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小積分撬動大能量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

發布時間:2022-06-24 14:38: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坐落於(yu) 閩江河口邊的琴江村是中國曆史文化名村,也是福建省唯一保存完整的滿族村。走進琴江村,別具特色的古厝、幹淨的石板路、整潔的房前屋後不禁讓人感歎:真不愧為(wei) 文化旅遊名村。

  今年4月,福州市長樂(le) 區航城街道根據長樂(le) 區委、區政府部署,在全轄區推行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製。航城街道琴江村發揮黨(dang) 員帶頭作用,發動老年人,推動積分製工作迅速鋪開,村民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村莊顏值進一步提升。

  劃分網格點對點突破

  積分製一啟動,航城街道便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分片包幹抓好行政村網格管理全覆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參與(yu) 的格局。

  琴江村按照“支委聯係黨(dang) 員,黨(dang) 員聯係群眾(zhong) ”的原則,建立網格管理製度,將轄區劃分為(wei) 4個(ge) 網格,安排村兩(liang) 委擔任網格員,村民代表及黨(dang) 員擔任副網格員,發動老年誌願者、黨(dang) 員挨家挨戶向村民宣傳(chuan) 積分製。

  “琴江村是旅遊名村,村裏的環境衛生本來就做得不錯,來的遊客時常誇我們(men) 村環境漂亮。”琴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興(xing) 泉說,全麵推行積分製,最先要過的還是個(ge) 別老人那一關(guan) 。

  “我都習(xi) 慣這樣放柴火、紙皮了,為(wei) 什麽(me) 要搬?”“放這裏又不妨礙你們(men) ,你要我搬到哪裏去?”今年70歲的李依姆一人住在村中,剛開始聽說要推行積分製,她一臉不情願。

  為(wei) 了讓積分製“不落一人”,村兩(liang) 委幹部、黨(dang) 員和村老年協會(hui) 誌願者組隊,登門勸說李依姆:“琴江村是曆史文化名村,遊客多,您把紙皮、柴火堆到巷子裏,不是影響我們(men) 村的形象嗎?能不能搬到其他地方?”

  李依姆還是不為(wei) 所動。

  為(wei) 做通老人思想工作,村幹部和老年誌願者分工協作。村幹部聯係李依姆的親(qin) 人,老年誌願者則與(yu) 李依姆耐心溝通。雙管齊下,李依姆的態度逐漸軟化。村裏一鼓作氣,請人將李依姆堆放的雜物轉移到附近的倉(cang) 庫。

  “通過發揮老年誌願者的力量宣傳(chuan) 積分製,效果事半功倍。”張興(xing) 泉說。

  “房前屋後收拾幹淨漂亮了,自己住著舒坦,村裏麵還貼了紅榜表揚我們(men) ,心裏美滋滋的!”村民王先生說,自從(cong) 有了積分製,自己搞衛生的熱情也高了不少,還在家門口精心擺上了茶花、三角梅等盆栽,讓門前顏值更高。如今在琴江村,這樣的小院隨處可見。

  優(you) 化考評 實打實提升

  點對點突破調動起全體(ti) 村民愛護環境的積極性,每月的考評卻讓人居環境考評組犯了難。積分製的考評細化了“門前三包”、支持戶廁改造、實行垃圾分類等內(nei) 容,而這些內(nei) 容對於(yu) 以旅遊業(ye) 為(wei) 主的琴江村來說,已經內(nei) 化為(wei) 人人遵守的行為(wei) 習(xi) 慣。

  在兩(liang) 年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的推動下,村子裏該拆的違章搭建都拆了,近年來琴江村依托獨特的滿族文化、水師文化,通過保護修複古建築、提升改造老街巷、引進餐飲等方式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村莊麵貌早已煥然一新。

  為(wei) 進一步推行積分製,村兩(liang) 委找到了新的突破點。村子裏的公共區域有保潔團隊進行常態化保潔,但是村民自己的房前屋後,卻時常出現垃圾清理不及時的情況,影響村容村貌。於(yu) 是,每月定期一次的考評變成了突擊考評,村民的參與(yu) 度、村民庭院的巧思設計也納入了考評內(nei) 容……人居環境整治積分製為(wei) 村莊治理“錦上添花”,潛移默化地讓村民養(yang) 成愛護美化環境的習(xi) 慣。

  “長樂(le) 全區已經實現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製全覆蓋。”福州市長樂(le) 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鼓勵各村像琴江村一樣,因地製宜,用好、用活積分製,刷新村莊顏值,提高村莊治理水平。(馮(feng) 雪珠 餘(yu) 少林)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