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藥品回收亟待打通“最後一公裏”
近年來,隨著公眾(zhong) 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習(xi) 慣在家中儲(chu) 備藥品。不過,《法治日報》記者近日采訪發現,很多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xi) 慣,人們(men) 對於(yu) 過期藥品的處理也比較隨意,有人仍然選擇服用;有人隨手扔至垃圾桶;還有人專(zhuan) 門回收過期藥品將其投入市場。這些處理方式給個(ge) 人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的損害不容忽視。
其實,過期藥已被我國《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列為(wei) 危險廢物,隨意丟(diu) 棄很容易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下,汙染水體(ti) 和土壤。同時,如果過期藥品到了不法商販手中,改頭換麵後重新流入市場,後果更不堪設想。
目前,我國藥品管理法隻規定了生產(chan) 、經營、使用藥品的單位不得使用過期藥,並未就家庭過期藥品的回收處置作出安排。近年來,國內(nei) 不少城市開展過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但大都是階段性的,熱鬧一時,過後很快歸於(yu) 靜寂。對於(yu) 公眾(zhong) 來說,並未養(yang) 成回收過期藥品的意識和習(xi) 慣。有的市民即使想交給專(zhuan) 門機構回收處理,又苦於(yu) 不知道藥品回收點在哪裏,最終隻得將過期藥品與(yu) 生活垃圾一起扔進垃圾桶。
推動過期藥品回收,亟待打通“最後一公裏”。首先,明確藥企責任。“解鈴還須係鈴人”,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最清楚藥品中包含哪些成分,容易造成哪些危害,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無害化處理。在國外,藥企回收過期藥品已經成為(wei) 慣例。如有的國家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負責上門回收過期藥品,對拆封的折價(jia) 回收,沒有拆封的則按照統一零售價(jia) 的一定百分比回收。客戶隻需要付差額部分,就可以得到剛出廠的同類藥品。有的國家藥廠推銷員上門推銷藥品時,會(hui) 先將藥品免費放在客戶家中,以後每月再登門拜訪一次,收取已經用過的藥品費用,同時免費更換過期的同類藥品。有關(guan) 部門不妨通過立法明確藥企的回收義(yi) 務,建立過期藥召回機製,運用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等形式,提高企業(ye) 履責的積極性。
其次,結合垃圾分類。2019年,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麵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按照分類,“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屬於(yu) 有害垃圾,隨生活垃圾分散丟(diu) 棄、分類回收。去年,國家藥監局在答複政協委員提案時指出,在處理家庭過期藥品經費保障方麵,家庭過期藥品的回收處置可納入當前城鎮垃圾分類工作統籌部署。過期藥品回收不能“單兵作戰”,各地應與(yu) 垃圾分類結合起來,引導公眾(zhong) 按標誌投放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由專(zhuan) 業(ye) 機構收集轉運和統一處置。
此外,減少過期藥品產(chan) 生。一方麵,有關(guan) 部門應引導藥企加快藥品包裝改革,推出小規格、小劑量的藥品,督促藥店落實拆零銷售服務,方便患者按需購買(mai)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閑置浪費。另一方麵,要加強科普宣傳(chuan) ,普及合理使用藥品、過期藥品危害以及如何正確處置過期藥品等相關(guan) 知識,從(cong) 源頭上減少過期藥品的產(chan) 生。(張淳藝)
跟帖
要用好典型案例
當我們(men) 在討論該如何建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機製時,首先要解決(jue) 的應該是認識層麵的問題,即要讓全社會(hui) 形成“過期藥品是危害廢物”的共識,這也是推動過期藥品回收工作的當務之急。畢竟,當下很多人壓根兒(er) 就不知道過期藥品是危險廢物。
今年3月,最高法發布了10起固體(ti) 廢物汙染環境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山西某生化藥業(ye) 有限公司、田某坡等人非法處置過期藥品汙染環境案。在此案中,被告人明知過期藥品需做無害化處理,但仍將過期藥品私自傾(qing) 倒、處置,最終被法院追究刑事責任。此案的辦理,有助於(yu) 警示社會(hui) 公眾(zhong) 依法履行垃圾分類投放法定義(yi) 務,也有助於(yu) 讓公眾(zhong) 充分認識到隨意處置過期藥品的社會(hui) 危害。相關(guan) 部門要用好典型案件,引導全民參與(yu) 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推動建立暢通的過期藥品回收渠道,減少亂(luan) 扔、亂(luan) 倒過期藥品的行為(wei) 。(江西謝曉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