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這群“急救醫生” 用愛照亮野生動物的前行路

發布時間:2022-06-20 09:50:00來源: 科技日報

  閑庭信步的蓑羽鶴、怡然自得的鴻雁……它們(men) 是甘肅瀕危動物保護中心救護站的特殊住客。在這裏,它們(men) 療養(yang) 康複,得到了野生動物“急救醫生”的悉心照料。

  28歲的王博是中心救護站工作人員。從(cong) 甘肅農(nong) 業(ye) 大學動物科學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他成為(wei) 一名野生動物“急救醫生”。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和實踐,使他深信:救助野生動物,就是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人類自己。

  每一次救助,都是一次對生命的重塑。

  “這些被救的動物都曾有過一段苦難經曆,或受傷(shang) 、或迷路、或落單。我們(men) 的責任就是幫助它們(men) 盡快康複,及早回歸大自然。”王博說。

  工作3年來,經他親(qin) 手救助的野生動物就有幾十頭(隻),其中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的經曆,令他印象深刻。一次,當地農(nong) 戶發現了一隻體(ti) 弱的金雕,聯係中心求助。接到電話後,王博和同事接回了金雕。

  這隻金雕因身體(ti) 虛弱,歪著頭呆呆地看著他,讓王博不禁心生憐愛。他為(wei) 這隻落單的金雕定量喂食、定時喂水。很快,這隻小生靈恢複了體(ti) 力與(yu) 活力。在觀察和監測了一周後,金雕達到放歸標準,回歸大自然。

  鳥類是這幾年他們(men) 救助最多的動物。王博身強體(ti) 壯,但懷抱被救的小鳥時,卻十分輕柔。心細如發的他用小奶瓶、小鑷子喂小鳥,唯恐它們(men) 吃不進去,更擔心它們(men) 能否存活。他希望用自己的“輕柔”帶給它們(men) 安全感。

  王博說,野生動物的頻繁救助,也折射出生態環境的好轉,說明我們(men)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取得了成績。

  “救助野生動物,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甘肅瀕危動物保護中心野生動物管理科副科長王紅軍(jun) 對此感受頗深。

  “給動物一個(ge) 家,一個(ge) ‘庇護所’,照亮它們(men) 的前行之路。”王紅軍(jun) 說,近年來,甘肅瀕危動物保護中心累計救治了60多種500多頭(隻)野生動物,其中僅(jin)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就有雪豹、野駱駝、草原雕、金雕等11種。對於(yu) 經救治痊愈、能適應野外生存環境的個(ge) 體(ti) ,他們(men) 均選擇了放歸。(郭剛 張文靜 程楠)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