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梯田美如畫
夏日周末,一路向西,穿越60餘(yu) 公裏山水田園,來到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桃源梯田景區。
一場夏雨過後,半空中彌漫著縹緲的雲(yun) 霧,梯田水麵泛著粼粼波光,像極了一幅水墨丹青的畫卷。桃源梯田地處海拔1442米的神女峰的崇山峻嶺深處,總麵積10平方公裏,共有5000餘(yu) 畝(mu) 梯田,其中集中連片的有2000餘(yu) 畝(mu) ,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4年被評為(wei) “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順著一丘丘錯落有致的梯田蜿蜒而下。小路上方的梯田鋪向山頂的雲(yun) 端,一股山泉水從(cong) 山上流下,嘩嘩啦啦,清脆悅耳,打破了山的寂靜。山泉水從(cong) 上一丘田坎上的一個(ge) 缺口流向下一丘田,一丘注滿,又從(cong) 田坎上的缺口流向下一丘田,一直流向山底,猶如一場接力賽。
我們(men) 轉入梯田中間的一條水泥小路,往山下走,山風吹來,愜意涼爽。小路兩(liang) 側(ce) 的梯田大小不一,規格不等,梯田高度落差較大,田與(yu) 田之間隔著較高的田坎,呈現著一種漸變式的峻峭之美。青草和各色野花裝點著田坎,幾隻肥鴨正伏在田坎上私語,見我們(men) 來了,“嘎嘎嘎”跳進稻田裏嬉戲,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望天丘是桃源梯田的主要景觀。踩過一段田坎路,上幾級台階,就可抵達。望天丘呈橢圓形,田裏注滿水,高高凸起在桃源梯田的半山腰,像一麵鏡子,平整光潔;又像一枚羊脂玉印章,清水裏的稻茬如同印章上篆刻的一個(ge) 個(ge) 大篆文字。水是梯田的靈魂,灌溉之水像是從(cong) 天而來,望天丘由此得名。
站在望天丘上極目四眺,桃源梯田宛如王母娘娘的瑤池,池落山間,頭頂白雲(yun) ,環抱碧波,積水空明,吸天地之精華。望天丘如一個(ge) 晶瑩透明的水晶大舞台,立在層層疊疊的梯田之上,四周的梯田如一層一層排列而上的水晶看台,在藍天白雲(yun) 下,勾勒出一條條清晰而又優(you) 美的弧線,像串串銀鏈掛在山間,又如長帶纏繞在青山綠水間,美不勝收。
順著梯田中間的小路,我們(men) 來到不遠處的一棟老屋。紅色的大門和窗子,木梁撐起屋簷,土磚黃牆,屋前有一大院子,兩(liang) 隻老母雞在院子的沙地上悠閑慵懶地享受著陽光,見有人來,趕緊往柴垛裏鑽。屋旁的籬笆中,野桃含笑,菜畦裏種著蒜苗、包菜、韭菜、芥菜。黃色油菜花還零星地開著,豆莢藤爬滿了竹籬笆。菜畦緊挨著一口小魚塘,水不深,紅色小鯉魚快樂(le) 地享受著水的愛撫。
桃源梯田有了人家便有了煙火氣,一縷鄉(xiang) 愁從(cong) 心底慢慢升騰。老屋的女主人邀請我留下吃飯,我欣然答應。不一會(hui) 兒(er) ,農(nong) 家小菜擺滿一桌,小竹筍炒酸菜,竹筍的清香撲鼻;屋旁菜園裏現摘的藠頭炒臘肉,臘味飄香;屋後新采的苦齋菜素炒,苦有回甘;田疇裏嬉戲的肥鴨做成的客家白切鴨,外加一碗由花椒油、醋、辣椒末和蔥薑蒜末調製的蘸料,麻麻辣辣、酸鹹可口,美味二字不足以形容;還有黴豆腐、辣椒醬、浸壇、油炸果蔬……山裏的人們(men) 最會(hui) 編織生活,老屋裏有舌尖上的中國客家美食,我迫不及待大快朵頤。
飯後,我和女主人攀談,她告訴我,她的祖先千百年前為(wei) 避戰亂(luan) ,從(cong) 中原長途跋涉,南遷到這偏僻閉塞的大山之中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個(ge) 獨特的族群——客家人。
一方水土養(yang) 育一方人,客家人在經曆千辛萬(wan) 苦之後創造梯田,梯田也成就了客家人,成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體(ti) 現。(盧文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