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應屆大學畢業生破千萬大關 保就業,國家出招了!

發布時間:2022-05-23 10: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財經5月23日電(記者李金磊)2022年我國應屆大學畢業(ye) 生首次突破千萬(wan) 大關(guan) ,達到了1076萬(wan) 人,同比增加167萬(wan) ,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

  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關(guan) 係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但疫情等因素超預期衝(chong) 擊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如何保就業(ye) ,讓更多青年找到工作,成為(wei) 眼下的當務之急。

  保就業(ye) 成高頻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6.1%,比上月上升0.3個(ge) 百分點。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ye) 率達到了18.2%。

  近一個(ge) 月來,保就業(ye) 成為(wei) 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等重要會(hui) 議的高頻詞。

  5月18日,穩增長穩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座談會(hui) 召開,要求著力通過穩市場主體(ti) 來穩增長保就業(ye) 保基本民生。

  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財政、貨幣政策要以就業(ye) 優(you) 先為(wei) 導向。

  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進一步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舉(ju) 措,以保市場主體(ti) 穩就業(ye) 。

  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加大穩崗促就業(ye) 政策力度,保持就業(ye) 穩定和經濟平穩運行,要求壓實各地穩就業(ye) 責任,作為(wei) 政府績效考核內(nei) 容,創造性落實,確保完成全年就業(ye) 目標。

  2022年全年就業(ye) 目標是新增就業(ye) 1100萬(wan) 人以上,1-4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406萬(wan) 人。在此背景下,官方如此高頻的動作,凸顯出當前穩就業(ye) 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如何穩住就業(ye) ?中國社科院社會(hui) 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對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表示,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在動態清零的過程當中對全國進行分類管理,避免一刀切,把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地區嚴(yan) 格區別開來,防止疫情防控擴大化、層層加碼,盡快地克服疫情所造成的負麵影響。

  “關(guan) 鍵是要穩市場主體(ti) 。”張翼說,現在中國有1.5億(yi) 市場主體(ti) ,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ye) ,中小企業(ye) 是吸納就業(ye) 的主體(ti) ,但在經濟波動中抵抗能力差,現在中小企業(ye) 信心不足、不敢投資,所以不敢招收新的員工。因此要對中小微企業(ye) 給予特殊照顧,隻有穩住市場主體(ti) ,才能穩就業(ye) 。

  減負、穩崗、擴就業(ye) “組合拳”

  眼下,從(cong) 中央到地方,從(cong) 高校到用人單位,穩就業(ye) 措施頻頻加碼,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ye) “組合拳”,助力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目前,一係列著力支持市場主體(ti) 穩崗的措施出台。延續實施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階段性降費政策,允許特困行業(ye) 階段性緩繳三項社會(hui) 保險費,提高中小微企業(ye) 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標準,加力落實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助力企業(ye) 穩崗擴崗。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渠道開發就業(ye) 崗位,擴大企業(ye) 就業(ye) 規模,設置好“紅燈”、“綠燈”,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帶動更多就業(ye) 。

  教育部從(cong) 今年3月起開展全國高校書(shu) 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ye) 專(zhuan) 項行動,千方百計開拓更多就業(ye) 創業(ye) 崗位和機會(hui) 。5月舉(ju) 辦“就業(ye) 促進周”,全國各地高校舉(ju) 辦超過1.5萬(wan) 場招聘會(hui) 等,累計提供超80萬(wan) 個(ge) 崗位;人社部啟動實施百日千萬(wan) 網絡招聘專(zhuan) 項行動,將持續至8月25日。

  各地也“各顯神通”,廣東(dong) 印發2022年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十大行動方案,全省事業(ye) 單位提供招聘崗位至少6.8萬(wan) 個(ge) ,力爭(zheng) 全省應屆高校畢業(ye) 生畢業(ye) 去向落實率今年7月底達70%以上、年底前達90%以上。

  張翼表示,對企業(ye) 來說,要看到將來的競爭(zheng) 是人才的競爭(zheng) ,越是在經濟下行的過程當中,越要挑一些有創新能力、發展前途的人才到自己企業(ye) 裏來。

  支持靈活就業(ye)

  值得注意的是,在就業(ye) 壓力下,選擇靈活就業(ye) 、慢就業(ye) 的人在變多。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大學生就業(ye) 力調研報告》顯示,自由職業(ye) 、慢就業(ye) 比例均較去年提高約3%。

  國家也支持自主創業(ye) 和靈活就業(ye) ,明確支持高校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ye) 補貼、創業(ye) 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政策。支持高校畢業(ye) 生發揮專(zhuan) 業(ye) 所長從(cong) 事靈活就業(ye) ,對畢業(ye) 年度和離校2年內(nei) 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實現靈活就業(ye) 的,按規定給予社會(hui) 保險補貼。

  從(cong) 去年9月就開始找工作的四川一所211大學的研究生李莉(化名)的求職預期也越來越務實。“之前還挺自豪的,覺得自己是211大學嘛,但現在隻要有好一點的公司要我,我就去。”

  李莉說,“班裏同學找到工作的也就一半吧,現在大家更加求穩,很多人都選擇回自己老家了。自己現在還是先保證順利畢業(ye) ,同時繼續找工作。慢慢來,總會(hui) 找到的。”

  《2022大學生就業(ye) 力調研報告》指出,55%的受訪畢業(ye) 生因經濟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降低期望,平均期望月薪比去年下降約6%。

  張翼表示,在經濟波動的過程中,建議大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先找到一個(ge) 工作崗位生存下來,再根據市場的變化謀求適合自己的就業(ye) 崗位,自身的薪資水平要確定在現實的基礎之上。

  “同時也不能把就業(ye) 壓力推到大學自己身上,政府、企業(ye) 、大學生三者之間要尋找一個(ge) 均衡點,幫助大學生在經濟下行以及疫情影響的過程當中更好地處理好就業(ye) 問題。” 張翼說。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ye) 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建議,建立靈活就業(ye) 監測平台,通過該係統可在困難時期提供一些資金支持和生活支援。做好現在的年輕人培養(yang) ,是下一輪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因此短期遇到的就業(ye) 困難並不可怕。長期來講,怎麽(me) 樣去解決(jue) 這些人才資源的開發問題,給他們(men) 提供足夠的支持,為(wei) 下一輪經濟增長提供人才儲(chu) 備,這是我們(men) 關(guan) 心的重點。(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