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去年47個兒童用藥獲批上市

發布時間:2022-06-01 09:4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5月31日電(記者陳海波)兒(er) 童藥品研發難、兒(er) 童專(zhuan) 用藥品少,一直是兒(er) 童用藥麵臨(lin) 的問題。記者從(cong) 國家藥監局獲悉,近年來我國持續鼓勵和促進兒(er) 童用藥的研發創新,兒(er) 童用藥的申報與(yu) 審批數量正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021年,共計47個(ge) 兒(er) 童用藥獲得上市批準,獲批數量遠高於(yu) 往年。

  兒(er) 童用藥的研發和生產(chan) ,受倫(lun) 理、臨(lin) 床試驗可行性、產(chan) 業(ye) 政策和市場等多方麵因素影響,其可獲得性和安全性的保障難度遠高於(yu) 成人用藥。比如,從(cong) 新藥研發上看,由於(yu) 兒(er) 童人群的特殊性,兒(er) 童藥品在劑型設計、規格選擇、安全性評估臨(lin) 床試驗的設計等方麵存在困難,不能完全適用已發布的成人藥品研發技術指導原則。從(cong) 已上市的藥品看,現有可用於(yu) 兒(er) 童的藥品,其說明書(shu) 普遍存在用藥信息不規範或數據缺失等情況。

  2019年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明確支持開發符合兒(er) 童生理特征的兒(er) 童用藥新品種、劑型和規格,對兒(er) 童用藥予以優(you) 先審評審批。國家藥監局通過開通兒(er) 童用藥綠色通道、對研發企業(ye) 主動靠前服務等舉(ju) 措,加快兒(er) 童用藥上市。截至2022年4月30日,已完成30件兒(er) 童用藥技術審評任務,共計21個(ge) 品種。

  據國家藥監局介紹,近年獲批的兒(er) 童用藥,如輪狀病毒疫苗、利司撲蘭(lan) 口服溶液用散以及化學仿製藥尼替西農(nong) 膠囊、氨己烯酸散、咪達唑侖(lun) 口服溶液等品種的上市,填補了國內(nei) 治療藥物的空白或為(wei) 兒(er) 童用藥提供適宜劑型,滿足迫切臨(lin) 床需求。

  同時,針對企業(ye) 開展兒(er) 童用藥研發痛點難點問題,國家藥監局對症下藥,對兒(er) 童用藥適用規格、劑型缺乏等問題深入調研,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則,結合臨(lin) 床實際建立包括成人用藥數據外推、真實世界數據支持等指導原則在內(nei) 的兒(er) 童用藥研發審評證據體(ti) 係,激發企業(ye) 研發活力。兒(er) 童用藥的申報與(yu) 審批數量正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包括兒(er) 科吸入製劑、輪狀病毒疫苗、中藥顆粒劑等重要品種和劑型先後獲批。

  此外,著力加快臨(lin) 床急需的境外兒(er) 童新藥的上市。近年來,我國已先後加快審批治療5q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治療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濃溶液等16個(ge) 兒(er) 童用藥獲批上市,為(wei) 提高患兒(er) 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帶來了新的希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