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半月4202億元,各地加快落實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

發布時間:2022-04-20 10:1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題:半月4202億(yi) 元,各地加快落實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

  新華社記者王雨蕭

  國家稅務總局19日發布數據顯示,自本月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以來,4月1日至15日,已有4202億(yi) 元留抵退稅款退到52.7萬(wan) 戶納稅人的賬戶。記者采訪發現,各地稅務部門正加緊落實落細支持政策,確保更好惠及市場主體(ti) 。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已獲得留抵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ye) 51萬(wan) 戶,占比96.8%,涉及退稅金額2422億(yi) 元,是政策最大的受益主體(ti) 。

  寧波德欣儀(yi) 表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儀(yi) 器儀(yi) 表製造加工的企業(ye) ,受疫情影響,公司生產(chan) 一度陷入停滯狀態,資金壓力非常大。公司財務負責人周女士說:“34萬(wan) 元留抵退稅款很快到賬,為(wei) 我們(men) 注入了資金‘活水’。”

  “政策太及時了。”山東(dong) 臨(lin) 邑昕嵐電力有限公司項目總經理孫文超告訴記者,昕嵐電力是一家以清潔能源發電為(wei) 主營業(ye) 務的企業(ye) ,因疫情原因,公司資金鏈一度斷裂。357萬(wan) 元退稅款到賬,讓企業(ye) 恢複了正常運營。

  一筆筆留抵退稅款,不僅(jin) 緩解了企業(ye) 現金流壓力,還給企業(ye) 發展“充電”。

  “根據最新政策,預計2022年公司可以享受退稅1700餘(yu) 萬(wan) 元。這給我們(men) 降低資金占用成本、加速資金回收進度帶來巨大利好。增加的資金流讓我們(men) 能夠放手加強關(guan) 鍵技術的科研攻關(guan) ,不斷提升產(chan) 品技術含量。”河南省鶴壁市方瑞化工產(chan) 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富貴說。

  稅務部門對已收到退稅資金的企業(ye) 抽樣調查顯示,退稅資金主要用於(yu) 擴大再生產(chan) 的企業(ye) 占28.1%,還有不少企業(ye) 將退稅資金用於(yu) 技術研發等。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企業(ye) 將獲得的資金直接用於(yu) 再生產(chan) ,是真正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有利於(yu) 政策效應更好發揮。

  “在當前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讓退稅資金‘活水’直達企業(ye) ,能夠有效幫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國稅務學會(hui) 副會(hui) 長張連起說。

  記者了解到,為(wei) 確保政策落地,稅務部門及時進行了電子稅務局等信息係統留抵退稅相關(guan) 模塊的更新和升級,優(you) 化功能,改造流程,便利廣大納稅人高效、快捷辦理留抵退稅業(ye) 務。稅務部門還利用電子稅務局提示提醒等方式,完成一輪麵向納稅人的全覆蓋政策宣傳(chuan) 。

  “在智能填報係統上掃描一下身份證,申報數據就會(hui) 自動顯示,隻需核對補填和確認,20萬(wan) 元退稅款就申請成功了。”“一氣嗬成”的智能快捷退稅流程,讓成都新生命霍普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方豔感到很方便。

  為(wei) 了讓企業(ye) 更快更好享受稅費紅利,各地稅務部門多措並舉(ju) 持續發力:江蘇發揮稅收大數據優(you) 勢,開發“智能報表”,實現各項優(you) 惠政策精準識別推送;山東(dong) 通過預約退稅、綠色通道、錯峰辦理等措施,讓納稅人退稅更加便捷;山西通過“政務直播間”就稅收政策進行細致解讀,確保納稅人“零時差”知曉……

  “享受政策的便捷性與(yu) 政策本身的紅利性同樣重要,操作的便利度有力確保了好政策落到實處。”吉林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張巍說。

  今年留抵退稅新政將為(wei) 市場主體(ti) 新增約1.5萬(wan) 億(yi) 元現金流。含“金”量高、市場主體(ti) 需求迫切,在落實過程中,更需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確保退稅資金精準直達符合條件的企業(ye) 。記者了解到,新政實施後,稅務部門重拳打擊騙取增值稅留抵退稅違法行為(wei) ,查處了一批騙取留抵退稅案件。

  “稅務部門將繼續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強化跨部門協同聯動機製,優(you) 化退稅審核流程,提升留抵退稅政策落實質效,進一步增強納稅人獲得感。”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