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不動搖
作者:鄧國峰(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指出,要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不動搖,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防範,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這為(wei) 我們(men) 在新的征程上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不斷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麵,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防範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順順當當就能實現的,我們(men) 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hui) 越大,麵臨(lin) 的外部風險就會(hui) 越多。這是我國由大向強發展進程中無法回避的挑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繞不過的門檻。我們(men) 黨(dang) 在內(nei) 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當前發展形勢總體(ti) 是好的,但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影響國家安全的時空領域和內(nei) 外因素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複雜。我們(men) 要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
“聰者聽於(yu) 無聲,明者見於(yu) 未形。”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提升風險識別能力是前提和基礎,首先要知道風險在哪裏,是什麽(me) 樣的風險,什麽(me) 時候發生風險。當前,我國麵臨(lin) 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內(nei) 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我們(men) 麵臨(lin) 的重大風險,既包括國內(nei) 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hui) 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jun) 事風險等。如果不能及時見微知著、防微杜漸,這些重大風險往往容易相互疊加,形成共振,產(chan) 生連鎖反應,對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帶來巨大的衝(chong) 擊力和破壞力。要全麵識別各種重大安全風險,對每一種風險產(chan) 生的背景、觸發因素、具體(ti) 特征、可能的損害等予以精細化掌握,及時跟蹤內(nei) 外環境變化導致的風險特征和發展程度的最新變化,加強對各種風險之間的先後觸發、聯動關(guan) 係以及存在的交互規律等進行深度挖掘,重點識別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程的全局性風險和重大風險,深度賦能新技術,打破數據壁壘,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充分應用在風險分析和預測研判中。
“備豫不虞,為(wei) 國常道。”麵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wei) 夷、轉危為(wei) 機的戰略主動戰。要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科學處理重大風險和一般風險、全局風險和局部風險、宏觀風險和微觀風險、緊急風險和長遠風險、新型風險和常規風險、單一風險和複雜風險、表麵風險和深層風險、原發風險和次生風險的關(guan) 係,從(cong) 體(ti) 製、機製、方法、手段、識別、研判、處置、跟蹤、反饋等全方位入手,完善風險防範體(ti) 係的各個(ge) 環節,實現風險防範處置的數字化智慧化。
統籌改革發展穩定
“一枝動,百枝搖。”改革發展穩定向來不是割裂的,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ti)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實現長期穩定的基礎;發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穩定最可靠的保證;穩定則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發展的重要要求,三者統一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事業(ye) 之中。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guan) 係,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安定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men) 保持了我國社會(hui) 大局穩定,為(wei) 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luan) 。”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世界逆全球化抬頭、世界經濟陰霾重重,國際形勢愈加波譎雲(yun) 詭,周邊環境愈加複雜敏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安定麵臨(lin) 的威脅和挑戰增多,特別是各種威脅和挑戰聯動效應明顯。麵對複雜的國內(nei) 外形勢,要增強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改革發展穩定,立足防範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改革發展穩定。
統籌改革發展穩定,既要敢為(wei) 天下先、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要本著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的著力點,準確把握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結合點。要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hui) 的可承受度有機統一起來,努力從(cong) 源頭上化解社會(hui) 矛盾,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zhong) 基礎,築牢國家安全的銅牆鐵壁。
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
“思深以致遠,謀定而後動。”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保證新時代國家安全當作“頭等大事”,必須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處理好破和立的關(guan) 係。
先立後破、不立不破是對“立”和“破”之間辯證關(guan) 係的科學把握,是戰略思維、曆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鮮活體(ti) 現和現實應用,是對當前複雜的國內(nei) 外環境進行綜合研判後的一種戰略考量,是居安思危、謀定而後動的憂患意識,是基於(yu) 國家安全、人民幸福、關(guan) 鍵時期避免不可預測的重大風險和重大隱患的一種智慧抉擇。先立後破、不立不破給了我們(men) 以勇毅推進改革攻堅克難的基本保障,也是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wei) 宗旨,以政治安全為(wei) 根本,以經濟安全為(wei) 基礎,以軍(jun) 事、文化、社會(hui) 安全為(wei) 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wei) 依托,堅持以民為(wei) 本、以人為(wei) 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責任和擔當。
要深刻認識破立關(guan) 係的重心和落腳點是在“立”上,不能夠未立先破。要把立的工作做在破前,沒有立之前,不要急於(yu) 破,要堅決(jue) 避免舊的破了,但新的沒有立起來。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的:“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家夥(huo) 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夥(huo) 還沒拿到手,這不行。”一方麵要立得住,立得好,隻有這樣,才能放心破,破得好。否則即使舊的東(dong) 西一時破了,過不了多久,又會(hui) 死灰複燃、沉渣泛起。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不能脫離實際、急於(yu) 求成,猛踩刹車,要堅持立字當頭,先立後破、穩妥推進,綿綿用力、久久為(wei) 功。另一方麵,也要通過破來為(wei) 立創造條件。尤其要通過堅決(jue) 破除新自由主義(yi) 、憲政民主、普世價(jia) 值和曆史虛無主義(yi) 等各種嚴(yan) 重危害國家安全的錯誤思潮,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為(wei) 牢固樹立和堅決(jue) 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提供良好社會(hui) 輿論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