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被困車內,家長卻拒絕破窗?車內高溫中暑,不應被忽視!
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江蘇無錫一名幼童被鎖車內(nei) ,家長卻不同意消防員破窗的建議,執意要等開鎖師傅。好在最終有驚無險,開鎖師傅及時趕到,孩子成功獲救。
家長之所以不同意破窗,可能是判斷孩子在短時間內(nei) 不會(hui) 有危險。雖然孩子最終獲救,但最近幾年都有孩子被反鎖車內(nei) 窒息身亡的新聞,無錫這位家長的決(jue) 定實在太冒險了,也在網上引發了熱議。畢竟,一輛停在太陽下的汽車,車內(nei) 溫度飆升的速度有多快、危險有多大,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實驗:僅(jin) 半小時 人已脫水
去年7月,江蘇省無錫市消防支隊曾做過一個(ge) 相關(guan) 的實驗。他們(men) 將一輛家用小汽車停在33℃的環境下,並將車門關(guan) 閉。約5分鍾後,擋風玻璃的溫度已經從(cong) 40℃上升至45℃,車內(nei) 人員感到悶熱;11分鍾後,人員大量出汗;19分鍾,擋風玻璃溫度達到50℃,車內(nei) 人員出現呼吸困難、輕度頭暈的症狀,衣服也已濕透。當實驗進行半小時後,擋風玻璃的溫度達到了60℃,車內(nei) 人員的體(ti) 表溫度達到41℃,心跳明顯加快,並且出現了脫水的情況。當實驗進行到約45分鍾時,擋風玻璃及車內(nei) 溫度已經超過65℃,車內(nei) 人員手部皮膚因脫水出現褶皺和蛻皮現象,實驗結束。
實驗中的危險並不僅(jin) 存於(yu) 夏季。無錫市消防支隊宣傳(chuan) 科的陳棟告訴我們(men) ,哪怕在春秋季節,車輛停在戶外受到了太陽直射,車內(nei) 溫度也會(hui) 迅速升高。雖然有汽車已經具備了車內(nei) 溫度過高自動換氣的功能,但絕大多數汽車都還沒有裝上這套係統。而且,市麵上超過80%的汽車,車廂密閉性非常好。在密閉的車內(nei) 呆上10分鍾左右,人體(ti) 就會(hui) 缺氧。
危險:生理與(yu) 心理損傷(shang) 都不可忽視
無錫市急救中心科教培訓科副科長、主任醫師徐科告訴我們(men) ,如果持續處於(yu) 高溫環境下,發生了嚴(yan) 重的脫水、中暑,人體(ti) 受到的傷(shang) 害有可能非常嚴(yan) 重。一般情況下,病人可能會(hui) 出現休克、腦水腫、肺水腫;更嚴(yan) 重的時候,還會(hui) 出現昏迷、缺氧窒息等情況,另外還可能有心髒、腎髒的損傷(shang) 。
通常來說,如果能夠早發現、早解決(jue) ,症狀比較輕的病人不會(hui) 留下後遺症;但如果是持續高溫缺氧,病人在腦水腫和心肺、腎髒功能受損嚴(yan) 重的情況下,可能會(hui) 出現腎衰竭,或者出現永久性的腦功能損傷(shang) ,病人可能會(hui) 因此反複癲癇發作,甚至可能癱瘓。
另外,對於(yu) 孩子來說,被反鎖在車內(nei) 還可能帶來心理上的創傷(shang) 。當兒(er) 童被鎖在車廂中,他可能會(hui) 出現恐懼情緒,產(chan) 生心理陰影,因此變得膽小自閉,影響今後的成長。
補救:如何科學補水
很多家長已經有了“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車內(nei) ”的意識,有些謹慎的家長還會(hui) 在車裏放一瓶水,以備不時之需。不過,徐科認為(wei) ,這種做法的初衷雖然是好的,但這瓶水恐怕關(guan) 鍵時刻會(hui) 用不上——如果是沒有開封的水,年紀小的孩子往往無法擰開瓶蓋;如果水已開封,在車裏長時間保存,其中大量增生的病菌對身體(ti) 也有危害。因而,在車裏放瓶水的做法,並不能降低兒(er) 童獨自留在車裏可能帶來的傷(shang) 害。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nei) ,才是真正能夠規避風險的做法。
一旦孩子出現脫水,則應該采取科學的方法補水。通常來說,如果症狀比較輕,可以少量多次喝水。但如果嚴(yan) 重脫水,一次性大量飲水不僅(jin) 會(hui) 引起胃腸功能紊亂(luan) ,導致孩子出現嘔吐等症狀,還可能致使身體(ti) 的電解質被進一步稀釋,加劇腦水腫。因此,如果發生了嚴(yan) 重脫水和嚴(yan) 重中暑,需要讓孩子少量、多次地飲水,並且最好飲用含有電解質的功能飲料。
最後,再次強調最重要的一點:不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要讓孩子單獨留在車內(nei) 。
監製:白中華
記者:楊揚 劉飛
編輯:馬露絲(si) 楊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