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發生根本性、轉折性、全局性重大變化——“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就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題:國有企業(ye) 發生根本性、轉折性、全局性重大變化——“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就
新華社記者王希、劉羽佳
企業(ye) 綜合實力和經營效益不斷邁上新台階;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更加成熟定型;國有企業(ye) 與(yu) 市場經濟更加深度融合,企業(ye) 效率提升、活力迸發;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充分發揮……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有企業(ye) 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性、全局性的重大變化,國有經濟競爭(zheng) 力、創新力、控製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服務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作用更加彰顯。
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17日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情況。
高質量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截至2021年底,全國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資產(chan) 總額達到259.3萬(wan) 億(yi) 元,比2012年底增長2.6倍,年均增長15.4%;其中,中央企業(ye) 資產(chan) 總額為(wei) 75.6萬(wan) 億(yi) 元,比2012年底增長1.4倍,連續跨越40萬(wan) 億(yi) 元、50萬(wan) 億(yi) 元、60萬(wan) 億(yi) 元、70萬(wan) 億(yi) 元四個(ge) 大關(guan) 。
這是一張令人振奮的“創新榜”——
從(cong) 高鐵飛馳、巨輪遠航,到“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再到港珠澳大橋、白鶴灘水電站……十年間,國有企業(ye) 不斷創新、不斷突破,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項目驚豔亮相。
這是一幅不斷優(you) 化的“布局圖”——
先後有26組47家央企按市場化原則實施重組整合;堅持瘦身健體(ti) ,全麵完成“僵屍企業(ye) ”處置和特困企業(ye) 治理;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緊抓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主線,國有企業(ye) 聚焦主責主業(ye) ,加快調存量、優(you) 增量,推進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
“我們(men) 堅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以重構‘兩(liang) 利四率’指標體(ti) 係強化高質量發展導向,推動中央企業(ye) 從(cong) 過去偏重規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長,加快向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率的集約型增長轉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發布會(hui) 上說。
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是“關(guan) 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破除體(ti) 製障礙,激發創新動力,加大投入力度,增強協同創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ye) 把科技創新作為(wei) “頭號任務”,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發布會(hui) 信息顯示,十年來,中央企業(ye) 累計投入研發經費6.2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速超過10%;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ye) 擁有研發人員107萬(wan) 人,比2012年底增長53%。
據翁傑明介紹,國資監管部門實施年度考核加分、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資本金注入、工資總額單列等一攬子創新支持政策;同時,促進國有企業(ye) 推行“揭榜掛帥”等機製,對於(yu) 重點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賦予更大自主權。
2020年初啟動的“科改示範行動”提出,加快培育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ye) 改革樣板和創新尖兵,入圍企業(ye) 從(cong) 最初的209戶擴圍至目前的440戶,帶動更多企業(ye) 以創新促發展。
實踐證明,隨著機製藩籬不斷被破除,創新“血脈”逐漸被打通,企業(ye) 的創新創造潛能得到了有效激活——
從(cong) 5G通信、高速鐵路,到大飛機、工業(ye) 母機,國有企業(ye) 聚焦自主可控,攻克了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以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等為(wei) 代表,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成果不斷湧現……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突飛猛進,對我國的產(chan) 業(ye) 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國資委秘書(shu) 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國有企業(ye) 一定能夠抓住機遇,加快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you) 勢,為(wei) 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供有力支撐。
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國企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向“深水區”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更是吹響了改革“衝(chong) 鋒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
全麵完成公司製改製,從(cong) 法律上、製度上使企業(ye) 獨立市場主體(ti) 地位得以確立;
勞動、人事、分配三項製度改革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破冰破局;
全國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2萬(wan) 多個(ge) 各類公共服務機構、1500萬(wan) 戶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ye) ”基本完成分離移交,超過2000萬(wan) 退休人員基本實現社會(hui) 化管理;
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製改革,目前中央企業(ye) 和地方國有企業(ye) 中混合所有製企業(ye) 戶數占比分別超過70%和54%……
大刀闊斧的改革,啃下了許多長期困擾國企發展的“硬骨頭”,破解了許多影響國企市場化經營的“老難題”,改出了新活力、改出了高效率、改出了好機製。
走過千山萬(wan) 水,仍需跋山涉水。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
翁傑明表示,下一步,國資國企將繼續向縱深推進改革,調整優(you) 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完善市場化機製,充分激發企業(ye) 活力和效率,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e) ,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