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從可以“返錢”的回收箱開始 讓公眾接受數字人民幣

發布時間:2022-07-12 10: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江蘇省蘇州市高鐵新城南天城路的相融大廈內(nei) ,一台新奇的再生資源分類回收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guan) 注。將廢紙、礦泉水瓶、紡織物等可回收廢舊物投入後,該設備立即係統內(nei) 自動稱重,並將回收廢品等價(jia) 的金額以數字人民幣的形式返還到投遞人的數字人民幣錢包中。

  1990年出生的吳文俊是蘇州成方雲(yun) 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這台特殊的再生資源分類回收箱就是公司打造的產(chan) 品之一。

  2014年,從(cong) 南京大學畢業(ye) 後,吳文俊進入人民銀行工作。一次調研中,他接觸到了數字人民幣,“當時還是一個(ge) 鮮為(wei) 人知的事物,但是我看好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前景,它是貨幣形態的一次重大飛躍”。

  在航班上,吳文俊偶爾會(hui) 碰到一些機組人員推銷各種精致的免稅小商品。每當他想要購買(mai) 時,總要等待飛機落地,才能“掃碼付款”,十分不方便。他發現,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手段在極端條件下也可能會(hui) “失靈”。了解數字人民幣後,吳文俊暢想起未來的生活:人們(men) 通過數字人民幣“碰一碰”就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安全又方便。

  在人民銀行工作6年後,吳文俊辭職下海創業(ye) ,首選地就是蘇州。蘇州作為(wei) 全國首批4個(ge) 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在數字人民幣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先發優(you) 勢”,一大批數字人民幣領域的“上下遊”機構、企業(ye) 在此集聚。

  目前,蘇州高鐵新城已實現轄區內(nei) 數字人民幣個(ge) 人錢包全覆蓋,企業(ye) 、商戶錢包覆蓋率超90%,已落地各類數字人民幣創新場景及應用近40個(ge) 。同時,高鐵新城內(nei) 已聚集各類數字金融企業(ye) 超300家。

  蘇州高鐵新城數字金融發展局副局長周戲浪表示,蘇州高鐵新城將著力推動數字人民幣在多領域的創新應用,鼓勵、引導數字人民幣企業(ye) 開拓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場景和應用,推動數字金融產(chan) 業(ye) 創新集群邁上新台階。

  2020年9月,吳文俊在高鐵新城創立公司——成方雲(yun) 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yu) 公司緊隔一條馬路的就是蘇州北站,人民銀行總行的領導以及戰略合作方從(cong) 北京到此僅(jin) 需4個(ge) 多小時,從(cong) 上海過來就20分鍾,完全能夠實現當天往返。”便捷的交通區位優(you) 勢也給了他信心。

  在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進行的同時,他也努力為(wei) 居民與(yu) 商戶更便捷地使用數字人民幣提供精準服務。他將用“三步走”來進行這項工作。

  首先,吳文俊帶領研發團隊升級了大量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物聯網設備與(yu) 收款設備。在他看來,這項工作最簡單,也最實際,“一種貨幣流通,必然要消費”。

  蘇州成方雲(yun) 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數字人民幣物聯網支付實驗室共建合作後,消費者們(men) 在咖啡機上用農(nong) 業(ye) 銀行的數字人民幣錢包進行消費時,僅(jin) 需一元就能喝到一杯現磨咖啡,“這也是銀行通過補貼等方式在為(wei) 數字人民幣‘打廣告’,讓更多的市民逐漸養(yang) 成用數字人民幣消費的習(xi) 慣”。

  “‘酒香就怕巷子深’,不僅(jin) 東(dong) 西要好,還要會(hui) 吆喝。”解決(jue) 了消費問題後,吳文俊又有了新的思考,消費者在消費的同時,不僅(jin) 要能付錢,也要能收錢,這樣支付才有交互性。

  數字人民幣是新興(xing) 事物,市民從(cong) 接受了解到使用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怎樣讓市民接受數字人民幣,成為(wei) 吳文俊思考的問題。

  “在進行策劃時,我專(zhuan) 門瞄準的就是這些最容易被大眾(zhong) 關(guan) 注到且貼近生活的小玩意。”吳文俊很勤儉(jian) ,家裏有用不到的廢紙箱、舊衣物,他都習(xi) 慣將其賣給回收站或捐掉,“垃圾回收站離家太遠,在普通的垃圾箱扔廢品,得不到環保金,也很難調動民眾(zhong) 養(yang) 成垃圾分類的好習(xi) 慣”。

  因此,便有了數幣再生資源回收箱的研發問世,不僅(jin) 能回收各類垃圾,還能返積分或者直接返還數字人民幣,很快吸引了不少群眾(zhong) 將辦公樓宇以及家中的廢品進行分類投放。這款“數幣+垃圾分類”應用型產(chan) 品首次打通了數字人民幣的反向支付。通過數幣激勵居民養(yang) 成分類投遞習(xi) 慣,實現再生資源分類回收生態閉環。

  完成了付款、收款等兩(liang) 個(ge) 步驟後,吳文俊團隊配合相城金控打造了數字人民幣線上集中支付平台——相城生活綜合服務平台。

  該平台以統一的“互聯網+民生服務”的支付結算服務入口,開展“多碼協同”應用,圍繞便民服務、生活繳費、宣傳(chuan) 科普、優(you) 惠活動、商戶索引以及動態宣傳(chuan) 等功能,建設成為(wei) 一站式便民惠民綜合服務平台,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最後一公裏。

  據介紹,該區域性數字人民幣綜合服務平台大幅度提升了數字人民幣錢包開立的便利程度,從(cong) 而更好地推動相城區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

  隨著數字人民幣全覆蓋冬奧場景,吳文俊將目光又放在了如何讓人民幣、外幣、數字人民幣等幣種實現實時互換。

  通過先前金融行業(ye) 的經驗積累,吳文俊帶領團隊設計出了一台高約1米的機器,樣子類似於(yu) 自動存取款機的“三幣轉換機”。該設備可實現硬錢包發放與(yu) 回收、現金兌(dui) 換數字貨幣、外幣兌(dui) 換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錢包綁卡充值等主要業(ye) 務。將人民幣或外幣放置在機器內(nei) ,機器就自動將等額的數字人民幣發放至相應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目前,該機器支持歐元、美元、日元等6種外幣進行實時互兌(dui) 。投放市場後,它可滿足外籍人士在數幣試點城市吃住行遊購娛等領域的小額消費需求,“無須綁定銀行賬戶,支持離線網絡支付,對於(yu) 初次來中國的國際友人十分友好”。

  吳文俊介紹說,目前,數字人民幣橋項目已經實現與(yu) 港幣、新加坡元、阿聯酋貨幣的數字貨幣互換。應對數字人民幣不斷走向國際化市場,“三幣轉換機”不可或缺。

  公司營銷總監鄭偉(wei) 是吳文俊的合作夥(huo) 伴,近兩(liang) 年的創業(ye) 讓鄭偉(wei) 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們(men) 目前已經設計出了三款數字人民幣的硬錢包。”所謂硬錢包,就是使數字人民幣支付可以脫離手機進行。這種硬錢包還是可視卡式的。一塊水墨屏清晰標明了錢包主人的身份、年齡、聯係方式等多種信息。

  三款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分別對應企業(ye) 員工、兒(er) 童與(yu) 老人三種服務對象。鄭偉(wei) 表示,這些人民幣硬錢包作為(wei) 身份標識不僅(jin) 可以支付錢款,還可以進行緊急呼叫等多種服務,“最重要的是,這些硬錢包可以明晰錢款的流向,防止電信詐騙,並為(wei) 受害者追回損失”。

  目前,蘇州市越來越多的商戶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在全家便利店購物時,他們(men) 更是享受了用數字人民幣支付“滿30元減15元”、一分錢乘地鐵等優(you) 惠活動。“我發現好多人都願意嚐試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鄭偉(wei) 說,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他們(men) 都覺得數字人民幣安全、簡單、方便。

  尤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7月12日 07 版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