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基層 揚帆海外(中國道路中國夢·追夢這十年④)
我是一名電力工程建設者。在大江大河輾轉、在天南海北奔波,是我們(men) 的工作日常。榮幸的是,我還投身共建“一帶一路”的廣闊天地,成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的奮鬥者、追夢人。
根據工作安排,我走出國門的第一站是老撾。當時,南歐江流域梯級水電站建設正如火如荼。這是中資企業(ye) 在海外首個(ge) 全流域整體(ti) 規劃和投資建設的項目,也是以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設備、全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走出去的“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在470多公裏的南歐江上,我們(men) 分兩(liang) 期共開發建設7座電站,將豐(feng) 富的水資源轉化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動力。
困難也如期而至。當地濕熱的氣候,讓我渾身起滿了濕疹;暴雨導致的洪峰,讓我和同事們(men) 幾次身處險境。但我深知,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事關(guan) 重大、不容閃失。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成績都是拚出來幹出來的。隻要能確保工程順利推進,吃再多的苦都值得。看著一台台機組、一座座電站陸續投產(chan) ,清潔電能源源不斷輸送到千家萬(wan) 戶,推動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並為(wei) 中老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提供優(you) 質的電力支持,我的心裏升騰起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讓我和同事們(men) 驕傲的是,水電站項目結合當地實際配套建設的移民村和開展的移民生計改善工程,給這裏帶來了美麗(li) 蝶變。在南歐江兩(liang) 岸,高標準建設的移民村與(yu) 水電站交相輝映,漂亮的二層吊腳樓拔地而起,學校、村公所、醫務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網。除此之外,我們(men) 和當地一起研究推廣牲畜養(yang) 殖、特色種植等項目,讓村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彼此之間也結下了深厚情誼。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我國與(yu) 沿線國家設施聯通水平日益提升,經貿和投資合作不斷加深,人文交流往來更加密切。穿行印度尼西亞(ya) 明古魯的熱帶叢(cong) 林,仰望尼泊爾上馬相迪的雪山,經受巴基斯坦卡拉奇的高溫……幾年時間裏,我先後參與(yu) 了3個(ge) 國家共4個(ge) 項目的建設運營,和當地居民一起播撒合作的種子,共同收獲發展的果實。今天,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cong) 恢宏磅礴的“大寫(xie) 意”繪製成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成為(wei) 一條造福沿線國家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共建“一帶一路”成效顯著,但前方還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還有一個(ge) 個(ge) 險灘等待跋涉。廣大有知識、懂技術、善創新、能吃苦的電力建設工作者,將繼續紮根基層、揚帆海外,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為(wei)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員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