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現代農業“領頭雁”(政策解讀)
三夏期間,山東(dong) 省沂南縣鑫隆家庭農(nong) 場迎來豐(feng) 收。“今年天氣幹旱,好在種植科學,管理有方,小麥畝(mu) 產(chan) 達到1200斤,糧倉(cang) 裏都快裝不下了!”負責人王占友自豪地說。經過近10年發展,他所經營的農(nong) 場陸續購進播種機、收割機、烘幹機等生產(chan) 設備40多台套,覆蓋了種植、加工、購銷、技術服務等全產(chan) 業(ye) 鏈條,還為(wei) 周邊鄉(xiang) 親(qin) 們(men) 提供一條龍服務。
提升農(nong) 業(ye)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離不開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印發《關(guan) 於(yu) 實施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升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麽(me)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有哪些短板亟待補齊?如何更好地發揮其組織帶動作用?記者采訪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和專(zhuan) 家。
現實要求——
由數量增長轉向量質並舉(ju) ,進一步發揮現代農(nong) 業(ye) 主力軍(jun) 作用
近年來,各類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組織優(you) 勢凸顯,服務能力持續增強,發展活力加速釋放。目前,全國依法登記的農(nong) 民合作社超過220萬(wan) 家,組建農(nong) 民合作社聯合社1.4萬(wan) 家,輻射帶動近一半農(nong) 戶,年經營收入總額超過5880億(yi) 元;納入全國家庭農(nong) 場名錄係統的家庭農(nong) 場達到390萬(wan) 家,年經營收入總額近8900億(yi) 元。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畜牧師、農(nong) 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表示,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全國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總量已經不少,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促進農(nong) 民致富增收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這些主體(ti) 仍處於(yu) 成長期,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總體(ti) 上單體(ti) 規模偏小、實力偏弱,全產(chan) 業(ye) 鏈收益能力較低。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經營製度創新既要充分考慮我國大國小農(nong) 的基本國情,也要顧及工業(ye) 化城鎮化持續推進的外部環境。”清華大學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說,培育和發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不僅(jin) 是提高農(nong) 業(ye) 經營集約化、專(zhuan) 業(ye) 化、組織化、社會(hui) 化程度的要求,也是促使農(nong) 業(ye) 現代化與(yu) 工業(ye) 化、城鎮化、信息化發展水平相適應,解決(jue) “誰來種地”“地怎麽(me) 種好”現實問題的必然選擇。
“參照國際上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民合作社發展的普遍規律,結合國內(nei) 實際情況,當前,我國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已經進入由數量增長向量質並舉(ju) 轉變的新階段。”張天佐介紹,《通知》對提升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素質能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總體(ti) 部署,對於(yu) 推動主體(ti) 提升生產(chan) 經營水平、增強服務帶動能力、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具有重要意義(yi) ,有利於(yu) 發揮他們(men) 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中的主力軍(jun) 作用。
《通知》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主要涉及健全管理服務製度、創建一批示範社及示範家庭農(nong) 場、構建縣鄉(xiang) 基層指導服務體(ti) 係等方麵,力爭(zheng) 基本形成以家庭經營為(wei) 基礎、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為(wei) 依托、社會(hui) 化服務為(wei) 支撐的現代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促進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有機銜接。
強基固本——
促進主體(ti) 規範運營,提升五方麵能力建設水平
“以前流水賬,年底分紅都算不明白。”廣東(dong) 省惠東(dong) 縣綠油油蔬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餘(yu) 培謀說,“縣農(nong) 民合作社服務中心幫我們(men) 擬定了各項製度,現在章程上牆,財務管理也規範了。成員出資額、一年由合作社統籌賣出多少菜、年底可分紅多少,都一清二楚。”
《通知》從(cong) 五個(ge) 方麵對完善基礎製度、提升主體(ti) 規範運營水平提出了要求。“這是加快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增強主體(ti) 發展內(nei) 生動力和提升主體(ti) 市場競爭(zheng) 力的客觀需要。”張天佐說,製度健全、運營規範是成熟市場主體(ti) 的重要標誌,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作為(wei) 農(nong) 民群眾(zhong) 自己的組織,引導其規範運營、強基固本,才能緊密聯結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體(ti) 係各環節,形成強有力的主體(ti) 支撐,使農(nong) 民在市場競爭(zheng) 中處於(yu) 更有利的位置。
立足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能力建設,《通知》提出培養(yang) 帶頭人、促進主體(ti) 融合發展、推動農(nong) 民合作社辦公司、開展大豆油料擴種專(zhuan) 項工作、參與(yu) 鄉(xiang) 村發展和鄉(xiang) 村建設等五方麵內(nei) 容。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建在農(nong) 村、貼近農(nong) 民,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既有積極性,也有便利性。”張天佐表示,觀察發現,合作社辦公司有利於(yu) 充分發揮農(nong) 民合作社法人的組織優(you) 勢和公司法人的市場優(you) 勢,突破發展瓶頸。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導農(nong) 民合作社與(yu) 所辦公司獨立核算,明晰產(chan) 權關(guan) 係,合理分配利益,確保可持續發展。
引導各類主體(ti) 加強聯合合作,如何健全利益聯結機製和組織機製?“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之間的聯合和合作內(nei) 容很寬泛,包括家庭農(nong) 場領辦或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之間再合作為(wei) 聯合社,以及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加工、流通、銷售等其他市場主體(ti) 的聯合與(yu) 合作等。從(cong) 新型經營主體(ti) 自身發展來看,帶動小農(nong) 戶是其內(nei) 在要求。”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說,實踐表明,帶動小農(nong) 戶越多,主體(ti) 發展就越快,就越能夠獲得更多收益。通過訂單農(nong) 業(ye) 、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可將小農(nong) 戶融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
強化支撐——
深化社企對接服務,全麵建立指導服務機製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集中為(wei) 12個(ge) 家庭農(nong) 場開展貸款授信,貸款總額1270萬(wan) 元,這是四川省“家庭農(nong) 場信貸直通車”發放的首批貸款——通過打造“主體(ti) 直報需求、農(nong) 擔公司提供擔保、銀行信貸支持”信貸直通體(ti) 係,為(wei) 家庭農(nong) 場提供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務,拓寬融資渠道。
《通知》提出,深化社企對接,激發主體(ti) 活力。孔祥智表示,現實中,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大都屬於(yu) 小規模甚至小微規模,自身發展能力弱,必然麵臨(lin) 著貸款難、市場影響力不足等短板。借助各類大型企業(ye) 賦能,有利於(yu) 解決(ju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難以克服的小規模難題,順利對接大市場,而企業(ye) 也能加速布局農(nong) 村市場,實現優(you) 勢互補。
對此,《通知》從(cong) 兩(liang) 方麵切入。張天佐介紹,一是擴大對接合作範圍,鼓勵各地把信貸、保險、科技、物流、網絡零售、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等各類優(you) 質企業(ye) 都納入社企對接合作機製中,促進服務下沉。二是聚焦穩糧擴油,在糧食主產(chan) 省和大豆油料擴種地區遴選150個(ge) 左右社企對接重點縣,匹配優(you) 質市場資源等。
在實際中,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多由農(nong) 民辦、農(nong) 民管,限於(yu) 經營者能力素質,組建和發展中還麵臨(lin) 許多共性的困難和問題。這些問題的產(chan) 生與(yu) 公共服務不到位密切相關(guan) 。張紅宇表示,各地要在深化服務理念、優(you) 化政策扶持等方麵有所作為(wei) ,培養(yang) 造就一支具有愛農(nong) 情懷的高素質農(nong) 民隊伍,提升人力資本。
張天佐介紹,為(wei) 加強對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公共服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按照貼近農(nong) 民、服務便捷、專(zhuan) 業(ye) 有效的要求,通過創新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輔導員選聘機製、實施“千員帶萬(wan) 社”行動、創建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服務中心以及強化試點示範引領等四條路徑,推動建立健全多層級、多元化、多類型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指導服務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