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記者手記:風雨後終能遇彩虹

發布時間:2022-07-05 11:02:00來源: 新華社

  從(cong) 循化縣到瑪沁縣,400多公裏的距離行駛了近8小時,路上的海拔高度從(cong) 最低1800多米升至最高時近4000米,一路遇到了風和雨,而後,是彩虹。

  第十六屆中國·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7月2日在青海省海東(dong) 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開啟了第一站。4日,結束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的第二站比賽後,賽事轉場第三站,將於(yu) 5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舉(ju) 辦最後一站比賽。

  比賽期間,循化縣的最高氣溫近30攝氏度,而記者在到達瑪沁縣時,最低溫度降到了6攝氏度。“海拔高、水溫低、水流急、氧氣稀薄”是本項賽事的特點,也是眾(zhong) 多參賽者希望體(ti) 驗到的公開水域遊泳經曆。

  在3日舉(ju) 辦的循化站決(jue) 賽中,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位選手在臨(lin) 近終點線時頑強奮戰,拚盡全力挪向終點,在完成比賽的運動員和周圍觀眾(zhong) 熱烈的加油聲中,她的手掌終於(yu) 抬過終點線。全場頓時響徹歡呼聲與(yu) 掌聲。

  在4日上午舉(ju) 辦的貴德站女子A組比賽中,全程領先的劉加妮在最後起水時摔倒,獲得第六名,無緣最後一站。而在此前的循化站決(jue) 賽中,她獲得女子A組第一名。

  1999年出生的劉加妮曾是一名運動員,先後從(cong) 事遊泳與(yu) 鐵人三項,因傷(shang) 病,2017年年底她選擇退役。在退役後的一段時間裏,劉加妮也曾迷茫過,但遊泳始終讓她難以割舍。

  2018第十四屆中國·青海(循化)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是劉加妮退役後選擇參加的第一項重要賽事。“聽說這項比賽很有挑戰,我想來試一試。”在這次比賽中,時年19歲的她獲得了女子A組第四名,同時也收獲了眾(zhong) 多掌聲與(yu) 讚歎。

  “這次比賽讓我找回了遊泳的感覺,更重拾了信心。”劉加妮說。2019年,她回到家鄉(xiang) 四川成都,開始在朋友的遊泳俱樂(le) 部擔任教練,重回天天和水打交道的生活。

  麵對本屆賽事的遺憾,劉加妮坦言,還是很希望能參加瑪沁站的比賽,但無論結果如何,隻要盡力拚搏、挑戰自我,就已經勝利了。“真的是挑戰極限了,若是沒有參賽,我可能永遠沒機會(hui) 挑戰8攝氏度的水溫。”劉加妮說。

  無論是否成功到達終點,無論經曆了多少風雨,在第十六屆中國·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的賽場上,相信每位選手都能收獲自己如彩虹般的“小確幸”。(新華社記者耿輝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