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碧野 藝高德馨——追憶表演、導演藝術家藍天野
【追思】
光明日報記者 李笑萌 董 城
2022年6月8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優(you) 秀黨(dang) 員,“七一勳章”獲得者,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導演藝術家藍天野,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5歲。
“偉(wei) 大的人民藝術家”“真正的德藝雙馨”“‘秦二爺’走好”“仙風道骨的薑太公深入人心”……消息傳(chuan) 來,這位藝術家成為(wei) 幾代人共同的懷念。他用一個(ge) 個(ge) 生動角色陪伴一代代觀眾(zhong) 成長,裝點了人們(men) 的記憶,留下了永恒的經典。
他是《茶館》中俊朗的秦仲義(yi) ,《北京人》中能詩善畫的曾文清,《蔡文姬》中情真意切的董祀,《王昭君》中至情至性的呼韓邪大單於(yu) 。電視劇《渴望》和《封神榜》中他扮演的王子濤、薑子牙,被全國觀眾(zhong) 交口稱讚。
他是人們(men) 口中“國寶級的藝術家”,“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全國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無數榮譽標注了藍天野的藝術成就。
但在表演藝術家、導演藝術家身份外,藍天野還是一名黨(dang) 齡超過70年的老黨(dang) 員。他在青年時代就參加了革命,從(cong) 事進步文藝活動。就連“藍天野”這個(ge) 名字,都是因為(wei) 革命需要改的。
藍天野原名王潤森,1927年出生在河北饒陽縣,滿月時隨家人遷居北平。1945年,王潤森的三姐石梅突然從(cong) 解放區回到北平,作為(wei) 地下黨(dang) 為(wei) 迎接抗戰勝利做準備。他們(men) 家也因此成為(wei) 一個(ge) 地下聯絡點。彼時,王潤森還是國立北平藝術專(zhuan) 科學校油畫係的學生。在三姐的影響下,他投身革命工作,收聽解放區廣播,再把內(nei) 容刻到蠟版上油印、散發,在國統區和解放區之間運送物資、文件……1945年9月23日,王潤森正式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抗戰勝利後,黨(dang) 領導的學生運動迅猛開展,王潤森在組織安排下放下畫筆,開始組織劇社、進行演出。1948年,他隨所在的演劇二隊秘密撤離北平,為(wei) 了不影響仍在國統區的同誌,上級要求每個(ge) 進解放區的人都要改名字,由此才有了後來大家熟知的“藍天野”。
“組織上讓幹什麽(me) 就幹什麽(me) ,黨(dang) 怎麽(me) 決(jue) 定我就怎麽(me) 做。”為(wei) 了革命事業(ye) ,藍天野走上戲劇藝術道路,一做就是一輩子。
藍天野在多個(ge) 場合都曾提到,22歲時站在天安門廣場親(qin) 耳聽到毛主席莊嚴(yan) 宣布新中國誕生時的情景。他說:“我知道為(wei) 什麽(me) 共產(chan) 黨(dang) 、解放軍(jun) 能勝利,更深感新中國來之不易。”正是帶著對這份“來之不易”的珍惜,藍天野將滿腔熱忱投入到人民藝術的舞台上。
195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藍天野成為(wei) 劇院的第一批主要演員。
戲從(cong) 生活中來。這是北京人藝的堅守,也是藍天野等老一輩藝術家的藝術追求。《茶館》首次排練時,藍天野花在體(ti) 驗生活上的時間和精力,比用在排練中的還要多。為(wei) 了演好“秦二爺”這個(ge) 角色,他走遍北京城裏大大小小的茶館,說書(shu) 人、店夥(huo) 計、生意人、算命看相的,都是他“相麵”的對象——琢磨他們(men) 的心思、言談舉(ju) 止,他還自己設計了化裝和造型。
即便不是為(wei) 了某一個(ge) 戲,藍天野也經常體(ti) 驗生活。1963年,藍天野到北京房山區崗上村,與(yu) 全國勞模老書(shu) 記吳春山一起在土坯房裏住了半年,從(cong) 冬天到夏天,他與(y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同起早貪黑幹農(nong) 活、喂牲口。近半個(ge) 世紀過去,當藍天野故地重遊時,依然能脫口叫出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名字。“這令我收獲了豐(feng) 實的生活積累,也收獲了濃厚的興(xing) 趣,豐(feng) 富了自己的人生”,在藍天野心中,這樣的經曆彌足珍貴。
其實,除了像“秦二爺”這樣觀眾(zhong) 耳熟能詳的角色,藍天野還曾在《茶館》中客串過一個(ge) 叫花子,他也是《沒有開出的列車》中沒有台詞的老工人,又是《智取威虎山》中“八大金剛”裏的老大和串場的“說書(shu) 人”,甚至連名字都沒被印在演出說明中……“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藍天野堅信,隻要用心琢磨,每個(ge) 人物都能塑造出風采。
在藝術創作上,如果你能做得更好一些,為(wei) 什麽(me) 不去做呢?這是藍天野勉勵年輕人時常說的話。“做得更好一些”,成為(wei) 一批批青年演員的追求。
2008年,藍天野應邀擔任北京人藝藝委會(hui) 顧問,已退休二十餘(yu) 年的藍天野再度回歸戲劇的世界,讀劇本、看聯排,說起戲來依然真誠坦率。2011年,為(wei) 慶祝建黨(dang) 90周年,84歲的藍天野重返舞台,在經典名劇《家》中首次扮演了反麵人物馮(feng) 樂(le) 山;2012年,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之際,85歲的藍天野在院慶大戲《甲子園》中擔任主演和藝術總監;2015年,88歲的藍天野再次執導瑞士劇作家迪倫(lun) 馬特的代表作《貴婦還鄉(xiang) 》,排練中他扔掉手中的拐杖,倒地為(wei) 青年演員示範;2021年3月,94歲的他再當導演,複排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再續舞台情緣……
央華戲劇藝術總監王可然懷念說:“藍爺爺那代人對於(yu) 戲劇孜孜不倦的追求,對於(yu) 戲劇創新的探究和勇氣,一直鼓勵我滋養(yang) 我在戲劇藝術中前行。”
話劇《冬之旅》編劇萬(wan) 方寫(xie) 道:“天野老師,你讓我為(wei) 你寫(xie) 一出戲,我寫(xie) 了《冬之旅》,舞台上,你演的老金走了,迎著光芒……現在你真的走了,一直覺得還會(hui) 見到你,和你一起看戲,聊天兒(er) ,但不可能了。想念你,敬愛你。”
演員張凱麗(li) 沉痛地說:“三十三年悠悠歲月,忘年深情,往事曆曆,追憶無限,人生中有您,有光,有暖,有愛,幸福,幸運。您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您的藝品和人品永遠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
6月8日,藍天野辭世當天下午,北京人藝的排練廳裏,後輩們(men) 正在為(wei) 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版《茶館》首演做著最後的彩排準備。演員楊立新依然記得1992年《茶館》謝幕演出時的激動場景,此次他扮演的正是從(cong) 藍天野手中接過的秦仲義(yi) 一角。演員濮存昕深情地說,天野老師精彩的一生就像一台戲。演員吳剛感念,對天野老師那一輩演員,我們(men) 心懷崇敬,他年紀這麽(me) 大還帶著晚輩一起演戲,實在太難得了,有他在,就讓我們(men) 感到心裏很踏實。
9日晚,人藝經典話劇《茶館》再度上演,出演過374場《茶館》的藍天野,是這部戲複排藝術顧問之一。第一代“秦二爺”走了,他留下的藝術精神卻永不落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