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打擊養老詐騙,守住老人的養老錢
作者:王鍾的
近日,有新聞報道,詐騙者謊稱認識社保局工作人員,隻要一次性繳納數萬(wan) 元不等的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費,即可享受養(yang) 老退休金待遇。最近,廣東(dong) 省佛山市順德區檢察院對外通報一起涉養(yang) 老詐騙案:男子徐某假借為(wei) 老年人辦理社會(hui) 保險手續之名詐騙188.7萬(wan) 餘(yu) 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處罰金20萬(wan) 元,並責令其退賠所有詐騙所得金額。
日前,中央政法委等12個(ge) 單位組成全國打擊整治養(yang) 老詐騙專(zhuan) 項行動辦公室,此次專(zhuan) 項行動的目標任務提出:盡快依法打掉一批養(yang) 老詐騙犯罪團夥(huo) ,使養(yang) 老詐騙違法犯罪得到有效遏製。
尊老敬老是中華傳(chuan) 統美德,老有所養(yang) 是社會(hui) 成員的普遍關(guan) 切。隨著我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hui) ,妥善保護老年人的各項合法權益,尤其是充分照拂他們(men) 的養(yang) 老保障,關(guan) 乎社會(hui) 秩序的穩定與(yu) 和諧。那些瞅準老年人養(yang) 老錢袋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不僅(jin) 觸碰了司法高壓線,也逾越了人倫(lun) 底線,必須毫不猶豫地打擊懲治。
針對部分老年人沒有社保、無法享受養(yang) 老退休金待遇的情況,詐騙分子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謊稱可幫助未參保人員代辦參保,獲得老人信任後,騙取大筆金額養(yang) 老錢,此類犯罪套路僅(jin) 僅(jin) 是養(yang) 老詐騙的“冰山一角”。事實上,養(yang) 老詐騙詭計多端,涉及住房、投資、健康、老年人消費等各個(ge) 領域。開展多部門聯合治理,對症下藥地實施打擊行動,才能更加全麵地保障老年人的權益。
中國老人儲(chu) 蓄意願強烈,養(yang) 老錢是他們(men) 一輩子的心血,如何妥善使用、管理養(yang) 老資金,實現養(yang) 老資產(chan) 的保值增值,是老年人合情合理的需求。然而,一些養(yang) 老詐騙行為(wei) 毫無底線,像吸血蟲一樣盤剝了老年人的資產(chan) 。在強力打擊詐騙的基礎上,有關(guan) 部門也要宣傳(chuan) 正規的、低風險的儲(chu) 蓄投資渠道,讓老年人把來之不易的養(yang) 老錢牢牢握在手中,守護住他們(men) 晚年的安寧與(yu) 幸福。
相比青壯年,老年人身體(ti) 機能下降、思維也逐步退化,很多詐騙分子正是看準了老年人的身心薄弱之處。比如,利用老年人對電子產(chan) 品和互聯網應用不熟悉的特點,實施電信和互聯網詐騙;或者販賣所謂高科技概念,騙取老年人進行所謂“投資”。對於(yu) 此類以科技之名實施的詐騙,要加強對應用的適老化改造,讓老年用戶心裏有底,避免他們(men) 被誤導和訛詐。
身體(ti) 健康是關(guan) 乎養(yang) 老質量的核心要素,社會(hui) 發展和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老年人對豐(feng) 富多元的老年生活有了更高期待。老年人不僅(jin) 有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健康消費、醫療支出,更有旅遊、文化生活、繼續教育等多元形態的消費。在老年消費市場蓬勃壯大的同時,一些魚龍混雜、別有用心的詐騙分子也蠢蠢欲動。因而,針對老年人消費市場,也需要進一步的整治,加強市場監管,規範行業(ye) 秩序,鼓勵有序競爭(zheng) 。
就老年群體(ti) 自身而言,也要增強防騙意識,尤其是不要被騙子違背常識的“承諾”所蠱惑。養(yang) 老保險的規範條件早已明確,相關(guan) 工作人員也樂(le) 意向老年人解釋。老年人要摒棄“鑽空子”“走後門”的心理,防止改善養(yang) 老條件的願望被騙子利用。
養(yang) 老問題是社會(hui) 治理問題,養(yang) 老詐騙作為(wei) 牽涉麵廣、呈現複雜的詐騙案件,並非孤立存在。打擊養(yang) 老詐騙需要不斷發揮社會(hui) 綜合治理的優(you) 勢,發動政府、社區、老年團體(ti) 和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力量,調動群眾(zhong) 參與(yu) 的積極性,保持長期高壓態勢,最終形成“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的良好態勢。(王鍾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