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500元的畫賣4980元,“還能升值”?檢察官揭穿騙局

發布時間:2022-07-04 11:00:00來源: 檢察日報

  “大爺、大媽,您好!我們(men) 公司是專(zhuan) 門做紀念錢幣、字畫等收藏品投資的,收藏品升值空間非常大,您從(cong) 這兒(er) 買(mai) 回去,可以坐等升值。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回購,幫您賣出高價(jia) 。”此前,山東(dong) 省濟南市某藝術品公司的業(ye) 務員在電話中非常熱心地向老年人推銷,殊不知這樣的電話背後暗藏巨大的騙局。今年3月8日,由濟南市曆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劉某等6人涉嫌詐騙罪一案一審宣判,法院以詐騙罪判處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三年六個(ge) 月不等,各並處罰金10萬(wan) 元至3萬(wan) 元不等。一審宣判後,被告人劉某、趙某提出上訴。近日,濟南市中級法院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低價(jia) 買(mai) 來藏品,虛構升值空間

  39歲的趙某是濟南一家藝術品公司的銷售人員。工作中,他看到低價(jia) 購進的收藏品高價(jia) 銷售後利潤很大、非常賺錢,就動心了。“當時我手裏隻有七八萬(wan) ,不夠成立公司,我就聯係了原來的同事劉某和王某,我們(men) 三人決(jue) 定成立個(ge) 公司自己幹。”趙某說。

  為(wei) 了讓客戶相信該公司的實力,放心消費,他們(men) 三人決(jue) 定把公司設在曆下區泉城路。“我們(men) 覺得那裏地段好,寫(xie) 字樓高檔,能夠讓客戶相信。”趙某交代。他們(men) 從(cong) 原來上班的公司叫來了幾個(ge) 老同事,又招聘了一些新人,在老員工的帶動下進行培訓。隨後,他們(men) 去某地郵幣卡市場購買(mai) 了“熊貓幣”“財神鈔”“角幣四連體(ti) 紀念幣”和字畫等一批真真假假的收藏品,藝術品公司正式開業(ye) 。

  “我們(men) 從(cong) 網上買(mai) 來一些當地人的電話號碼信息,然後安排業(ye) 務員打電話,說有禮品贈送,邀請客戶到公司裏了解一下,後來到公司來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趙某交代。

  來到公司後,公司銷售人員會(hui) 先和這些老年人進行交談,增進、培養(yang) 感情,然後再從(cong) “專(zhuan) 業(ye) ”的角度介紹這些收藏品的價(jia) 值所在、升值空間,並了解他們(men) 的工資收入、家庭住址、家庭人員情況等。公司有專(zhuan) 人從(cong) 這些資料裏推斷出這個(ge) 客戶的購買(mai) 力,篩選出購買(mai) 力強、容易受騙的客戶作為(wei) 作案目標。

  選定作案目標後,銷售人員按照培訓話術對這些客戶進行一對一的講解,向客戶宣傳(chuan) 收藏品的升值前景,並承諾等日後升值了,公司負責幫客戶把收藏品再賣出去,讓客戶賺取差價(jia) 盈利。很多老年人聽了他們(men) 的宣傳(chuan) ,都信以為(wei) 真,紛紛購買(mai) 他們(men) 的產(chan) 品。公司銷售人員還會(hui) 不斷地給老年人打電話進行回訪,推薦升值空間更大的收藏品,而且會(hui) 不定期地組織各種活動吸引老年人,以增加信任度。

  “合作購買(mai) ”打消疑慮騙取信任

  一些老年人具有防範意識,不會(hui) 直接購買(mai)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men) 的銷售人員在推銷過程中會(hui) 說要和客戶一起購買(mai) 收藏品,我會(hui) 把錢給這些銷售人員,他們(men) 把錢給客戶,讓客戶把收藏品買(mai) 回來,公司裏有專(zhuan) 門資金幹這個(ge) 。”劉某交代。

  銷售人員用這種方式推銷,就會(hui) 讓這些老年人覺得既然銷售人員也購買(mai) 了收藏品,他們(men) 便會(hui) 更加相信收藏品能升值,進而會(hui) 同意購買(mai) 。當老年人到公司詢問自己購買(mai) 的收藏品什麽(me) 時候能賣出去時,銷售人員便會(hui) 找各種理由搪塞,並繼續向他們(men) 推銷其他收藏品,甚至威脅這些老人,如果不繼續購買(mai) ,他們(men) 就不負責幫忙轉賣之前購買(mai) 的收藏品。

  鄭阿姨就是這樣被騙的。2018年,她接到該公司銷售人員的電話,邀請她去領取免費禮品,她去了之後,就此陷了進去。在購買(mai) 了第一款“熊貓幣”收藏品之後,鄭阿姨就開始經常光顧該公司,工作人員每次都會(hui) 推薦不同的收藏品,並且強調升值空間大、收藏時間越久越值錢。為(wei) 了讓鄭阿姨相信,其間他們(men) 也上演了“合作購買(mai) ”的大戲。就這樣,鄭阿姨信以為(wei) 真,在銷售人員的合力圍攻之下,又購買(mai) 了7套“財神三連體(ti) ”。

  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內(nei) ,鄭阿姨陸續購買(mai) 了“財神二十八連體(ti) ”“天下大和”等收藏品,累計投入60多萬(wan) 元。“後來銷售人員又讓我買(mai) ‘沁園春雪’,我不想再投錢了,他們(men) 告訴我好多人購買(mai) 的收藏品已經賣出去了,如果我不購買(mai) ‘沁園春雪’,他們(men) 就不幫我賣。”劉某交代:“‘沁園春雪’這幅畫是推廣公司聯係的我們(men) ,基本上半賣半送,一幅成本價(jia) 不到500元,還能再送幾幅,我們(men) 賣給客戶4980元。”

  就這樣,鄭阿姨又購買(mai) 了12套“沁園春雪”,花費了近6萬(wan) 元。不知不覺中,鄭阿姨瞞著家人用光了70萬(wan) 元養(yang) 老錢,她希望通過賣出幾件收藏品賺回生活費,但對方總是用各種理由推托。

  在濟南,像鄭阿姨一樣陷入該公司收藏品投資騙局的老年人多達幾十位。

  補充偵(zhen) 查證偽(wei) 巧言辯解

  2021年11月,曆下區檢察院受理了該區公安分局移送審查起訴的劉某等人詐騙案。經查明,劉某、趙某、王某三人共同注冊(ce) 成立某公司,由劉某擔任法定代表人,劉某、趙某、王某三人均係公司股東(dong) ,共同負責公司經營管理,同時聘用曹某為(wei) 銷售主管,馬某、汪某等人為(wei) 業(ye) 務人員。公司成立以後,將低價(jia) 買(mai) 入的收藏品高價(jia) 銷售,並向客戶保證產(chan) 品升值,虛構升值後可以幫助客戶賣出,賺取差價(jia) 的承諾,同時針對部分客戶采取虛假的、由業(ye) 務人員和客戶共同“合作購買(mai) ”的銷售手段,騙取客戶資金。曹某、馬某、汪某作為(wei) 業(ye) 務人員,在劉某、趙某、王某的授意下,積極參與(yu) 犯罪活動。

  在審查起訴期間,劉某、趙某、王某三人均辯解公司不允許向客戶承諾回購,並稱公司在向客戶出具的票據中已經對此問題進行了明確說明,且在開展業(ye) 務的辦公桌上也有相應的“卡片”,提示不允許業(ye) 務員承諾回購。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該問題全部是業(ye) 務員自身的問題。

  為(wei) 進一步完善案件的證據鏈條,檢察官針對該事項,向已查實的35名被害人及10餘(yu) 名業(ye) 務人員開展自行補充偵(zhen) 查工作。經過與(yu) 業(ye) 務員、客戶核實,能夠明確證明承諾回購是該公司明確教授的營銷方法,公司從(cong) 未對收藏品票據聯中的客戶須知進行講解,該提示完全形同虛設,其存在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規避法律。另外,有業(ye) 務員證明,辦公桌上所謂的提示“卡片”,營業(ye) 期間一直沒有按照這個(ge) 規定對業(ye) 務人員進行培訓。

  同時,鑒於(yu) 本案涉及的收藏品種類繁多,性質複雜,無法作出有效的市場價(jia) 格鑒定。為(wei) 進一步補充收集涉案收藏品的成本價(jia) 值,辦案檢察官多次與(yu) 審計部門就不同類型產(chan) 品的成本扣減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針對不同類型收藏品確定了不同的認定標準,對涉案40餘(yu) 種收藏品逐一進行了不同的成本扣除,還對受騙老人是否實際收到購買(mai) 的收藏品進行逐一複核,準確認定本案的詐騙數額共計170萬(wan) 餘(yu) 元。

  今年2月,曆下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劉某等6人提起公訴。3月8日,法院經審理認為(wei) 6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wei) 目的,采用虛構事實的方法詐騙他人財物,其行為(wei) 已構成詐騙罪。根據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hui) 的危害程度,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jue) ,後被告人劉某、趙某提出上訴。近日,濟南市中級法院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盧金增 趙越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