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聞1+1丨返鄉和流動,如何不“層層加碼”?

發布時間:2022-06-07 09:5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6月7日,將迎來2022年的“高考”,很多年輕人,即將步入心儀(yi) 的大學。與(yu) 此同時,因為(wei) 暑期臨(lin) 近,不少大學生要返鄉(xiang) 回家,這當然要先搞清楚回家需不需要隔離、家鄉(xiang) 的防疫政策是什麽(me) 。其實也不僅(jin) 僅(jin) 是大學生,隨著現在全國疫情形勢的好轉,各地之前比較嚴(yan) 格的對外來人員要求的防疫政策,是不是也需要調整?就在6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會(hui) 上就專(zhuan) 門強調了一個(ge) 防止層層加碼的“九不準”政策。

  要求已經非常明確了,如何落地執行?現在各個(ge) 地方的相關(guan) 管理政策,是否真的可以不“層層加碼”?

  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返鄉(xiang) 不再隔離

  眼下,臨(lin) 近暑期,大學生需要離校返鄉(xiang) 。全國疫情好轉,跨省流動人員也在逐漸增多,那麽(me) ,各地對於(yu) 返鄉(xiang) 以及跨省人員流動的防疫政策,需要做怎樣的調整?

  6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會(hui) ,給出了明確要求。

  “九不準”,既包括對大學生等群體(ti) 返鄉(xiang) 問題的明確要求,也包括在發生本土疫情時,一些地方防疫措施不能過度的明確要求。不管涉及哪個(ge) 方麵,總體(ti) 都在強調,在當前背景下,疫情防控要堅決(jue) 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等現象。

  而在“九不準”之外,新聞發布會(hui) 格外強調了大學生返鄉(xiang) 的相關(guan) 問題。

  教育部體(ti) 育衛生與(yu) 藝術教育司副司長 一級巡視員劉培俊:有疫情的地區,高校校園內(nei) 如果沒有疫情,學生完成7天以上的封閉管理後,按照學校規定和安排,學生可持本校開具的相關(guan) 證明,以及48小時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離校返鄉(xiang) ,滿足以上條件的高校學生到達返鄉(xiang) 目的地後,不再集中隔離,到家後實施7天健康監測。返鄉(xiang) 的高校學生確需集中隔離的,各地免除學生集中隔離費用。

  家住江蘇泰興(xing) 的小張,是北京市昌平區某高校的一名在讀研究生,由於(yu) 學校放暑假,6月1日,她已經從(cong) 北京返鄉(xiang) 至泰興(xing) 。在6月5日之前,按照當地防疫政策,她需要進行3天居家隔離以及11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同樣在北京就讀的研究生小賈,5月31日,由北京市朝陽區返鄉(xiang) 至山西太原,按照當地防疫政策,進行7天集中隔離加7天居家健康監測,以及7次核酸檢測。在發布會(hui) 之後,6月6日小賈與(yu) 社區進行了聯係,社區表示,目前仍然對14天內(nei) 有國內(nei) 中高風險地區以及重點疫情地區旅居史的返(抵)太原大學生,實行“7+7”的防疫政策。

  在6月5日的發布會(hui) 上,相關(guan) 負責人強調,在《關(guan) 於(yu) 做好全國高校學生離校返鄉(xiang)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印發之前,已經返鄉(xiang) 的高校學生,各地要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則,綜合評估對照執行。而《通知》上的要求,各地要逐級傳(chuan) 達、逐級落實學生離校返鄉(xiang) 政策,不得層層加碼。

  “九不準”政策,如何正確認識和理解?

  有疫情的地區,高校校園內(nei) 如果沒有疫情,學生完成7天以上的封閉管理後,按照學校規定和安排,學生可持本校開具的相關(guan) 證明,以及48小時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離校返鄉(xiang) 。從(cong) 學校到返鄉(xiang) 目的地以“點對點”閉環方式返鄉(xiang) 回家。

  滿足以上條件的高校學生到達返鄉(xiang) 目的地後,不再集中隔離,到家後實施7天健康監測。

  從(cong) 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來看,對於(yu) “離校返鄉(xiang) ”學生的工作要求,表述得非常明確:

  第一種,“有疫情”的地區,但是高校“沒有疫情”的話,學生隻需要“7天封閉管理”+“學校開具的證明”+“48小時核酸陰性”,即可返鄉(xiang) 。然後“點對點”閉環返鄉(xiang) ,抵達後,不再集中隔離,進行7天健康監測即可;

  第二種,如果確需隔離的,則免除集中隔離費。

  不隻是針對學生群體(ti) ,在6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為(wei) 了進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針對性,更是明確了“九不準”政策。

  這“九不準”政策,不僅(jin) 僅(jin) 涉及人員返鄉(xiang) ,還包括有疫情發生的時候,采取的相關(guan) 防控政策也不能過度。

  如何看待這些強調和要求,戳視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分析↓↓↓

  對於(yu) 低風險人員流動,各地如何做?

  什麽(me) 是常態化防控?疫情防控和人員自由流動之間的平衡點,又在哪裏?各地現行的防疫政策是各種各樣不同的做法。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江西的一些旅遊景點,可以說迎來了久違的熱鬧。在上猶縣東(dong) 山鎮,端午節賽龍舟,不但滿足了本地遊客的休閑意願,也成全了外地遊客的旅行期待。

  在廬山景區,部分賓館酒店門前,停滿了自駕車,其中以湖北、安徽等周邊省份的遊客居多。

  景點的熱鬧,得益於(yu) 6月2日,江西省進行的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是,對於(yu) 低風險地區和無本土疫情的縣(市、區)之間人員(含各類學生),可以自由有序地流動,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也不再實行核酸落地檢。這意味著,隻要是來自國內(nei) 低風險地區,不用查驗核酸,就可以自由往返江西。

  江蘇南京端午小長假第一天,大報恩寺景區,也迎來了首個(ge) 抵達南京的跨省旅遊團。

  按照南京市最新防疫政策,外省除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或本土聚集性疫情所在縣(市、區)外,低風險地區來(返)寧人員,抵寧後48小時內(nei) ,要進行1次核酸檢測。

  一些地方,開始鼓勵有序流動;也有一些地方,仍在保持著謹慎的防疫態度。特別是對於(yu) 跨省之間的流動,不少地方,規定更為(wei) 嚴(yan) 格。

  在甘肅,對於(yu) 有疫情的省份來甘返甘人員,須持48小時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實行“提前報”“落地查”“落地采”“落地控”和分類管理措施,其中,對綠碼人員,實行3天健康監測,其間2次核酸檢測均為(wei) 陰性後,方可有序流動。

  在廣州,最新的政策顯示,對從(cong) 省外來(返)穗人員,實施核酸檢測3天2檢,和11天自我健康監測,前3天原則上“兩(liang) 點(居住點和工作點)一線”,不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聚集、不聚餐。

  而在西安,對中高風險地區(包括發生疫情但未劃定風險區域的地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來陝返陝人員,執行居家隔離觀察14天措施,其間開展3次核酸檢測。對所有省外來返人員,查驗西安“一碼通”、48小時內(nei) 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落地就地進行1次核酸采樣,登記個(ge) 人信息。

  如何防止地方上的“層層加碼”?

  這兩(liang) 天,很多地方都在調整人員流動的防疫措施。有的對於(yu) 低風險地區的人員,已經取消核酸落地檢,甚至也不再要求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但有的地方,對於(yu) 低風險區域的外來人員,也的確存在著不分具體(ti) 情況的居家隔離、連續核酸檢測等一些加碼的措施。如何有效避免這種情況,戳視頻,聽專(zhuan) 家分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