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若鐵路打造沙漠幸福路(新知)
【現象】6月16日,和若鐵路正式通車運營,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這條鐵路西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東(dong) 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全長825公裏、設計時速120公裏。和若鐵路的正式通車,結束了南疆洛浦、策勒、於(yu) 田、民豐(feng) 、且末等地不通火車的曆史,極大便利了沿線群眾(zhong) 出行和貨物運輸。與(yu) 此同時,和若鐵路與(yu) 南疆鐵路、格庫鐵路相連,形成了長達2712公裏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鐵路環線,讓新疆各地之間、新疆與(yu) 國內(nei) 其他省份之間的貿易交流和人員往來更加便捷。
【點評】
長期以來,新疆和田市至若羌縣之間,缺少一條鐵路線。這些地區的各族群眾(zhong) 想乘火車出疆,需經喀什、阿克蘇、庫爾勒,翻越天山繞行吐魯番、烏(wu) 魯木齊。打造便捷出行通道、推動區域互聯互通,是各族群眾(zhong) 的共同期待,對維護民族團結、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具有重要意義(yi) 。和若鐵路通車運營,成為(wei) 填補該區域鐵路空白的關(guan) 鍵一筆。
和若鐵路是一條典型的沙漠鐵路,地處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南緣,有534公裏分布在風沙區域,占線路總長的65%,建設和運營都麵臨(lin) 不小挑戰。沙漠修鐵路,治沙要先行。如何防風固沙、有效解決(jue) 風沙危害,是鐵路建設的世界性難題。開工以來,和若鐵路的建設者們(men) 同步開展鐵路建設與(yu) 風沙防護工程,因地製宜製定治沙方案:在風沙特別嚴(yan) 重的地段,修建過沙橋,讓風沙從(cong) 橋下穿過;在有水源條件的地段,栽植梭梭、沙棗、檉柳、胡楊等植物;在水源匱乏的地段,用大麵積的沙障、草方格來固沙。3年多來,建設者們(men) 共修建草方格5000萬(wan) 平方米,種植梭梭、紅柳、沙棘等灌木和喬(qiao) 木1300萬(wan) 株,林帶覆蓋麵積超過11萬(wan) 畝(mu) ,形成防沙護路的綠色屏障。
“千裏一根軌”,和若鐵路建設全部采用無縫鋼軌鋪設,是新疆境內(nei) 一次性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最長的鐵路。無縫鋼軌由多條500米長鋼軌依次焊接而成,是減少行車阻力、助力火車提速的關(guan) 鍵,不僅(jin) 可以提高旅客乘車時的平穩性和舒適度,還能夠延長軌道使用壽命、降低維護保養(yang) 費用。從(cong) 栽樹植綠,到修建沙橋,再到應用智能控製滴灌管網係統、預製裝配式橋墩工程科技等,麵對風沙大、氣候幹旱、水源地少等情況,建設者們(men) 銳意創新、攻堅克難,破解了沙漠鐵路建設中風沙影響、自然環境惡劣、用水難及混凝土養(yang) 護難等重重難題。一係列新工藝、新技術,見證著我國基建的硬實力,為(wei) 世界沙漠鐵路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道路通,百業(ye) 興(xing) 。和若鐵路是一條綠色之路,也是一條便民之路、發展之路、團結之路。和若鐵路的開通大幅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洛浦的地毯、策勒的石榴、且末的大棗……借助和若鐵路,一批特色產(chan) 品以更快的速度抵達全國各地。產(chan) 品走出去,遊客走進來,將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鐵路沿線地區資源開發、產(chan) 業(ye) 培育、旅遊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同時,和若鐵路也為(wei) 青海、西藏、甘肅、四川開辟了一條麵向中亞(ya) 、南亞(ya) 的陸路通道,新疆“東(dong) 聯西出、西來東(dong) 去”的作用進一步凸顯。以此為(wei) 依托,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獨特優(you) 勢,當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和深度也將不斷拓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