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量子加密研究新突破:新安全協議確保與“對的人”通信

發布時間:2022-05-05 10:06:00來源: 科技日報

  量子加密研究新突破

  新安全協議確保與(yu) “對的人”通信

  科技日報北京5月4日電(實習(xi) 記者張佳欣)近20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解開如何安全地確定一個(ge) 人的地理位置並將其用作安全身份(ID)的謎題。曾經,這還不可能通過GPS跟蹤等常規方法實現。不過,發表在近日《自然·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指出,丹麥研究人員在這個(ge) 領域取得巨大飛躍,能將一個(ge) 人的真實地理位置作為(wei) 其個(ge) 人ID,避免黑客攻擊,從(cong) 而為(wei) 網上支付或敏感個(ge) 人數據的傳(chuan) 輸保駕護航。

  哥本哈根大學數學科學係教授馬蒂亞(ya) 斯·克裏斯坦爾說:“今天,無論是通過互聯網還是無線電信號,都沒辦法來百分之百確定另一個(ge) 人所在的地理位置。目前使用的加密方法並非牢不可破,即使遠在天邊,黑客仍可冒充你信任的人。然而,量子物理學正在讓完全不可能變成可能。”

  利用量子物理定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稱為(wei) “基於(yu) 位置的量子加密”的新安全協議,該協議使用一個(ge) 人的地理位置來確保他們(men) 與(yu) “對的人”進行通信。例如,當銀行打電話要求客戶更改他們(men) 的賬戶信息時,一個(ge) 人正在與(yu) 實際的銀行代表交談,而不會(hui) 被偽(wei) 裝成銀行職員的黑客所騙。

  研究人員保護一個(ge) 人位置的方法是,先將信息整合在一個(ge) 量子比特中,再整合到一個(ge) 經典比特中。這兩(liang) 種類型的比特都是發送網絡犯罪分子無法讀取、黑客無法操縱的消息所必需的,並且可以確認一個(ge) 人的真實位置。

  根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在量子物理中的應用,量子比特起到了對信息的鎖定作用,因此量子信息可被破壞但無法被解碼。此外,根據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比特使得量子信息不可能被截獲和秘密複製。

  研究人員強調,這種新方法十分方便,隻需要一個(ge) 量子比特就可進行位置驗證。因此,與(yu) 許多其他需要進一步開發的量子技術不同,這一新發現或可很快成為(wei) 現實,畢竟可發送單個(ge) 光的量子比特的量子源已經存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