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釋放發展潛能!“東數西算”算力向西火熱挺進

發布時間:2022-06-28 10:29: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十四五”期間,預計大數據中心投資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各方麵投資將超過3萬(wan) 億(yi) 元。

  核心提示

  “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全麵啟動以來,數據中心建設在全國多地馬不停蹄推進。“東(dong) 數西算”工程對算力結構調整以及成長意義(yi) 重大,在算力西進過程中,需要把東(dong) 西部的計算與(yu) 存儲(chu) 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下一步將強化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布局,圍繞規劃、網絡、用能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各樞紐節點建設盡快落地生效。

  塔吊林立,機聲轟鳴,盛夏6月的河西走廊一片熾熱。同樣火熱的還有作為(wei) 數字經濟和新基建代表的數據中心施工現場。

  自今年2月“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全麵啟動以來,相關(guan) 項目簽約、施工在各地火熱推進。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國家批複的西部節點均在製定數據中心集群準入標準,並優(you) 先對現有數據中心進行改造升級,積極提高上架率。

  對於(yu) 西部地區如何更好地分享“東(dong) 數西算”紅利,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規劃處處長王建冬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zhuan) 訪時指出,提高中西部地區數據中心上架率、降低空置率,是“東(dong) 數西算”工程的出發點之一。建議在東(dong) 部和中西部城市之間建立合理的跨域GDP和稅收分配機製,充分釋放中西部算力經濟發展潛能。

  本報記者 楊潔 何昱璞

  投資開工熱

  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會(hui) 點的甘肅慶陽市,南距西安255公裏,從(cong) 西安乘坐高鐵前往大約1個(ge) 小時。

  已建有直連西安全國互聯網骨幹節點鏈路的慶陽,是此次“東(dong) 數西算”工程規劃的新增節點之一。規劃一出,萬(wan) 國數據、太極股份等公司接踵而至,考察洽談一派繁忙。圍繞“東(dong) 數西算”工程規劃目標和建設任務,2022年上半年,慶陽市已經全麵鋪開詳規、土地征用儲(chu) 備以及項目施工各項工作。

  截至6月中旬,總投資2.14億(yi) 元的中國移動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已完成地基處理工程樁施工,將於(yu) 2023年1月實現一期第一階段驗收投產(chan) ;總投資4.47億(yi) 元的中國電信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已於(yu) 6月中旬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12月實現首批機櫃交付使用。慶陽市政府網站顯示,2022年上半年已開工項目7個(ge) ,總投資19.76億(yi) 元,1.7萬(wan) 餘(yu) 畝(mu) “東(dong) 數西算”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正徐徐展開。

  3月出台的《慶陽市“十四五”數字經濟引領創新發展規劃》提出,到2023年底,慶陽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要新增2.5千瓦標準機架15萬(wan) 個(ge) ,到2025年底,累計新增2.5千瓦標準機架30萬(wan) 個(ge) ,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到1000億(yi) 元。

  自今年2月“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全麵啟動以來,作為(wei) 可適度超前部署的新基建項目以及地方穩增長的投資抓手,大批數據中心工程建設在全國多地馬不停蹄推進。

  3月,在長三角集群,總投資50億(yi) 元的中國電信杭州大數據中心項目開工建設;5月,在韶關(guan) 集群,30個(ge) 重大項目集中簽約落戶;6月,在重慶集群,中科曙光投資建設的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加速工程收尾,預計在6月底投入試運行……

  國家發改委4月中旬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10個(ge)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中,新開工項目25個(ge) ,帶動各方麵投資超過1900億(yi) 元。其中,西部地區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6倍。“十四五”期間,預計大數據中心投資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各方麵投資將超過3萬(wan) 億(yi) 元。

  6月16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下一步將強化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布局,圍繞規劃、網絡、用能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支撐“東(dong) 數西算”工程建設,推動各樞紐節點建設盡快落地生效。

  差異化發展

  躍躍欲試的不隻是所劃定集群起步區範圍的城市,其他中西部地區也想借“東(dong) 數西算”的東(dong) 風。不過,受限於(yu) 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條件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中西部數據中心建設存在供大於(yu) 求的情況,平均上架率低於(yu) 全國水平。

  “找客戶難”是西部地區很多數據中心麵臨(lin) 的現實。根據《2021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報告》,全國數據中心平均機櫃上架率為(wei) 50.1%,西北地區上架率在33%左右,西南、華中分別在40%左右。

  從(cong) 慶陽市一路往西800公裏,深入河西走廊腹地,就來到了甘肅金昌市,這座因盛產(chan) 鎳而被稱作“鎳都”的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數據中心。

  金昌早在2015年便開始規劃建設紫金雲(yun) 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目標是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聚區。紫金雲(yun) 數據中心項目規劃投資高達50億(yi) 元,分三期建設,最終將形成占地麵積51萬(wan) 平方米,擁有5萬(wan) 個(ge) 機櫃服務能力的規模。作為(wei) 紫金雲(yun) 的控股股東(dong) ,截至2021年年底,甘肅電投集團累計為(wei) 紫金雲(yun) 大數據中心項目投資5.9億(yi) 元,2022年計劃新增投資約4億(yi) 元。

  目前,該項目處於(yu) 1.2期施工階段。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解到,從(cong) 2017年開始施工到2019年投運,經曆了緩慢的上架率爬升。紫金雲(yun) 1.1期工程2543個(ge) 機櫃中目前已出租2000多個(ge) ,預計今年三季度IDC機櫃有望全部租賃出去。紫金雲(yun) 1.2期工程今年年初正式開工建設,目前正在進行梁、板和柱的混凝土澆築等施工,預計2023年6月建成投運。

  金昌位置較為(wei) 偏遠,每日航班數量僅(jin) 5班,若從(cong) 東(dong) 部城市前往金昌,路上約需2天時間,交通不便以及當地配套產(chan) 業(ye) 缺乏,均對吸引客戶與(yu) 人才形成不利條件。

  紫金雲(yun) 數據中心1.1期以當地政府部門和國企客戶為(wei) 主,包括當地政務雲(yun) 、金川集團、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紫金雲(yun) 數據中心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我們(men) 做了很多工作,拜訪了一些互聯網企業(ye) ,希望為(wei) 明年1.2期工程交付積累一些客戶,但目前還沒有太大進展。為(wei) 了鎖定一些優(you) 質客戶,價(jia) 格和付款方式都可以商議。”

  金昌紫金雲(yun) 遭遇的困境在中西部地區並非孤例。內(nei) 蒙古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吳紹輝日前坦言,目前自治區數據中心產(chan) 業(ye) 發展還麵臨(lin) 一些挑戰。例如,數據中心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ye) 、創造稅收等方麵的帶動作用尚未充分顯現,數據中心建設規模與(yu) 應用水平不平衡,數據中心上架率有待進一步提升,IDC業(ye) 務拓展和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等。吳紹輝認為(wei) ,必須防止盲目建設和一哄而上,要確保IDC建設與(yu) 市場需求相適應,促進區域差異化發展。

  加快網絡建設

  王建冬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前幾年中西部地區上馬了一批數據中心,相比東(dong) 部地區上架率確實不高。主要有兩(liang) 個(ge) 原因:一是東(dong) 西部網絡連接條件較差、時延高、通信費用高,可向西轉移的算力需求有限、算力遷移成本高;二是人才缺乏,數據中心運維需要專(zhuan) 業(ye) 人才,而人才一直是西部地區發展的一大瓶頸。

  “提高中西部地區數據中心上架率、降低空置率,正是‘東(dong) 數西算’工程的出發點之一。”王建冬強調,目前國家批複的西部節點均在製定數據中心集群準入標準,優(you) 先對現有數據中心進行改造升級,提高上架率,改造後仍未達標的將關(guan) 停。

  為(wei) 避免盲目發展數據中心,國家發改委已為(wei) 10個(ge) 數據中心集群劃定了物理邊界,並明確了綠色節能、上架率等發展目標,集群內(nei) 數據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達到65%以上。

  2021年年底,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印發《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原則上布局在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範圍內(nei) ”“原則上,對於(yu) 在國家樞紐節點之外新建的數據中心,地方政府不得給予土地、財稅等方麵的優(you) 惠政策”等舉(ju) 措,以增強西部數據中心競爭(zheng) 力,解決(jue) 西部數據中心上架率不高等問題。

  東(dong) 部有數據,西部有算力,東(dong) 部供不應求,西部供給過剩,算力向西勢在必行。“我們(men) 做過一組測算,至‘十四五’期末,在現有數據中心上架率達標後,我國算力缺口仍將超過50%,這些算力絕大部分將在西部地區布局。”王建冬說。

  萬(wan) 國數據高級副總裁陳江平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考慮到經濟、科技的長期發展,數據中心規模仍有數倍體(ti) 量的增長空間。如果不進行戰略性調整,未來大量算力可能會(hui) “淤積”在一線城市。“東(dong) 數西算”工程對算力結構調整以及成長意義(yi) 重大。

  陳江平認為(wei) ,“東(dong) 數西算”工程的實施,需要把網絡技術、能源改革結合在一起,把東(dong) 部的業(ye) 務分流到西部合理的區域,在算力西進過程中,逐漸把東(dong) 西部的計算與(yu) 存儲(chu) 有機結合起來。這是一個(ge) 巨大的工程,需要通過未來3-5年甚至10年的規劃分步實施及迭代優(you) 化。

  王建冬建議,地方政府和有關(guan) 企業(ye) 按照相關(guan) 政策要求,將數據中心業(ye) 務向西部節點遷移,將算力基礎設施向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聚集,探索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技術研發與(yu) 應用推廣,積極融入國家“東(dong) 數西算”戰略。

  阿裏雲(yun) 基礎設施IDC研發總經理高山淵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當前西部地區數據中心利用率不高,主要是受到綜合TCO(總體(ti) 擁有成本)、網絡時延、基礎設施配套等因素製約,需要構建低時延、高可靠、靈活配置的數據傳(chuan) 輸網絡。

  “目前東(dong) 西部8個(ge) 樞紐10個(ge) 集群之間存在一定的配對關(guan) 係,但前期建設的傳(chuan) 輸網絡、數據網絡尚不能支持大規模算力調度,需要運營商加快傳(chuan) 輸資源調度和網絡建設。”高山淵稱。

  陳江平認為(wei) ,西部地區應解決(jue) 好數據中心“可以用、有人用”等問題。“可再生能源方麵西部地區具有天然稟賦,但基礎設施、網絡以及產(chan) 業(ye) 聚集等建設和完善都需要一定時間。可以通過政府引導產(chan) 業(ye) 聚集解決(jue) ‘有人用’的問題,並通過高質量的設施和網絡解決(jue) ‘可以用’的問題,提高當地的上架率。”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中國電信集團雲(yun) 網發展部總經理馮(feng) 傑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中國電信目前已經實現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之間的高密度、全方向、大帶寬互聯,同時骨幹通信網絡核心節點直接部署到內(nei) 蒙古和貴州數據中心園區,並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經濟熱點區域。

  “可以說,基本具備了東(dong) 西部數據中心的快速連通能力。”馮(feng) 傑透露,2022年中國電信已經啟動慶陽-西安-鄭州、西安-慶陽-中衛、懷集-韶關(guan) -贛州等光纜工程建設,建成後將極大提升慶陽、中衛、韶關(guan) 等新興(xing) 樞紐節點的網絡能力。

  “關(guan) 於(yu) 東(dong) 西部網絡傳(chuan) 輸問題,國家層麵正在考慮解決(jue) 方案。”王建冬表示,“有關(guan) 部門正在推動三大運營商逐步建立8大節點重點城市之間的直聯通道,降低網絡時延和資費,西部節點地區也紛紛出台了優(you) 惠政策。”

  “不花錢”製冷

  北緯43°,從(cong) 北京往西北200多公裏的張北縣草原天路附近,阿裏雲(yun) 張北數據中心正經曆一年中的炎熱季節,工程師們(men) “不得不”開啟空調為(wei) 機房降溫。實際上,這些空調每年工作的時間很少,大部分日子都是靠“不花錢”的自然風進行製冷。

  2015年,阿裏巴巴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部署了數據中心,總投資超過200億(yi) 元。張北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you) 勢,年均氣溫僅(jin) 2.6℃,最低氣溫達零下40℃,工程師通過風牆技術將室外新風輸送至機房,直接為(wei) IT設備降溫,實現全年300餘(yu) 天“免費”自然冷卻,可以大大降低空調係統的電力消耗。

  減少能耗成為(wei) 算力向西、向北遷徙的一大邏輯。數據中心能耗巨大,被稱為(wei) “不冒煙的工廠”。根據Gartner測算,一個(ge) 典型的數據中心TCO構成中,電力能耗占據成本的20%,而電力成本的41%在於(yu) 散熱的消耗。

  2021年1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guan) 於(yu) 嚴(yan) 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幹意見》,將數據中心定位為(wei) 高能耗產(chan) 業(ye) 。

  從(cong) 2021年開始,數據中心的審批政策收緊,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對數據中心的能耗管理要求更加嚴(yan) 格。“數據中心‘能評’卡得非常嚴(yan) ,這關(guan) 最難過。”某頭部IDC企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去年一些地區拉閘限電對數據中心行業(ye) 影響很大。”數據中心行業(ye) 洗牌悄然進行。

  “西部地區可再生資源豐(feng) 富,電價(jia) 是東(dong) 部的一半,而且氣溫較低,可以大量利用自然冷卻模式,降低耗電量。”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hui) 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呂天文表示。

  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2021年我國數據中心平均PUE大概是1.49-1.5,整體(ti) 處於(yu) 較高水平。按照“東(dong) 數西算”一體(ti) 化數據中心建設要求,東(dong) 部數據中心集群平均PUE小於(yu) 1.25,西部則小於(yu) 1.2。

  PUE值是指數據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yu) IT負載消耗的能源之比,PUE值越接近於(yu) 1,表示數據中心的綠色化程度越高。

  經初步統計,中國電信的存量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PUE大多在1.3-1.5之間;部分中小型數據中心因建設時間較長,采用以前的技術方案,導致PUE值高於(yu) 1.5。下一步,中國電信將進一步強化西部區域節點的規模,東(dong) 西部比例由現有的7∶3逐步調整為(wei) 6∶4。同時,積極探索試點應用新技術,包括蒸發冷、熱管多聯、液冷等高效空調節能技術,在國家樞紐節點南方省份PUE值力爭(zheng) 低於(yu) 1.25,北方省份PUE值力爭(zheng) 低於(yu) 1.2。

  高昂的耗能成本和嚴(yan) 苛的PUE要求,讓數據中心具有“逐電而居”的市場行為(wei) ,因此一路向西;西部地區則看中數據中心作為(wei) 數字經濟抓手的產(chan) 業(ye) 轉型潛能,以優(you) 惠的電價(jia) 以及豐(feng) 沛的新能源,吸引企業(ye) 在當地布局數據中心。

  “據我們(men) 測算,數據中心每消耗1噸標準煤,能夠為(wei) 數據中心直接貢獻產(chan) 值1.1萬(wan) 元,並可貢獻88.8萬(wan) 元的數字產(chan) 業(ye) 化增加值,還可帶動各行業(ye) 數字化轉型,間接產(chan) 生360.5萬(wan) 元的產(chan) 業(ye) 數字化市場。”王建冬說。

  但撬動的這些巨大數字經濟價(jia) 值短期難以體(ti) 現,還可能成為(wei) 當地的能耗大戶。“能源換比特”如何才能讓西部城市真正受益,分享“東(dong) 數西算”紅利?王建冬認為(wei) ,隨著“東(dong) 數西算”工程的推進,應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數據中心單位GDP能耗評價(jia) 體(ti) 係,充分考慮數據中心的溢出效應,綜合考慮數據中心技術水平、投入產(chan) 出比、下遊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拉動能力等表現,在東(dong) 部和中西部城市之間建立合理的跨域GDP和稅收分配機製,充分釋放中西部算力經濟發展潛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近日在公開論壇上指出,西部地區要從(cong) 全產(chan) 業(ye) 鏈角度完善數據中心生態,建議西部地區向大數據上下遊產(chan) 業(ye) 拓展,例如向上遊發展數據預處理產(chan) 業(ye) ,向下遊發展引進大數據產(chan) 業(ye) 鏈的硬件生產(chan) 以及工程服務等。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