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品牌大賣場近年關閉 新消費時代傳統賣場如何求變?
家樂(le) 福方莊店7月25日暫停營業(ye) 多個(ge) 品牌大賣場近年來接連關(guan) 閉
新消費時代傳(chuan) 統賣場如何求變?
作為(wei) 曾經北京南城的標杆型大型倉(cang) 儲(chu) 式商超,位於(yu) 豐(feng) 台區方莊環島東(dong) 北角的家樂(le) 福超市方莊店在陪伴居民22年後,即將於(yu) 7月25日暫停營業(ye) ,升級改造。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線上新零售不斷發展,公眾(zhong) 的消費習(xi) 慣也隨之改變,以及盒馬、fudi等本土超市的崛起,讓曾經風頭無兩(liang) 的“洋”超市正在經曆著新消費場景帶來的發展瓶頸。
家樂(le) 福方莊店清倉(cang) 大甩賣
“因我店即將升級改造,將於(yu) 2022年7月25日暫停營業(ye) ……”近日,許多方莊地區的居民發現,家樂(le) 福超市方莊店貼出升級改造通告。超市內(nei) 也掛上了條幅:“短暫離開是為(wei) 了更好地相聚”。旁邊的服裝區域也貼出了大清倉(cang) 兩(liang) 件7.8折的字樣。暫停營業(ye) 前,超市所有貨物都會(hui) 進行折扣處理,吸引了很多周邊市民前來搶購。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超市不少貨物幾乎被搶購一空,剩下的隻有空落落的貨架。
“十幾年前,我從(cong) 上學的時候就來家樂(le) 福買(mai) 東(dong) 西,當年可是太火了。當時,對家樂(le) 福最多的抱怨就是結賬排隊太久。”方莊居民王女士感慨地說,“方莊地區商業(ye) 形態單一,家樂(le) 福切實改善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前幾年我一周少則去1到2次,多則3到4次。”
“在小區群裏看見這裏要暫停營業(ye) 的消息,今天特意來看看,算是找找從(cong) 前的回憶吧。”30多歲的顧客張先生回憶說,當年家樂(le) 福超市超大的貨櫃,琳琅滿目的商品、進口食品,足夠大的購物推車,以及在方莊地區多個(ge) 小區接送顧客的免費購物班車,在商業(ye) 配套一直略顯薄弱的方莊地區,是最早給南城百姓帶去新鮮體(ti) 驗感的地方。
多個(ge) 品牌大賣場接連關(guan) 閉
作為(wei) “大賣場教父”,家樂(le) 福自1995年進入中國後,開啟了“一站式購齊”的大賣場時代。然而,隨著中國零售業(ye) 日新月異的發展,消費者需求不斷升級,這家零售巨頭也遇到了發展瓶頸。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早在3月31日,經營了18年的家樂(le) 福中關(guan) 村店正式關(guan) 門歇業(ye) ,而這家店曾是家樂(le) 福在亞(ya) 洲規模最大的旗艦店。去年,家樂(le) 福在全國至少關(guan) 閉了20家店。今年,家樂(le) 福在全國至少已有4家門店宣布閉店,且都是經營了近20年的老店。
根據中國連鎖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2016年家樂(le) 福在中國門店數量為(wei) 319家,2020年則縮減為(wei) 228家。蘇寧易購今年2月回複深圳證券交易所關(guan) 注函的公告顯示,家樂(le) 福中國僅(jin) 在2021年下半年就關(guan) 閉了7家大賣場,2021年家樂(le) 福中國總體(ti) 營業(ye) 收入同比下降超過10%。公告解釋稱,家樂(le) 福中國的主營業(ye) 務受到了社區團購低價(jia) 擴張、消費增幅放緩、疫情反複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
其實,家樂(le) 福關(guan) 店並非孤例,曾經發展迅速的傳(chuan) 統超市如今已顯現出後勁不足,開了16年的北京麥德龍萬(wan) 泉河店於(yu) 今年4月10日正式閉店;2月底,位於(yu) 北京知春路的華潤萬(wan) 家超市關(guan) 門歇業(ye) 。實際上,近十年來,曾經為(wei) 大眾(zhong) 熟知的大賣場品牌一個(ge) 接一個(ge) 地關(guan) 店退場。例如韓國樂(le) 天瑪特、西班牙迪亞(ya) 天天、法國歐尚、英國樂(le) 購紛紛退出中國市場,泰國卜蜂蓮花在中國大規模撤店並從(cong) 香港退市,家樂(le) 福、麥德龍分別被蘇寧、物美接手,沃爾瑪也關(guan) 閉超30家大賣場。除此之外,永輝、大潤發、永旺、華潤萬(wan) 家等傳(chuan) 統商超品牌也均有關(guan) 店……雖然加碼線上配送、數字化運營,但以賣場模式為(wei) 代表的傳(chuan) 統超市業(ye) 態,已經不再吃香。
新消費讓大賣場再無優(you) 勢
整個(ge) 方莊地區人口眾(zhong) 多,位於(yu) 方莊居民區的家樂(le) 福,其實從(cong) 不缺客流,為(wei) 何超市還會(hui) 越來越冷清?方莊地區附近的多位居民表示,人們(men) 的消費習(xi) 慣已經改變,逛大賣場意味著較高的時間成本。例如生鮮區和百貨區在不同樓層,一次隻買(mai) 幾件東(dong) 西也要花費不少時間。此外,消費者的購物渠道有了更多選擇,能以更高性價(jia) 比購買(mai) 日常用品。
家住東(dong) 三環的董女士也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已經很久沒去大賣場購物了,平時買(mai) 菜基本就在樓下的“菜籃子”、社區超市解決(jue) ,買(mai) 水果可以線上下單,或者去水果專(zhuan) 賣店、社區團購。“疫情這幾年,去超市的次數屈指可數。主要是覺得大超市體(ti) 量大,去一次至少2小時,太麻煩了,不如網購直接到家。而且大賣場的商品偏老舊,激發不了購買(mai) 欲。”
對消費者來說,幾年前包括大賣場在內(nei) 的傳(chuan) 統百貨超市曾經最大的吸引力是商品齊全,消費者可以一次買(mai) 到采購清單上的所有商品,且這些商品價(jia) 格實惠,質量有保證。然而,在線上消費如此普及的今天,這些優(you) 勢已經喪(sang) 失殆盡。
專(zhuan) 家觀點
傳(chuan) 統賣場轉型求變
並非會(hui) 員店一條路
據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zhuan) 家賴陽分析指出:“在雲(yun) 消費時代,消費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障礙後,大賣場的輻射能力也已減弱,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內(nei) 部往往發展出多個(ge) 商圈,各商圈聚集了豐(feng) 富的商場、超市等消費場所,如今一個(ge) 大賣場的輻射能力已經從(cong) 3公裏-5公裏降低至不足1.5公裏。擁堵又造成了賣場輻射能力進一步降低,銷量自然下降。支撐大賣場利潤的多種品類也被其他渠道分流了。”
新零售發展之下,消費者是否真的不需要實體(ti) 超市了?北青報記者發現,有不少網友依舊會(hui) 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逛超市的樂(le) 趣,這些打卡目的地以新興(xing) 的倉(cang) 儲(chu) 式會(hui) 員店為(wei) 主。例如去年5月,北京首家本土生鮮倉(cang) 儲(chu) 式會(hui) 員店fudi在東(dong) 四環亮相後成為(wei) 網紅店,今年7月企業(ye) 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兩(liang) 家店會(hui) 員數量已達到10萬(wan) 。去年開始,物美也將位於(yu) 草橋的大賣場改造成麥德龍會(hui) 員店,宣布進軍(jun) 新賽道。山姆會(hui) 員店也在加速開店,位於(yu) 西紅門的山姆新店已開始招聘,海澱永豐(feng) 商圈也將新添一家山姆會(hui) 員店。倉(cang) 儲(chu) 式會(hui) 員店內(nei) 生鮮等個(ge) 性化商品的優(you) 勢成為(wei) 吸引消費者的秘籍。
賴陽表示,大賣場的生鮮產(chan) 品特色不突出,消費者的需求在家門口中小型超市就解決(jue) 了,不會(hui) 浪費時間再去逛超市。所以大賣場綜合品類的商業(ye) 模式正在衰退,但傳(chuan) 統超市轉型不能隻追一時熱度,一擁而上做會(hui) 員店,不能用自己的短板碰競爭(zheng) 對手長處,而是要立足於(yu) 對商業(ye) 規律的研究,規劃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本組文/本報記者 李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