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潮水不盡 潮聲不息——追記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璿秋

發布時間:2022-07-05 10: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追思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王忠耀

  2022年7月2日7時05分,是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潮劇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姚璿秋生命最後定格的時刻。

  她的人生走過了88載,其中與(yu) 潮劇相伴的歲月,長達70多年。“老人家臨(lin) 走前幾天還在為(wei) 潮劇事業(ye) 發展而奔波,突然離世讓我們(men) 都十分悲痛。好在走時無病無痛,我們(men) 安慰自己這也許是她的福氣。”常在姚璿秋身邊陪伴的學生告訴記者。

  在海內(nei) 外潮汕人群體(ti) 中,一直流傳(chuan) 著這樣一個(ge) 說法: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劇,而提到潮劇,則繞不開姚璿秋。“我這一生都屬於(yu) 潮劇。隻要潮劇有需要,我隨時都會(hui) 站出來。”念茲(zi) 在茲(zi) ,一生鍾情,這便是對姚璿秋和她潮劇人生的最好寫(xie) 照。

   一場與(yu) 潮劇的“雙向奔赴”

  生於(yu) 抗戰,遭逢亂(luan) 世,“童年”二字於(yu) 姚璿秋而言,像是“苦難”的同義(yi) 詞。割山草換糧、火柴廠打工,如果說童年記憶中還有僅(jin) 剩的一絲(si) 樂(le) 趣,也大都與(yu) 潮劇有關(guan) 。

  兩(liang) 個(ge) 哥哥被賣作童伶的遭遇,間接開啟了姚璿秋與(yu) 潮劇的緣分。1950年3月,接觸潮劇時間不長的姚璿秋,趕上了劇種“改人改戲改製”的新時代,賣身契時代一去不複返。這讓具備優(you) 越天賦條件、喜愛潮劇的姚璿秋,消除了最後的顧慮,最終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潮劇演員。

  “當時劇本改革,湧現很多好節目。《掃窗會(hui) 》是我進入潮劇團後正式學的第一個(ge) 啟蒙戲。”姚璿秋天資聰穎又刻苦,苦練8個(ge) 月即學成。該折戲保存了潮劇比較古老的唱腔曲牌,嚴(yan) 謹細致,是潮劇青衣行當中唱做難度較大的重頭戲。這出戲也讓姚璿秋一唱成名。

  1956年,隨團在省城巡演《陳三五娘》的姚璿秋,遇上了率京劇團自日本演出歸來,路過廣州的梅蘭(lan) 芳先生。潮劇的古老魅力,和隻學了三年戲便能挑起大梁的姚璿秋,都讓梅蘭(lan) 芳感到驚奇。聽了梅蘭(lan) 芳回京的匯報後,田漢、周揚、陽翰笙等十來位專(zhuan) 家,還曾特意跑到廣東(dong) 一睹姚璿秋真容。

  在長達70多年的潮劇生涯中,姚璿秋在繼承傳(chuan) 統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塑造了一係列不同性格、橫跨古今的舞台人物形象。早在1959年、1961年,她嚐試參演電影,分別拍攝了《蘇六娘》和《陳三五娘》兩(liang) 部潮劇藝術影片,讓更多人從(cong) 熒幕中了解潮劇。

  而後,她深入生活,鑽研塑造現代人物舞台形象,又排演了《江姐》和《萬(wan) 山紅》等現代戲,技藝日臻完善。“不演出就排練,每天的行程密密麻麻。我作為(wei) 演員,就這樣成長起來了。”

   潮劇從(cong) 來就不是故步自封的

  “在傳(chuan) 承的同時,我們(men) 也在找尋古老劇種與(yu) 當今時代觀眾(zhong) 審美的契合點,潮劇從(cong) 來就不是故步自封的,不然早就被淘汰了,大家有空可以對比一下民國時期的潮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潮劇,甚至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2000年後,每個(ge) 時代的潮劇都是不同的,就是因為(wei) 每個(ge) 時代都在吸納新的元素。”如何在傳(chuan) 承中不斷創新和發展,是每種傳(chuan) 統藝術形式都必須要麵對的時代命題。對此,姚璿秋永遠是那個(ge) 最積極的探索者和踐行者。

  許多在現今看來習(xi) 以為(wei) 常的潮劇程式,都是姚璿秋博采眾(zhong) 長學來的。她向李筠秋學習(xi) 京劇《霸王別姬》的雙劍舞,向馬傳(chuan) 菁學習(xi) 昆曲的趟馬程式,這些技藝她都應用到潮劇《辭郎洲》當中。她還向張傳(chuan) 芳學習(xi) 塵拂的程式,並將昆曲《思凡》移植到潮劇當中。向魏連芳學習(xi) 了《天女散花》的綢舞,後來化為(wei) 潮劇《寶蓮燈》中的綢舞……

  2008年,姚璿秋被評選為(wei) 潮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對此,她笑著說:“其實1978年我就自己主動做傳(chuan) 承了。但是當時沒有(非遺)這個(ge) 名詞,叫作‘傳(chuan) 幫帶’。”

  “這幾年潮劇的傳(chuan) 承發展特別重視對年輕人才的培養(yang) ,先是跟中國戲曲學院合作,開辦了潮劇首個(ge) 本科班,後來又跟汕頭大學合辦國際潮劇研修班,目的就是要為(wei) 潮劇培養(yang) 有文化有素養(yang) 的從(cong) 業(ye) 人才,帶動潮劇在新時代的發展。”姚璿秋退休後,不遺餘(yu) 力讓潮劇實現後繼有人、與(yu) 時俱進,她傾(qing) 注了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

  在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的推動下,廣東(dong) 潮劇院密切聯係新加坡、馬來西亞(ya) 、泰國等地多個(ge) 潮劇表演團體(ti) 並達成協議,決(jue) 定在這三個(ge) 國家的四個(ge) 城市分別成立廣東(dong) 潮劇院潮劇傳(chuan) 承中心。“觀眾(zhong) 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的東(dong) 西自然會(hui) 經得起考驗,流傳(chuan) 下去,不好的東(dong) 西自然而然會(hui) 被淘汰。”對於(yu) 見證了潮劇一點點壯大複興(xing) 的一代代觀眾(zhong) ,姚璿秋百分之百地尊重和信任。

  演好戲也是在為(wei) 人民服務

  “我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後,一直在黨(dang) 的領導下演好潮劇。我從(cong) 事潮劇工作的時候,劇團所有共產(chan) 黨(dang) 員都團結一心、認真工作,那時候在黨(dang) 的戲改會(hui) 中開展戲改工作,改人改製改變一切,教大家怎樣排好戲,這一切都是黨(dang) 的安排。”對於(yu) 如何成為(wei) 譽滿海內(nei) 外的潮劇大家和一名合格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姚璿秋的答案是四個(ge) 字——不忘初心。

  “我見過童伶製演員的悲慘生活,也親(qin) 身體(ti) 驗到了在黨(dang) 的領導下,廢除童伶製為(wei) 古老劇種帶來的全新改變。”姚璿秋表示,黨(dang) 領導下的潮劇,建立了現代化的演劇機製,讓古老的潮劇重煥生機。作為(wei) 一名有著66年黨(dang) 齡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姚璿秋永遠對黨(dang) 心懷感恩。

  “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黨(dang) 教導我,演好戲也是在為(wei) 人民服務。”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姚璿秋始終不忘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在一起,以潮劇為(wei) 媒更好地去傳(chuan) 播紅色文化。

  她曾出演過多部紅色革命題材現代戲,例如潮劇《江姐》中第一代“江姐”就是由姚璿秋擔綱演繹。姚璿秋通過樸實無華且爐火純青的表演,生動刻畫了江姐這一偉(wei) 大的革命女性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多年來,經姚璿秋“傳(chuan) 幫帶”的一批批學生已成長為(wei) 潮劇表演界的中流砥柱。在這一過程中,姚璿秋也不忘教導學生要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做德藝雙馨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工作者。

  “在過去一年,潮劇湧現了像《秘密交通站》《望海潮》《英雄長歌》等一批貼合時代發展、弘揚主旋律、宣傳(chuan) 愛黨(dang) 愛國的精品劇目。新的一年,我希望潮劇能編創出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同富裕等方麵題材的新劇目,能有更多反映新時代的作品。”在2022壬寅虎年春節前後的一次采訪中,姚璿秋說道。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