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共話全球人權治理:中國扮演重要角色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馬卓言)由中國聯合國協會(hui) 主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50屆會(hui) 議“加強全球人權治理,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邊會(hui) 5日以視頻方式舉(ju) 行。與(yu) 會(hui) 中外嘉賓表示,中國人權事業(ye) 取得巨大發展成就,在全球人權治理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國際社會(hui) 應尊重人權發展的多樣性,反對套用單一模式和評判標準。
中國聯合國協會(hui) 會(hui) 長王超說,近年來,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影響下,霸權主義(yi) 、種族主義(yi) 、保護主義(yi) 、狹隘民族主義(yi) 抬頭,貧困和不平等加劇,雙重標準大行其道,全球人權治理遭受嚴(yan) 重衝(chong) 擊。各國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就人權問題開展對話與(yu) 交流,增進相互理解與(yu) 信任,擴大共識,縮小分歧,攜手應對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國際關(guan) 係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司芙蘭(lan) 認為(wei) ,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超越了國籍和種族,與(yu) 聯合國人權事業(ye) 和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為(wei) 困境中的全球人權治理帶來了希望。
歐洲科學與(yu) 藝術院院士皮特·赫爾曼說,在許多國家,經濟的發展反而加大了貧富差距。“如何利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如何為(wei) 人民創造更多財富?中國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毛俊響說,近年來,個(ge) 別國家提出“基於(yu) 規則的國際秩序”,有利可圖則趨之若鶩,無利可圖則棄之如敝履,在全球人權治理中罔顧法治,以一己之私來決(jue) 定是否加入和退出國際機製,以單邊行動來破壞國際人權秩序。這種情況就凸顯了在國際法基礎上推進全球人權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中國在當今世界扮演了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中國通過和平發展實現經濟騰飛,贏得了全球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尊重。”愛爾蘭(lan) 國立科克大學應用社會(hui) 研究學院講師費利姆·赫德梅爾說,中國可以在東(dong) 西方和南北方國家間架起橋梁,為(wei) 促進世界和平和人權治理發揮獨特作用。
針對目前個(ge) 別國家企圖將人權政治化以幹涉別國內(nei) 政,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劉昕生表示,麵對個(ge) 別國家的誹謗汙蔑,發展中國家應當加強團結,提出自己的人權主張和觀點,同時在人權領域開展公平的交流合作,以此提高彼此人權保護的能力。
“麵對個(ge) 別國家的造謠抹黑,發展中國家應當堅定立場,在說明事實的情況下,堅決(jue) 駁斥有關(guan) 行為(wei) 。這既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正確選擇,也符合國際人權保護事業(ye) 健康發展的需要。”劉昕生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