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院校本科畢業生自述:為進大廠,我準備了三年
中新經緯5月31日電 (薛宇飛 實習(xi) 生 胡靜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ye) 季,2022屆畢業(ye) 生馬上就要離開校園,他們(men) 有的要繼續深造,有的即將步入職場,開啟人生另一個(ge) 重要階段。
疫情之下,這屆畢業(ye) 生的求職路注定不平坦,不僅(jin) 要麵對“雲(yun) 麵試”“雲(yun) 實習(xi) ”等意外之考,還要麵對招聘會(hui) 和一些考試的推遲、供給端用人單位招聘計劃的改變等等。這些畢業(ye) 生如何順利走完步入職場的“最後一公裏”,找到一份心儀(yi) 的工作?
中新經緯近期推出“2022就業(ye) 季”係列報道,對話這屆畢業(ye) 生,聽聽他們(men) 的求職經曆,也希望對正在找工作的畢業(ye) 生們(men) 有所啟發。
林子逸是陝西西安一所普通一本院校2022年的應屆本科畢業(ye) 生,也就是俗稱的“雙非”(非211非985院校)畢業(ye) 生,他靠著提前做了三年的準備,以非科班專(zhuan) 業(ye) 的學曆背景拿到了頭部互聯網企業(ye) 的offer。
以下是林子逸的自述:
2021年3月,我最開始投簡曆找實習(xi) 的時候,大廠、小公司加起來投了50多家,但是收到回複的隻有10家,其餘(yu) 的都石沉大海。可能是因為(wei) 自己比較“菜”,加上我們(men) 學校是“雙非”,最後拿到offer的隻有3家。
最早對計算機有興(xing) 趣是因為(wei) 《黑客帝國》,覺得那也太酷了。上了大學,我選了信息管理專(zhuan) 業(ye) ,結果開學的時候發現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屬於(yu) 經濟管理學院,而不是計算機學院。信息管理的專(zhuan) 業(ye) 課也會(hui) 教一些計算機的知識,但是都學得很淺。我也嚐試去旁聽計算機係的專(zhuan) 業(ye) 課,但是因為(wei) 課時衝(chong) 突,我的學習(xi) 跟不上他們(men) ,沒有什麽(me) 成效。
我還是想做自己感興(xing) 趣的事情,大約是2019年初,我決(jue) 定將來要在計算機行業(ye) 工作,之後我便開始做各種準備。那時候剛好有計算機培訓班來招生,我想給自己好好補一下基礎,和家裏商量拿了一萬(wan) 的學費。高考後填誌願,父母有勸過我不要學計算機,他們(men) 覺得這個(ge) 行業(ye) 不太健康,容易掉頭發。他們(men) 想讓我學一門技術,比如土木、機械這些,但是我努力說服了他們(men) ,“我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我看了很多相關(guan) 的書(shu) ,有的知識記不住,我就寫(xie) 到博客裏保存,這個(ge) 習(xi) 慣一直堅持到現在,寫(xie) 了200多篇,差不多有100萬(wan) 字,這算是我大學生涯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我還寫(xie) 了很多項目,最開始是模仿別人的,後來可以自己寫(xie) 。
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接到了一些單子。其實就是比較簡單的課程設計,但是很多人不會(hui) 寫(xie) 。我記得我第一個(ge) 單子是180元,我一天就寫(xie) 完了。陸陸續續寫(xie) 了20多個(ge) 單子,算是嚐到了甜頭,覺得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能有一個(ge) 比較好的結果。
關(guan) 於(yu) 就業(ye) ,我一開始給自己設立的目標是穀歌,但是因為(wei) 我的英語不太好,就把目光移向了國內(nei) 的公司。我比較喜歡給自己設立一個(ge) 比較遠的目標,這樣自己壓力會(hui) 更大,付出更多的努力。這樣即使達不到目標,結果也不會(hui) 差得特別多。
但是最開始找實習(xi) 的時候,我被深深地挫敗了。在給了我機會(hui) 的10家公司的麵試裏,我基本都處於(yu) 一問三不知的狀態,其實事後複盤覺得那些問題都在我的知識範圍內(nei) ,但是我當時處於(yu) 高度緊張的狀態,而且自己的知識體(ti) 係特別淩亂(luan) ,大腦一片空白。
一邊麵試、一邊總結,那段時間就是不停地刷題,背一些麵試中最常見的問題,加固自己的知識。後來,一家小公司最先給我發了錄用通知書(shu) ,也是通過它我才慢慢建立自信,後來陸續又收到了兩(liang) 家大廠的錄用通知書(shu) 。
我選擇了去一家BAT大廠進行暑期實習(xi) ,這一段實習(xi) 其實可以說打破了我對互聯網公司的崇拜。去之前我覺得大廠的技術特別厲害,後來發現其實還好,沒有超出自己的認知,努努力還是跟得上的,那段時間也進步了很多。
有了這些積累加持,我找工作的時候順利很多,我不再需要用“海投”戰術。一般秋招是每年的9月、10月,但是我2021年8月初就拿到了offer。我當時隻投了5家頭部互聯網企業(ye) ,通過了3家。我現在就職的這家公司,麵試的時候麵試官看了我做的項目,覺得還不錯,很快讓我通過了。另外2家麵試的時候,問題我都能答上來,是在人力資源那一關(guan) 掛的,可能是沒有職位了。
有了這些錄用通知書(shu) ,我早早就“躺平”了。作為(wei) 一個(ge) 非科班專(zhuan) 業(ye) 出身的”雙非“學生,能夠收獲這樣的結果我已經很滿足了。如果說有什麽(me) 遺憾,就是大學期間我隻顧著學習(xi) 計算機知識,沒有去體(ti) 驗更多豐(feng) 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我是沒什麽(me) 天賦的普通人,能夠獲得大廠青睞,還是因為(wei) 堅持提升了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如果一切重來的話,我還是會(hui) 選擇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畢竟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十分幸運的。(應采訪對象要求,林子逸為(wei) 化名)(中新經緯AP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