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00後畢業生,如何做好就業準備
學生:想方設法尋找適合自己的就業(ye) 之路;高校:努力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就業(ye) 指導
首批00後畢業(ye) 生,如何做好就業(ye) 準備
閱讀提示
與(yu) 以往相比,受畢業(ye) 生規模增加、經濟發展壓力增大、疫情持續等影響,今年高校畢業(ye) 生麵臨(lin) 的就業(ye) 形勢更為(wei) 複雜嚴(yan) 峻。如何打好就業(ye) “攻堅戰”?第一批00後正在想方設法尋找適合自己的就業(ye) 之路。與(yu) 此同時,從(cong) 中央到地方、高校以及用人單位,多方都在努力為(wei) 他們(men) 的就業(ye) 保駕護航。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ye) 生首次突破1000萬(wan) 大關(guan) ,刷新曆史紀錄。與(yu) 以往相比,受畢業(ye) 生規模增加、經濟發展壓力增大、疫情持續、就業(ye) 結構性矛盾的影響,今年高校畢業(ye) 生麵臨(lin) 的就業(ye) 形勢更為(wei) 複雜嚴(yan) 峻。
2022年畢業(ye) 的本科應屆生,恰好是第一批00後。他們(men) 走出象牙塔的第一課,就是在確定畢業(ye) 去向中奔波。考研失利、準備考公但省考時間遲遲未定、簡曆石沉大海……他們(men) 中的一些人承受著壓力,想方設法尋找適合自己的就業(ye) 之路。與(yu) 此同時,從(cong) 中央到地方,從(cong) 高校到用人單位,頻頻出台的促進就業(ye) 的政策措施,也在助力他們(men) 打好就業(ye) “攻堅戰”。
在求職路上奔波
早上8點半,梁沐就背上電腦來到學院大廳。在大廳裏,她經常能遇上相熟的同學和老師,可以跟同學互相分享求職經驗,也會(hui) 向老師詢問就業(ye) 信息。
梁沐是廣西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的大四學生,同時也是457萬(wan) 考研大軍(jun) 中的一員。深思熟慮之後她決(jue) 定報考本院的研究生,在今年2月份查詢到考研分數之後,發現自己的分數比去年國家線高11分。信心滿滿的梁沐開始了複試準備,卻不料趕上國家線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年,最後以1分之差與(yu) 複試線擦肩而過。
3月下旬,梁沐因考研失利帶來的失落還沒持續多久,新一輪的壓力悄然而至。錯過了去年的秋招,也沒考上研究生,又趕上疫情之下的就業(ye) 季,雖然告訴自己在求職時盡量放平心態,但她還是感到焦慮。
4月份,她參加了學校舉(ju) 行的春季線上雙選會(hui) ,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廣西大學“雲(yun) 就業(ye) 平台”,點擊報名,就能看到裏麵標記的9000多個(ge) 崗位。“但我和很多同學投了簡曆之後,很久都沒有回音。
“我之前收到柳州的一家媒體(ti) 給我的回複,對方告訴我正式簽約前需要進行6個(ge) 月的實習(xi) 。”但梁沐無法確定實習(xi) 結束之後能否順利簽約就業(ye) ,其他方麵也沒有辦法保障,就拒絕了這家單位,“我目前還是比較想找到符合預期的工作,但越往後可能越難找到滿意的”。當被問及是否考慮“二戰”考研時,梁沐搖了搖頭說,“雖然今年真的很遺憾,但全脫產(chan) 再來一年備考的話,風險太大。我打算先就業(ye) 再考慮這件事情。”
幸運建立在充分的準備上
很多已經簽約的同學,是去年秋招的時候簽下來的。跟梁沐一樣考研失利的同學,由於(yu) 開始關(guan) 注就業(ye) 信息的時間比較晚,錯過了一些工作崗位。
廣告專(zhuan) 業(ye) 的小歐同學從(cong) 去年秋招到今年春招,在運營、策劃等崗位投了40多份簡曆,有些給了回複,有些進了麵試,但最後還是被刷下來了,至今還沒找到滿意工作,“之前我實習(xi) 的時候參與(yu) 過校招工作,在簡曆數量龐大的情況下,學曆是我們(men) 的第一篩選條件。雖然我也畢業(ye) 於(yu) 211高校,但是不占什麽(me) 優(you) 勢”。由於(yu) 找工作多次碰壁,小歐也萌生了要考研究生提升學曆的想法。
但研究生同樣麵臨(lin) 著就業(ye) 求職的壓力。顧星是一名研三的學生,他從(cong) 去年9月秋招到今年3月份共投了43份簡曆,“我一開始投的是一些遊戲公司的文案策劃類崗位,我覺得條件符合他們(men) 的招聘要求,但最後給我回複的寥寥無幾”。他在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在網易遊戲實習(xi) 過一段時間,但是這一段實習(xi) 經曆並沒有給畢業(ye) 求職時增加多少優(you) 勢。最後,他沒能去心儀(yi) 的遊戲公司,但通過考試進入了廣西一家國企。“不是所有人都能幸運地一開始就找到滿意的工作。”他說。
小楊可能是顧星說的那個(ge) 幸運兒(er) 之一。小楊在本科期間掌握了主流的編程語言,還多次參與(yu) 課題實踐項目,並考取了IT領域含金量較高的技能證書(shu) 。
去年12月初,小楊第一次參加了線下宣講會(hui) ,把自己的簡曆遞給一家心儀(yi) 的公司。過了兩(liang) 三天該公司人事負責人就聯係了他,直接讓他跳過無領導小組麵試等初試環節,參加終試。終試順利完成,小楊開始了在這家公司為(wei) 期6個(ge) 月的實習(xi) ,拿到畢業(ye) 證就能正式簽約。“幸運是建立在前期充分的準備上。”小楊感慨道。
從(cong) 相關(guan) 部門到高校 就業(ye) 支持不可或缺
在智聯招聘4月份發布的《2022大學生就業(ye) 力調研報告》中,不少大學生認為(wei) 就業(ye) 是非常有壓力的一件事。人社部也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大於(yu) 求職的100個(ge) 職業(ye) 排行榜,排名前五的是營銷員、餐廳服務員、商業(ye) 營業(ye) 員、車工、保安員等服務性職業(ye) 。但市場緊缺的職業(ye) 需求與(yu) 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期望並不匹配,出現企業(ye) 招不到人、畢業(ye) 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如何促進畢業(ye) 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需要學校、社會(hui) 和畢業(ye) 生的多方努力。5月9日,2022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促進周正式啟動,高校就業(ye) 工作也已進入“百日衝(chong) 刺”階段。
或許是之前給2022屆畢業(ye) 生上的就業(ye) 指導課起了作用,目前廣西大學新聞學院畢業(ye) 生的畢業(ye) 去向落實率比去年同期要高。該學院負責就業(ye) 工作的劉老師認為(wei) ,在做好今年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百日衝(chong) 刺”的同時,下一屆畢業(ye) 生的就業(ye) 指導工作也要跟上。
“這學期我在給大三的學生上就業(ye) 指導課之前做了次調研,發現大部分同學沒有任何社會(hui) 經驗,對於(yu) 就業(ye) 沒有清晰的認識。這些同學在考慮畢業(ye) 去向時很容易隨大流,導致一窩蜂湧向考研,對考公務員也一知半解。”為(wei) 了讓即將跨進畢業(ye) 班的大三學生對畢業(ye) 去向有更深入的了解,劉老師邀請了本學院成功升學和簽約單位的同學到課上分享心得。
劉老師建議:“即將走上社會(hui) 的大三學生應該對考研、考公、就業(ye) 等方麵有更深入的了解,拋棄一些就業(ye) 偏見,樹立正確的就業(ye) 觀念,比如有很多畢業(ye) 生一心想留在大城市,但是大城市的競爭(zheng) 壓力大,一些學曆層次不夠的畢業(ye) 生比較難立足,不如嚐試去其他城市發展,更容易闖出一片天地。”(記者 龐慧敏 本報實習(xi) 生 馮(feng) 敏 通訊員 蔣少萱)
(部分受訪者為(wei) 化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