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省會城市爭推新政促買房,為何卻“隻做不說”?

發布時間:2022-06-28 10: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財經6月28日電(記者 左宇坤)從(cong) 對限購政策的調整到土拍市場的火熱,中部地區六大省會(hui) 城市之一的安徽合肥,最近頻頻有好消息自樓市傳(chuan) 來。以合肥為(wei) 代表的多個(ge) 省會(hui) 城市率先“打樣兒(er) ”,或許也對其他城市本輪樓市政策的走向有所啟發。

  各大省會(hui) 城市的樓市調控主要體(ti) 現在哪些方麵?調控效果又如何?

  省會(hui) 城市動作頻頻

  土拍市場往往是反映房地產(chan) 熱度的風向標。在剛剛收官的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裏,合肥顯得頗為(wei) 春風得意。除了觸頂成交地塊占比與(yu) 平均溢價(jia) 率均名列前茅,還在大部分城市依靠央國企托底的大勢中,作為(wei) 唯一一個(ge) 民企拿地宗數占比超過50%的城市一枝獨秀。

  但合肥顯然不滿足於(yu) 一級市場的熱度。近日,據合肥市房產(chan) 局房屋交易中心消息,6月24日起,非合肥戶籍的外地居民家庭通過補繳社保、個(ge) 稅即可購房。企業(ye) 法人以及非法人組織也可以購買(mai) 市區範圍內(nei) 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同時,戶籍登記在市區的集體(ti) 戶、投靠親(qin) 友家庭戶籍,與(yu) 市區戶籍家庭具有相同購房資格。此外,非限購區域住房不再計入家庭住房總套數。

  以上四方麵的調整主要還是針對限購政策的優(you) 化,也是合肥時隔一個(ge) 月後再次放鬆樓市限購。今年5月,合肥剛剛發布樓市新政:外地戶口2年累計繳納6個(ge) 月社保(不能補繳)即可買(mai) 房,原本這一期限為(wei) 24個(ge) 月。

  合肥新政中同樣引發關(guan) 注的還有重新允許企業(ye) 買(mai) 房。早年間,“合肥炒房團”曾名噪一時,其中不乏企業(ye) 購房行為(wei) 。要知道去年4月6日,合肥還專(zhuan) 門發布新政叫停企業(ye) 購買(mai) 商品房。時隔一年之後,在大多城市仍禁止企業(ye) 購房的背景之下,合肥此舉(ju) 也堪稱大膽。

  調整傾(qing) 向“隻做不說”

  合肥此次對放鬆限購的加碼,同樣可以在其他幾個(ge) 省會(hui) 城市中找到類似痕跡。例如,南京、武漢已相繼執行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補繳6個(ge) 月社保可獲購房資格的新政,均著眼於(yu) 外地人補繳社保即可購房的放鬆路徑。

  以南京為(wei) 例,南京市房地產(chan) 市場交易中心向媒體(ti) 證實,外地戶籍隻要在南京連續繳納6個(ge) 月社保,即可開具購房證明,社保可以補繳,征繳方式不做區分。但目前這一政策並沒有“官宣”,亦沒有具體(ti) 文件。

  回溯至兩(liang) 個(ge) 月前的4月27日,南京就已將“3年內(nei) 在南京連續繳納2年及以上社保或個(ge) 稅”的購房門檻,降低為(wei) “1年內(nei) 在南京累計繳納6個(ge) 月社保或個(ge) 稅”,但明確規定社保不可補繳,且離異買(mai) 房仍追溯兩(liang) 年內(nei) 家庭購房記錄。近日的新政顯然也是在此基礎上的加碼。

  “此類政策有助於(yu) 外來人口購房需求的積極釋放,也說明之前的樓市刺激政策對市場提振效果不夠明顯,所以各城才會(hui) 有進一步的放鬆動作。”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yan) 躍進認為(wei) 。

  同時,武漢針對本地居民的限購政策也有所鬆動。6月20日,武漢市房地產(chan) 交易中心最新政策傳(chuan) 來,武漢市戶籍居民在限購區域已經有2套住房的購房家庭,如果符合二孩、三孩政策或者父母投靠條件,可以新增購買(mai) 1套住房,即限購區最多可以擁有3套住房。

  對於(yu) 此次武漢限購的更進一步,有人評價(jia) 其為(wei) 新一線城市樓市調控“天花板”。但武漢同樣延續了“隻做不說”的風格,有武漢置業(ye) 顧問對中新財經記者證實,“現在新政就是都沒有紅頭文件,但我們(men) 接到的通知都已經按照‘N+1’套來邀約客戶了。”

  同為(wei) 省會(hui) ,效果“有壁”

  從(cong) 放寬限購限售限貸,到降首付降利率,據不完全統計,本輪樓市調控中已有20餘(yu) 個(ge) 省會(hui) 城市及自治區首府出台了紓困樓市的政策。

  省會(hui) 城市的出手最早可回溯至3月1日,鄭州發布一攬子樓市新政,最受關(guan) 注的莫過於(yu) 將首套房認定標準從(cong) “認房又認貸”調整為(wei) “認房不認貸”的規定,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限購、限貸政策框架,頗有“打響第一槍”的意義(yi) 。

  限購和限售是我國目前的嚴(yan) 格限製性樓市調控政策,也是收緊房地產(chan) 調控的核心手段。

  哈爾濱在3月底取消了執行了近四年的主城區限售政策,從(cong) 而成為(wei) 首個(ge) 取消限售政策的省會(hui) 城市;調整限購的省會(hui) 城市相對更多,除了前文提到的購房門檻降低,支持養(yang) 老家庭或多孩家庭多購一套房也成為(wei) 近期省會(hui) 城市調控的新風向。

  除此之外,降低首付比、提高公積金貸款及商業(ye) 貸款額度,也越來越成為(wei) 省會(hui) 城市樓市調控的“標配”。其中,蘭(lan) 州、銀川、長春等地的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達到20%。

  從(cong) 現實情況看,省會(hui) 城市的布局加碼並非無用功。6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70個(ge) 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jia) 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一線城市複蘇加快,熱點二線城市市場也逐步回暖,尤其是杭州、成都、長沙等城市新房房價(jia) 指數環比呈現增長態勢。

  但同樣是省會(hui) 城市,複蘇的步伐也遵循著強二線、弱二線的能級不同產(chan) 生了分化。

  6月27日,貝殼研究院發布二手房市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二手房市場低位修複,市場量價(jia) 及預期均有改善,強二線城市複蘇效果明顯強於(yu) 其他城市。

  “杭州、成都、南京等強二線城市調控放鬆後,二手房成交明顯增長,政策效果持續性較強。”貝殼研究院指出,但鄭州、蘭(lan) 州、哈爾濱等弱二線城市調控政策出台後,短期成交量增長但後期政策效果弱化,持續性較弱。

  由此可見,除了政策是否給力,市場複蘇動能分化的根本還是城市基本麵的差異。如杭州、成都產(chan) 業(ye) 相對強勢,人口持續流入,購買(mai) 力旺盛;而蘭(lan) 州、哈爾濱人等口持續流出,則增加了市場去化難度。(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