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音樂澆灌大山裏的“馬蘭花”(暖聞熱評)

發布時間:2022-04-22 09:1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突出貢獻個(ge) 人”鄧小嵐

  【故事】鄧小嵐,河北阜平馬蘭(lan) 小樂(le) 隊創建人,馬蘭(lan) 花兒(er) 童聲合唱團領隊。2004年退休後,鄧小嵐來到馬蘭(lan) 村,專(zhuan) 門教孩子們(men) 唱歌,為(wei) 他們(men) 舉(ju) 辦音樂(le) 節,帶著一批又一批山裏孩子走出大山。2022年,合唱團的孩子們(men) 登上了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的舞台。3月19日,鄧小嵐在籌備音樂(le) 節時突發腦梗;3月21日深夜,經醫治無效,她在北京一家醫院去世。日前,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定追授鄧小嵐同誌“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突出貢獻個(ge) 人”稱號。

  【點評】

  在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44名來自太行山深處的孩子,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用希臘語演唱了奧林匹克會(hui) 歌。宛如天籟的歌聲,唱出了全天下孩子“一起向未來”的夢想。這動人的一幕,也讓更多人認識了在背後執著奉獻10餘(yu) 載的鄧小嵐。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如果說帶孩子們(men) 登上冬奧會(hui) 開幕式的舞台是鄧小嵐的“高光時刻”,那麽(me) 背後十八年如一日的無私付出則更加打動人心。鄧小嵐在戰火紛飛年代被寄養(yang) 在馬蘭(lan) 村附近的村民家中,從(cong) 此在心中埋下感恩的種子。當鄧小嵐發現村裏的孩子很少會(hui) 唱歌時,她決(jue) 定“用音樂(le) 幫助孩子們(men) 實現夢想”。從(cong) 2004年開始,鄧小嵐每年往返北京和馬蘭(lan) 村20餘(yu) 次。沒有場地,她自掏腰包蓋校舍;缺少樂(le) 器,她發動親(qin) 友募集;孩子們(men) 沒有基礎,她在黑板上寫(xie) 滿音符,手把手地教;組建馬蘭(lan) 小樂(le) 隊,搭建“月亮舞台”“音樂(le) 城堡”,創辦“馬蘭(lan) 兒(er) 童音樂(le) 節”……在音樂(le) 的熏陶下,大山裏的“馬蘭(lan) 花”們(men) 褪去羞怯、驚豔綻放,一批批孩子的命運軌跡由此改變。

  “人家有的時候說,你怎麽(me) 能堅持那麽(me) 久,因為(wei) 我做這件事很快樂(le) ,我一點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過了那麽(me) 長的時間。”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真摯的情感。18年飽含深情,鄧小嵐在摯愛的熱土上播下愛與(yu) 希望的種子,喚醒大山的春天;18年孜孜不倦,她相信在音樂(le) 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能夠樂(le) 觀、積極地對待生活。悠揚的歌聲綿延不絕,夢想和希望拔節生長。“希望你們(men) 繼續快樂(le) 地生活”“為(wei) 家鄉(xiang) 的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這是鄧小嵐一以貫之的堅守,也是她送給孩子們(men) 的祝福。

  “古老的精神永遠不朽”。就像孩子們(men) 演唱的奧林匹克會(hui) 歌所表達的,為(wei) 美好夢想而奮鬥的精神永遠值得歌頌。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在賽場上全力以赴的冰雪運動員,夜以繼日奮戰一線的場館建設者,克服重重挑戰、在各自崗位發光發熱的誌願者,用心守護涉奧人員健康的醫療防疫人員……無數像鄧小嵐一樣的參與(yu) 者團結奮鬥、真誠奉獻,最終創造了無愧於(yu) 祖國、無愧於(yu) 人民、無愧於(yu) 時代的光輝業(ye) 績,成就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hui) 。

  “我覺得她變成了一顆星,永遠注視著我們(men) 馬蘭(lan) 村的孩子。”阜平的胭脂河畔不再有鄧小嵐的身影,潺潺的流水聲伴隨著質樸的歌聲,傳(chuan) 遞著無限的眷念。愛與(yu) 奉獻的種子已經在這片熱土紮根生長,夢想的光芒在越來越多孩子心中綻放。這是對無私奉獻者最好的回饋,也必將為(wei) 更多追夢之旅注入溫暖人心的力量。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