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彬:香港的未來與國家的未來密不可分
“香港的未來與(yu) 國家的未來密不可分”(紫荊綻放 人物專(zhuan) 訪)
——訪“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總召集人陳振彬
本報記者 陳 然 金 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4 版)
“過去25年,無論香港遇到任何風浪,祖國都是堅強後盾。”提起香港回歸後國家對香港的支持,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港社區抗疫連線”總召集人陳振彬激動地說。
初心不改:
紮根香港、奉獻祖國
20世紀70年代中期,祖籍廣東(dong) 潮州的陳振彬中學畢業(ye) 後經朋友介紹,到一家做外貿出口的顧繡廠擔任文員,兼職製衣學徒。“那會(hui) 兒(er) ,我的同學大多去寫(xie) 字樓做文員,但我看香港製造業(ye) 發展得很好,就想學一技傍身。”陳振彬回憶。1979年,陳振彬以約2000港元的資金,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製衣廠。憑借過硬品質和良好信譽,陳振彬的製衣廠越做越好,生意越做越大。
1997年7月1日,陳振彬作為(wei) 本地實業(ye) 家代表受邀參加在香港會(hui) 議展覽中心舉(ju) 行的中英兩(liang) 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yi) 式。看著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冉冉升起,陳振彬感慨萬(wan) 分,“猶如漂泊的遊子終於(yu) 回到故鄉(xiang) ,我在台下止不住地流淚”。
回歸後的香港產(chan) 業(ye) 結構逐步轉型,陳振彬也漸漸將工作重心放在了服務社區、團結鄉(xiang) 鄰之上,“在港的潮州人士有100多萬(wan) ,紮根香港、奉獻祖國,是我們(men) 從(cong) 未改變的心願和使命”。
2001年,由各界潮州知名人士發起的香港潮屬社團總會(hui) 成立,陳振彬是其中一員。總會(hui) 現有團體(ti) 及個(ge) 人會(hui) 員超過16萬(wan) 名,作為(wei) 總會(hui) 主席,陳振彬多年來致力於(yu) 凝聚各方力量,積極參與(yu) 社區事務,舉(ju) 辦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活動;總會(hui) 還定期舉(ju) 辦交流團,組織香港青年赴內(nei) 地各省份考察參觀,“親(qin) 身走過祖國內(nei) 地的壯美河山,近距離感受國家的高速發展,還有什麽(me) 比這更好的愛國主義(yi) 教材呢?”陳振彬說。
抗擊疫情:
中央支援、各界團結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luan) 了香港市民的生活,也令陳振彬焦心不已。
同年2月6日,由陳振彬召集、30多位各界代表共同發起的“全港社區抗疫連線”正式成立,“目的是匯集地區議會(hui) 、民間團體(ti) 、工商界、醫護、基層組織、義(yi) 工等積極力量,整合社會(hui) 資源,為(wei) 市民提供抗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
在陳振彬的組織下,大家聚沙成塔:短短幾天內(nei) ,“連線”從(cong) 全球多地采購到近百萬(wan) 隻口罩和數十萬(wan) 份消毒液,另有大批訂單在同時趕製;多個(ge) 社團旗下超市投放多批大米、罐頭等食品,並以成本價(jia) 出售;專(zhuan) 業(ye) 醫護人員輪流值守,義(yi) 務為(wei) 家有老人或幼童的家庭提供健康支援、心理谘詢及衛生防護等服務……
“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陳振彬說。兩(liang) 年多來,“連線”不間斷地籌集資金和物資,又聯合義(yi) 工聯盟成立“全港抗疫義(yi) 工同盟”,與(yu) 市民攜手渡過難關(guan) 。
“除了香港社會(hui) 各界的守望相助,我最想感謝的是國家的無私援手。這份血濃於(yu) 水的親(qin) 情我們(men) 永誌難忘。”回顧今年初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急形勢,陳振彬說,“一批批急需的醫療和生活物資及時運抵香港,一個(ge) 個(ge) 方艙醫院項目快速建成使用,一隊隊疫情防控專(zhuan) 家和醫護人員逆行馳援香港……”
疫情發生以來,心係社群的陳振彬始終堅守在抗疫第一線,組織義(yi) 工為(wei) 居家隔離人士派送藥品和食物、為(wei) 接受疫苗注射的老人提供陪護服務、設立50條電話熱線點對點幫助有需要人士……“粗略估計,‘連線’及其他關(guan) 聯組織至今已出動義(yi) 工20萬(wan) 人次,派發超過6000萬(wan) 份物資,覆蓋麵逾500萬(wan) 人。”陳振彬說。
青年發展:
以己所長、奉獻國家
2021年7月1日,陳振彬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以表彰他全心全意推動香港青年發展,為(wei) 社會(hui) 福祉不懈努力。
2003年獲委任為(wei) 香港青少年暑期活動委員會(hui) 主席、2007年成立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hui) 、2009年獲委任為(wei) 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hui) 主席、2015年創立香港青少年軍(jun) 總會(hui) ,陳振彬深耕青年事務已近二十載。他還兼任“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shu) 長、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等,盡心竭力服務香港。
陳振彬認為(wei)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wei) 香港搭建了一個(ge) 潛力無限的寬廣舞台,“以己所長,融入國家發展所需。香港的未來與(yu) 國家的未來密不可分”。
時至今日,陳振彬仍然保持著每月與(yu) 香港大學生見麵交流的習(xi) 慣,即使在疫情期間,以視頻方式交流也從(cong) 未間斷。“我鼓勵他們(men) 要懷有積極樂(le) 觀的心態,把困難當挑戰,肯吃苦、肯嚐試,才能做建設香港、奉獻國家的生力軍(jun) !”陳振彬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