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問診互聯網醫院:醫生“上線” 激勵機製如何“在線”?

發布時間:2022-07-04 10:06:00來源: 工人日報

  有的醫生完成線下高負荷工作量後,再利用休息時間線上接診。有的醫生雖為(wei) 主任醫師一次線上接診也隻有9.6元——

  【“問診”互聯網醫院③】醫生“上線”,激勵機製如何“在線”?

  閱讀提示

  一些醫生對互聯網醫院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麵由於(yu) 線下醫療服務需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麵互聯網醫院的診療服務定價(jia) 不盡合理。有醫生建議,要為(wei) 醫生線上出診提供“陽光收入”,相關(guan) 部門也要及時製定互聯網醫院診療的相應規範及物價(jia) 標準,完善績效激勵評價(jia) 機製。

  “線上接診時要先了解患者主訴,詳細詢問病史,查看病曆資料,再給予患者治療建議,開具藥品處方並書(shu) 寫(xie) 病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互聯網醫院醫生張珂向《工人日報》記者介紹了她線上接診的流程。

  互聯網醫院為(wei) 醫患溝通架起了新橋梁,依托線下醫院,很多互聯網醫院還入駐了力量強大的醫生隊伍,為(wei) 群眾(zhong) 尋醫問藥提供便利。但是記者在北京、沈陽、深圳等地采訪中了解到,不少醫生對互聯網醫院的積極性並不高,有的互聯網醫院醫生甚至存在零出診、零評價(jia) 、零回複現象。

  《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顯示,互聯網醫院真正能實現有效持續運營的不足10%,大部分處於(yu) 建而不用或淺嚐輒止的狀態。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趙永勝表示,互聯網醫院真正落地的最大困難在於(yu) 如何調動醫生的積極性。

  醫生利用閑暇時間回複患者

  2018年,經過嚴(yan) 格培訓和準入考核後,張珂正式成為(wei) 北醫三院互聯網醫院的一名醫生。在她看來,互聯網醫院不僅(jin) 能讓患者和醫生保持聯係,方便及時、順暢溝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醫患關(guan) 係。

  據介紹,很多互聯網醫院有嚴(yan) 格的醫師準入機製,醫生不僅(jin) 要具有醫師證、實體(ti) 醫院執業(ye) 資格證,以及獨立臨(lin) 床經驗,還需要取得互聯網醫院執業(ye) 資質。

  北醫三院醫務處處長、互聯網醫院辦公室主任胥雪冬在《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中表示,線上接診能及時滿足患者的複診需求,從(cong) 而將線下門診資源更多地提供給首診患者。同時,通過線上線下一體(ti) 化銜接,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能形成閉環,使得治療具有連續性。

  互聯網醫院為(wei) 患者尋醫問藥提供了諸多便利,但是很多醫生卻對此積極性不高,一些醫生僅(jin) 把互聯網醫院的工作當成“副業(ye) ”。

  張珂直言,在日常工作中,她首先要保障線下醫療服務的時間,接診互聯網醫院患者則主要利用休息時間或碎片化時間完成。目前,她平均每周在互聯網醫院接診30餘(yu) 人次。

  今年4月,記者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診室看到,主治醫師李雅琴正用手機通過互聯網醫院平台,對線上患者的問診進行答複。她告訴記者,線上有患者問診,醫生會(hui) 收到短信通知,一般也是利用休息時間回複。

  線上診療服務定價(jia) 不盡合理

  除了在工作時間難保證,《工人日報》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互聯網醫院診療費定價(jia) 不合理,也是醫生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沈陽一家三甲醫院內(nei) 科主任醫師周雯告訴記者,其實在互聯網醫院出診並不比線下輕鬆,而且出診時不同級別的醫生均按普通門診診察類項目價(jia) 格收費,主任醫師和醫師的診療費都是9.6元。

  “診療服務定價(jia) 不盡合理,存在‘一刀切’現象,不能充分體(ti) 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jia) 值,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挫傷(shang) 了高級別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周雯說。

  周雯還直言,相比線下,她在線上為(wei) 每位患者身上花費的診療時間要多出20%,有時為(wei) 了確定患者的病情,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與(yu) 患者在線交流,而且大部分診前谘詢是免費的。

  《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指出,以線上複診為(wei) 例,北京收費50元,而醫院知名專(zhuan) 家線下普通號是100元,特需號是300元。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互聯網醫院相關(guan) 負責人對此也深有同感,“目前的線上診療費難以調動醫生積極性,醫生完成線下高負荷工作量後,利用休息時間開展線上問診服務,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而隻能收取最低診療費標準,即25元,難以調動積極性。”

  為(wei) 醫生線上出診提供“陽光收入”

  “增加醫生的活躍度,需要為(wei) 醫生線上出診提供‘陽光收入’。”周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下,線下診療受限,這對醫生上線並持續提供線上服務起到催化作用。“不過,要想讓醫生真正擁抱互聯網醫院,並參與(yu) 其中,還需要滿足醫生的多元化需求。”

  《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強調,對醫院建立有效利益分配機製和成本補償(chang) 機製,對醫生建立有效的績效激勵評價(jia) 機製,是互聯網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第一大前提。

  報告還指出,互聯網醫院整合了線上線下流程,相對傳(chuan) 統診療服務來說,業(ye) 務模式和用戶就診路徑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對醫生的績效激勵如果不能跟隨業(ye) 務調整,勢必會(hui) 製約互聯網醫院的發展。

  《國家醫療保障局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符合規定的“互聯網+”醫療複診服務,按照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診察類項目價(jia) 格收費和支付。

  趙永勝表示,為(wei) 提高醫生積極性,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每周定期開互聯網醫院例會(hui) ,同時將診金全部作為(wei) 醫生績效獎勵。

  張珂建議,相關(guan) 部門及時製定互聯網醫院診療的相應規範及物價(jia) 標準,完善不同角色人員的績效激勵評價(jia) 機製,讓醫生、護士、藥師和技師的勞動價(jia) 值能分別得以體(ti) 現。本報記者 劉旭 劉友婷 竇菲濤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