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世界海洋日:有選擇性地吃海鮮也是保護海洋?

發布時間:2022-06-09 10:15: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6月8日是第十四個(ge) “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個(ge) “全國海洋宣傳(chuan) 日”,今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chuan) 日的主題是“保護海洋生態係統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2009年,聯合國首次正式確定“世界海洋日”,聯合國希望世界各國都能借此機會(hui) 關(guan) 注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體(ti) 味海洋自身所蘊含的豐(feng) 富價(jia) 值,同時也審視全球性汙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

  海洋是地球上覆蓋最廣闊的水體(ti) ,但是我們(men) 對海洋的了解卻十分有限。海洋仍有哪些未知等待我們(men) 去探尋?為(wei) 什麽(me) 要對海洋中的神奇生物,尤其是深海生物進行研究?作為(wei) 普通人,我們(men) 能為(wei) 海洋保護做些什麽(me) ?

  你,其實並不了解海洋

  地球之所以被稱為(wei) “藍色星球”,是因為(wei) 海洋占據地球表麵積的70%以上,但人類對於(yu) 這片廣闊的海洋仍然存在大量未知。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類彥立表示,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遠遠不到10%。海底深度達數千米,而人類即使利用先進的機械設備進行觀測,也隻能認識海洋的表麵情況。

  馬裏亞(ya) 納海溝作為(wei) 目前人類已知的海洋最深處,深度超過一萬(wan) 米,接近觸及海底。這樣的深海區域,擁有黑暗、強壓力、低溫等極端環境,存在著特殊的生態係統。而人類對於(yu) 此類特殊生態係統的生物多樣性並不了解,其對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意義(yi) 仍然未知。

  在海底礦產(chan) 資源方麵,深海的錳、鈷等元素,以及一些特殊生態係統中稀缺的基因資源等,也是人類需要不斷探索的領域。

  即使是近海,人類認識也存在很大的未知領域。比如,漁業(ye) 資源的退化、海洋酸化和海洋碳循環過程和機理等科學,都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遙遠深海的生物為(wei) 何與(yu) 你我有關(guan) ?

  深海的生態係統不同於(yu) 淺海,大量生物依靠海洋表麵降落的生物碎屑“雨”生存,這使得深海的大型生物不僅(jin) 形態分化多樣,而且功能也發生了適應性進化。例如,有些生物的視力退化,有些種類會(hui) 發光,有些則是雄性個(ge) 體(ti) 寄生在雌性個(ge) 體(ti) 身上。此外,還有些生物是海底熱液和冷泉生物群落,這些區域有化能合成菌,不需要陽光也可以合成有機物。因此,在生命科學領域,探究深海生物多樣性及分布特征,對人類認識海洋資源及生命起源與(yu) 進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從(cong) 全球變化角度而言,深海生物研究也有重大價(jia) 值。例如,深海珊瑚可作為(wei) 海洋考古的“記錄儀(yi) ”,其鈣質的幹莖具有年輪狀的“生長紋”,通過測試其地球化學指標,可以為(wei) 幾千年來海水溫度變化提供高分辨率記錄,是獨特的珍貴研究材料。

  如果要研究更長時間維度的地球曆史演化,則需要依靠海洋沉積物間隙中的微體(ti) 生物,它們(men) 可記錄千萬(wan) 年來地質曆史時期海洋和氣候變化。類彥立介紹,其中最知名的微體(ti) 古生物是有孔蟲,也被稱為(wei) “大海裏的小巨人”,其殼體(ti) 元素是長時間尺度海洋環境的記錄器。同時,有孔蟲也是石油等資源的重要指示生物,中東(dong) 2/3的油井都是通過有孔蟲指示而發現的。

  保護海洋 人人有責

  海洋生態係統與(yu) 陸地生態之間緊密相聯,海洋和陸地共同對地球的碳、氮、水循環,地球溫度和元素平衡起調節作用。無論人類生活在世界的哪一個(ge) 角落,都與(yu) 海洋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因此,保護海洋對人類與(yu) 地球和諧共生非常重要。維護海洋環境的健康,可以使海洋生態係統提供更多的產(chan) 出,服務於(yu) 全人類。

  “如果人人都能參與(yu) 進來,我們(men) 仍然有機會(hui) 減緩海洋被汙染和破壞的現狀。”類彥立指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需要工程技術、行政管理、海洋規劃、經濟發展以及宣傳(chuan) 教育等多方麵的配合。而我們(men) 作為(wei) 普通人,除了遵循“4R”原則:減少丟(diu) 棄排放(Reduce),重複使用(Reuse),循環利用(Recycle)和拒絕不環保的產(chan) 品(Refuse)之外,還有許多能夠從(cong) 自身做起的小事,比如:

  1、減少碳足跡和能源消耗——綠色出行少開車,少用空調,多用清潔能源的產(chan) 品等。

  2、有選擇性地吃海鮮——有意識地不選擇稀有的海鮮品類。

  3、少用塑料製品——嚐試自己帶水杯而不是喝瓶裝水,使用能重複使用的袋子,把循環利用過成一種生活方式。

  4、保護海灘——離開海灘前及時清理留下的垃圾,遊玩時不要驚擾海灘生物,不要破壞珊瑚等海洋生態。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日益重視“海洋科學”的價(jia) 值,我國也明確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注重“經略海洋”。類彥立表示,未來我國將在深海和近海領域進一步展開研究和探索,同時將加強海洋領域的國際參與(yu) 和國際話語權工作,向國際社會(hui) 貢獻中國智慧,保障我國對於(yu) 海洋的使用權和發展權。

  監製:郭靜

  記者:富賾 楊揚

  編輯:羅江 楊冉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