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養科學精神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明確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堅持理論聯係實際,注重培養(yang) 受教育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法律對科學精神的基本內(nei) 涵和承載主體(ti) 予以清晰界定,為(wei) 培育和弘揚科學精神樹立了鮮明導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同時又變革自身的偉(wei) 大事業(ye) 。我們(men) 黨(dang) 追求真理、崇尚科學,推動科技事業(ye) 不斷前行,對科學的認識和實踐達到了新的更高境界。科學精神與(yu) 科學新知、科學思想相伴而生、同向並行,是科學文化深層結構中蘊涵的價(jia) 值和規範的綜合。科學技術進步法把科學精神的內(nei) 涵明確為(wei) “追求真理、崇尚創新、實事求是”,體(ti) 現了價(jia) 值取向、實現路徑、行為(wei) 準則的統一,與(yu) 加強理性質疑、勇於(yu) 創新、求真務實、包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建設一脈相承,具有曆史繼承性、發展必然性和法律權威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大力培育和弘揚科學精神。追求真理,就要以科學的精神對待科學,專(zhuan) 注於(yu) 科研事業(ye) ,勤奮鑽研,不慕虛榮,不計名利,以理性態度發現客觀世界的科學規律;崇尚創新,就要樹立敢於(yu) 創造的雄心壯誌,敢於(yu) 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多出高水平的原創成果,為(wei) 不斷豐(feng) 富和發展科學體(ti) 係作出貢獻;實事求是,就要不迷信學術權威,不盲從(cong) 既有學說,敢於(yu) 大膽質疑,認真實證,不斷試驗。
科協作為(wei) 黨(dang) 領導下團結聯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ti) 、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必須依法依章程開展工作,把培育和弘揚科學精神抓緊抓好。應突出科學精神引領,實施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特別是紮實推進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把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chuan) 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作為(wei)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推動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將弘揚科學精神貫穿於(yu) 育人全鏈條,注重培養(yang) 青少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加快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ti) ,為(wei)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夯實人才基礎。
現在,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jue) 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大力培育和弘揚科學精神,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men) 就一定能取得更多科技創新突破,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jun) 。
(作者為(wei) 重慶市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