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共同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圖景(大家談·我們這十年⑤)

發布時間:2022-06-06 09:4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實際出發,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全局深刻變革,努力實現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本期大家談,讓我們(men) 一起感受與(yu) 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圖景。本係列繼續征稿,請投本版郵箱。

  ——編 者

  科技創新改變生活

  北京西城區 於(yu) 保月

  老家大哥發來一段視頻:幾個(ge) 種田的青年,正操作著無人機在麥地上空噴灑農(nong) 藥,小麥長勢喜人。過去給農(nong) 田噴灑農(nong) 藥,“背著農(nong) 藥箱遍地走,腰酸背痛抬不起頭”;如今新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作業(ye) 效率是人工噴灑的30倍以上,既高效又省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高精尖的國之重器,到提升生產(chan) 效率的產(chan) 業(ye) 科技,再到改善日常生活的民生科技,我國科技事業(ye) 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高鐵日行千裏輕輕鬆鬆,網購足不出戶買(mai) 遍全球,手機支付不帶現金行遍天下,移動通信讓天涯若比鄰成為(wei) 現實……科技創新,正在讓許多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場景化為(wei) 生動現實。

  科技創新從(cong) 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hui) ,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國家發展提供堅強戰略支撐。按照“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蹄疾步穩推動科技體(ti) 製改革,堅持不懈深耕自主創新事業(ye) ,必能穩穩托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實在在地促進高質量發展。

  生態文明碩果累累

  湖北鹹寧市 廖輝軍(jun)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的重要內(nei) 容。從(cong) 大處講,事關(guan)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cong) 小處講,也關(guan) 係到每個(ge) 人的日常生活。

  我的家鄉(xiang) 位於(yu) 湖北九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伴隨物種監測點、科普調查、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控、礦山複綠、林長製等一係列生態保護措施落細落實,當地群眾(zhong) 目睹了保護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保護區內(nei) 的野生動植物種類不斷增長,生物多樣性更加豐(feng) 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頻頻現身,引起廣泛關(guan) 注。許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不僅(jin) 火了九宮山景區,還讓當地群眾(zhong) 吃上了“旅遊飯”。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建立健全河湖長製、林長製,實施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一係列舉(ju) 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繪就了當代中國發展最亮麗(li) 的底色。

  交通強國提速增效

  吉林敦化市 劉 偉(wei)

  2015年9月20日,C1008次列車從(cong)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站駛出,標誌著吉圖琿客運專(zhuan) 線高鐵正式開通。我工作的敦化市,正好在這條鐵路沿線。過去,從(cong) 敦化到長春,普通列車要走五六個(ge) 小時,如今不到兩(liang) 個(ge) 小時即可到達。

  從(cong) 城際鐵路到城際公交,從(cong) 城市無人售票公交到村村通班車,各地交通迭代升級、快速發展,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更加便利。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打通了經濟“大動脈”,暢通了基層“微循環”,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ye) 取得輝煌成就,交通運輸體(ti) 係不斷完善,服務質量持續提高,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居民出行實現了從(cong) “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轉變,人民群眾(zhong) 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交通是興(xing) 國之要、強國之基,交通運輸業(ye) 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chan) 業(ye) 和服務性行業(ye) 。構建新發展格局,交通運輸業(ye) 肩負著重要使命。推進出行服務快速化、便捷化,加快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未來讓人充滿期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2日 05 版)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