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持之以恒懲治電信網絡詐騙(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05-11 09:2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十分嚴(yan) 峻,已成為(wei) 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麵最廣、人民群眾(zhong) 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堅決(jue) 遏製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才能更好維護人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和合法權益,使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為(wei) 有效提升打擊治理能力,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著重提出要做好依法嚴(yan) 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構建嚴(yan) 密防範體(ti) 係、加強行業(ye) 監管源頭治理等五個(ge) 方麵的工作。《意見》是關(guan) 於(yu) 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重要規範性文件,為(wei) 做好今後一段時期打擊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截至今年4月,一年來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9.4萬(wan)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4萬(wan) 名;國家反詐中心直接推送全國預警指令4067萬(wan) 條,各地利用公安大數據產(chan) 出預警線索4170萬(wan) 條,成功避免6178萬(wan) 名群眾(zhong) 受騙;工信部組織三大運營商升級啟動“斷卡行動2.0”,先後清理高危電話卡7769萬(wan) 張、行業(ye) 卡1931萬(wan) 張……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ye) 和全國公安機關(guan) 重拳打擊涉詐犯罪生態係統,築牢技術反詐防護網,鏟除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滋生土壤,強力擠壓涉詐犯罪生存空間,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但也要看到,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依然高發,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嚴(yan) 重影響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感,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隨著打擊治理工作不斷深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一方麵,以電信網絡詐騙為(wei) 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wei) 主流,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有的詐騙集團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共享屏幕等,不斷更新升級犯罪工具,有的則緊跟社會(hui) 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迷惑性強。另一方麵,電信網絡詐騙呈現出明顯的跨國有組織犯罪特征。麵對這些新變化、新特點,必須堅持全鏈條縱深打擊,健全涉詐資金查處機製,強化法律支撐,加強國際執法司法合作,不斷提升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的打擊效能。

  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是一個(ge) 複雜的社會(hui) 治理問題,需要多管齊下、多策並舉(ju)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2021年,人民銀行組織商業(ye) 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在“資金鏈”治理方麵主動作為(wei) ,協助公安機關(guan) 阻斷詐騙資金轉移通道,金融係統識別攔截資金能力明顯上升;工信部聯合公安機關(guan) 重拳清理詐騙作案工具,打擊“貓池”窩點2219個(ge) ,繳獲設備6807台;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出台了相關(guan) 規範性法律文件,為(wei)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提供了有力法律武器。落實《意見》要求,進一步明確金融、電信、互聯網行業(ye) 的監管責任,推動相關(guan) 行業(ye) 強化源頭治理,強化屬地管控綜合治理,就能合力擠壓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空間。

  電信網絡詐騙是可防性犯罪,事後打擊不如事先防範。《意見》從(cong) 強化技術反製、預警勸阻、宣傳(chuan) 教育等三個(ge) 方麵,全麵落實“防範為(wei) 先”理念。強化金融、電信、互聯網等行業(ye) 主管部門的技術反製和預警監測能力,建立完善預警勸阻專(zhuan) 門係統,同時建立全方位、廣覆蓋的反詐宣傳(chuan) 教育體(ti) 係,才能構建嚴(yan) 密防範體(ti) 係,為(wei) 群眾(zhong) 織牢織密防護網。

  懲治電信網絡詐騙事關(guan)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一刻也不容懈怠。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推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向深走實,就一定能不斷提升電信網絡詐騙治理效能,牢牢守護人民群眾(zhong) “錢袋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