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驅動消費生態升級
【民生觀察】
作者:劉瑾鴻(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近一段時間以來,多地氣溫逐步升高,居民的防暑降溫需求旺盛起來,防曬、製冷等相關(guan) 領域的商品迎來銷售“熱潮”。其中,網購平台也紛紛推出以“清涼”“防暑”等為(wei) 主題的促銷活動,滿足居民應對夏日的“剛需”,手機下單、直播選品等即時服務方式更是進一步帶火了夏日經濟。
不難看出,數字經濟在釋放消費活力、推動消費升級、創新消費模式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雙循環”戰略格局下,我國將擴大內(nei) 需作為(wei) 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善內(nei) 需體(ti) 係,經濟呈現出消費加速引領的趨勢。當前,我國消費體(ti) 係的數字化水平全球領先,國民消費行為(wei) 數字化趨勢明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規模連續多年世界第一,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金融、餐飲、出行、教育、醫療、社交等消費服務行業(ye) 加速網絡化,線上交易成本下降,線上線下商貿業(ye) 態融合,推動了社會(hui) 消費的持續增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眾(zhong) 居家減少外出,在線消費數量成倍增長,餐飲、購物、教育和娛樂(le) 依托數字平台和物流配送係統,使社會(hui) 總體(ti) 消費水平得以保證。在未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狀態下,仍須深化和依托數字經濟驅動居民消費持續增長。
數字經濟帶來消費渠道革命,推動消費資源向鄉(xiang) 村流動輸出,這對彌合城鄉(xiang) 消費差距以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揮了積極作用。零售行業(ye) 的數字化賦能加速了商貿流通效率,降低了商業(ye) 基礎設施匱乏的欠發達和偏遠地區市場準入門檻,帶來更多的服務和資源。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300多個(ge) 縣已經實現了電子商務的全覆蓋。縣級的電商物流配送中心有2000多個(ge) ,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4萬(wan) 個(ge) ,快遞網點在全國鄉(xiang) 鎮的覆蓋率達98%,鄉(xiang) 鎮電商渠道和網購服務暢通,居民消費需求得以釋放,農(nong) 村網上零售額從(cong) 2014年的1800億(yi) 元增加到2021年的2.05萬(wan) 億(yi) 元,增長了10餘(yu) 倍。線上教育、線上醫療、視頻娛樂(le) 等各類服務型消費在農(nong) 村地區興(xing) 起,極大豐(feng) 富了農(nong) 村居民的生活,也帶動了鄉(xiang) 村消費由物質消費向服務消費的升級轉型。有數據顯示,鄉(xiang) 村在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娛樂(le) 上的支出比例保持逐年增長態勢。
數字經濟有力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同時能兼顧社會(hui) 中基本生存型消費、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等多層次需求。電商平台較低的展示成本和強大的信息搜索功能高效率地匹配供給和需求。目前,數字經濟的長尾效應逐漸延伸到文化消費領域。在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中,消費者可以是傳(chuan) 播者,也可以是創意者、生產(chan) 者。文化企業(ye) 、消費者等多元主體(ti) 基於(yu) 數字化價(jia) 值鏈交互協作,短視頻、Vlog、直播、遊戲、雲(yun) 演唱會(hui) 、雲(yun) 旅遊等文化形式為(wei) 用戶多樣化、即時化的文化消費需求提供了可能。同時,數字文化有效供給催生了家庭再教育、知識付費等高層次消費。
與(yu) 傳(chuan) 統消費模式相比,數字經濟更偏重消費者需求。新業(ye) 態側(ce) 重了解消費端數據,獲悉消費者畫像,根據供需關(guan) 係重塑全新消費生態鏈及價(jia) 值鏈。隨著以90後、00後為(wei) 主體(ti) 的網絡新生代成為(wei) 數字消費主體(ti) ,他們(men) 品質化和個(ge) 性化的消費主張將促使消費模式加速轉型,驅動消費生態的全麵升級。
數字經濟在促消費、穩就業(ye) 、推動經濟複蘇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賦能消費領域,將有更多需要開拓的價(jia) 值空間和發展機遇。從(cong) 供給端看,數字經濟引領生產(chan) 要素、組織形態、商業(ye) 模式等全方位變革,消費品也亟待通過數字化轉型,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釋放發展活力。從(cong) 需求端看,數字化將助力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wei) 市場提供更多創新產(chan) 品,打造體(ti) 驗式、互動式消費場景,推動消費升級,提振消費信心,提升我國優(you) 質品牌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