工地上在線巡查、給礦山配備遠程監測、讓網約車能被實時追蹤,等等。依靠技術提升安全水平,有助防患於(yu) 未然。但是,再先進的技防措施,也無法做到萬(wan) 無一失。這啟示我們(men) :確保安全生產(chan) 是一項包括技術、管理等各方麵的係統工程,須臾不可放鬆。
安全生產(chan) 沒有“保險箱”,不能放過任何細節,不能輕視任何隱患。一些領域安全生產(chan) 事故之所以時有發生,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麻痹大意,甚至視若無睹。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故,每起事故背後都有“跡”可循,且大多是已知、可查的隱患。比如,車禍往往和超載、超速有關(guan) ,工地事故往往涉及盲目趕工、偷工減料,燃氣事故則往往是管網老化、違規操作等所致。從(cong) 實踐中看,仍有一些地方和行業(ye) 的安全責任沒有壓緊壓實,工作措施沒有抓實抓到位。因為(wei) 責任不壓實,“小病”拖成“大病”,是尤需警惕的安全生產(chan) 問題。
克服安全生產(chan) “麻痹症”,關(guan) 鍵在毫不動搖壓實責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管行業(ye) 必須管安全,管業(ye) 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chan) 經營必須管安全。”對黨(dang) 政領導幹部而言,安全生產(chan) 要堅持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就安全生產(chan) 監管而言,安全監管部門承擔綜合監管責任,行業(ye) 主管部門承擔監管責任,各級安委會(hui) 要發揮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巡查考核的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上下合力。企業(ye) 的安全生產(chan) 主體(ti) 責任同樣不容忽視,各生產(chan) 經營單位應當建立更明確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製。責任清單清晰起來,恪盡職守才能反映到工作細節中去,轉化為(wei) 牢固可靠的生產(chan) 安全。
減少安全生產(chan) 事故,最好的辦法是預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不久前就安全生產(chan) 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在全國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嚴(yan) 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wei) ,采取有力措施清除各類風險隱患,堅決(jue) 遏製重特大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各地各部門務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覺,做好安全生產(chan) 各項工作,決(jue) 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要堅持源頭嚴(yan) 防、過程嚴(yan) 管、風險嚴(yan) 控,從(cong) 源頭治起、從(cong) 細處抓起、從(cong) 短板補起,不放過任何一個(ge) 漏洞,不漏掉任何一個(ge) 盲點,不留下任何一個(ge) 隱患。
夯實安全發展的根基,必須轉變發展觀念,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特別是,不要把加大安全投入看作“成本賬”“支出賬”。如今,使用手機注重數據安全,開動機器講求低故障率,出門遠行強調駕駛安全……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安全正成為(wei) 新的附加值和競爭(zheng) 力。相反,輕視安全,甚至罔顧安全,將麵臨(lin) 更大的事故隱患。這啟示我們(men) ,促安全也是謀發展,安全是“效益賬”“收入賬”,保障安全就是推動發展。
生命高於(yu) 一切,安全重於(yu) 泰山。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在守衛安全效益、提升安全水平上主動作為(wei) 、恪盡職守,必能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行穩致遠,使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