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元宇宙”裏打工還很遠?“捏臉師”就在身邊

發布時間:2022-07-19 09: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元宇宙”裏打工還很遠?“捏臉師”就在身邊

  【青年經濟說】

  “都以為(wei) 我‘啃老’,但其實我在家就能賺錢。”來自廣東(dong) 的捏臉師“七小包”出生於(yu) 1999年,大學畢業(ye) 後她選擇了靈活就業(ye) ,如今憑借“捏臉”可以實現最高4萬(wan) 元的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廣肅表示,新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出各類新興(xing) 職業(ye) 和新型就業(ye) 方式,“為(wei) 年輕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在虛擬現實相互交互的世界,人們(men) 通過耳機、目鏡等可穿戴設備,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yu) 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這是1992年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描繪的場景,也是“元宇宙(Metaverse)”一詞的來源。

  每個(ge) 踏入元宇宙的人,都需要相對應的“虛擬分身”作為(wei) 身份識別的依據。由此,元宇宙的大熱為(wei) “捏臉師”(即虛擬頭像創作者,能夠像“捏泥人”一樣為(wei) 玩家“捏”出心儀(yi) 的角色造型——編者注)的誕生提供了土壤,他們(men) 成為(wei) 元宇宙裏的首批“打工人”。

  “都以為(wei) 我‘啃老’,但其實我在家就能賺錢。”來自廣東(dong) 的捏臉師“七小包”出生於(yu) 1999年,大學畢業(ye) 後她選擇了靈活就業(ye) ,如今憑借“捏臉”可以實現最高4萬(wan) 元的月收入。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廣肅表示,新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出各類新興(xing) 職業(ye) 和新型就業(ye) 方式,“為(wei) 年輕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捏臉”像拚“七巧板”

  “與(yu) 擔任QQ形象、遊戲頭像設計師的PGC產(chan) 出(專(zhuan) 職人員專(zhuan) 業(ye) 產(chan) 出)不同,如今的捏臉師是UGC(用戶生成內(nei) 容)生產(chan) 機製。”Soul產(chan) 品負責人車斌說,“Soul的捏臉師呈現出典型的創作者經濟特征,即平台提供模塊和工具,用戶可以使用工具成為(wei) 創作者,自發進行創作,將興(xing) 趣、愛好、創意進行表達並轉化成收益。”

  數據顯示,目前在有著“社交元宇宙”之稱的Soul上,約有80名入駐個(ge) 性商城的捏臉師,截至今年3月1日,個(ge) 性商城頭像總數有近3萬(wan) 個(ge) 。從(cong) 2021年6月底至11月1日,有捏臉師最高售出頭像7764次,在過去的幾個(ge) 月,收入最高的創作者月收入超過5萬(wan) 元。

  據車斌介紹,現實中的捏臉師,有的是大學生,有的是上班族,不少是擁有多種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澤白(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他“感情、事業(ye) 均遭受了打擊”,為(wei) 排遣情緒、尋求共鳴,便決(jue) 定親(qin) 手製作一款符合當下心情的頭像。

  身為(wei) 皮具定製師,澤白自信動手能力較強,隨後卻發現“想簡單了”,要捏出來好看的頭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捏了差不多三天三夜,“這期間幾乎沒有做別的事情,甚至就睡了兩(liang) 三個(ge) 小時,才讓自己的作品稍微滿意一些。”

  “像拚‘七巧板’一樣,結果有上千種可能性。”以Soul為(wei) 例,其“超萌捏臉”工具中提供了包括眉形、眼形、眼皮形狀、鼻形、頭飾等在內(nei) 的創作素材,光發型就有上百種選擇,更遑論顏色、位置、大小等各種參數。但在澤白看來,這也是“捏臉”的魅力所在。

  “對我這種‘手殘黨(dang) ’來說,還是購買(mai) 成品或私人定製來得方便。”酷愛國潮的吳楠(化名),不僅(jin) 在常玩的手遊中購買(mai) 了10餘(yu) 款精美皮膚,還定製了多種古風頭像用於(yu) 社交平台,“我會(hui) 根據心情不同,定期更換。”車斌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付費打造自己在社交平台的虛擬人物形象。

  蘇寧金融研究院發布的《“Z世代”群體(ti) 消費趨勢》提到,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具有尋求理想“人設”的性格特點。出於(yu) 對“我是誰”“我想成為(wei) 誰”的探索,許多Z世代熱衷於(yu) 嚐試不同風格的穿搭使用,或者消費不同品牌的產(chan) 品,以此來體(ti) 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也指出,Z世代更偏好數字世界、數碼文明層麵的消費和社交分享,並且追求獨特的個(ge) 性表現和審美體(ti) 驗。據Soul統計,來自一二線城市的Z世代是購買(mai) 虛擬頭像的主要消費者,具體(ti) 而言,來自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占比超過44%,18至27歲的用戶占比達50.4%。

  “最重要的考驗是創意和靈感”

  如今的澤白熟能生巧,完成一個(ge) 較為(wei) 滿意的作品有時隻需花幾十分鍾。每天除了本職工作,他還會(hui) 花幾個(ge) 小時來捏臉,突然有靈感的時候,偶爾還會(hui) 放下手頭上的工作捏一個(ge) 初稿,等下班的時候再繼續創作,這讓他覺得生活更加充實、飽滿。“成為(wei) 捏臉師也是生活的一種方式。”捏臉師兼寵物美容師王磊(化名)深有同感。

  澤白表示,捏臉師“對年輕人來說是個(ge) 還不錯的職業(ye) 選擇”,入行“門檻不算高”,花費的基本都是時間成本,有美術功底的人上手可能更快些。澤白還提醒,不要輕信所謂的培訓班,年輕人學習(xi) 能力較強,和喜歡捏臉的朋友們(men) 多多交流、多加練習(xi) 即可。

  比如,捏臉愛好者會(hui) 經常自發舉(ju) 辦主題捏臉大賽,大家按照各自的想法與(yu) 理解創作主題頭像,後統一換上頭像進行交流修改,讓各自的作品更完美更優(you) 質。不過,杭州相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程卓擔憂,現在僅(jin) 需一張用戶的人臉照片,就能據其形象特征生成與(yu) 之相似的3D虛擬形象。捏臉師是否會(hui) 因此受到衝(chong) 擊?

  車斌認為(wei) 這並不會(hui) 對捏臉師造成太大影響,“盡管(上傳(chuan) 照片生成虛擬形象的生成類產(chan) 品)也支持修改,但其核心是‘還原’而非‘創造’,和強調創意、創造性以及視覺審美表現的捏臉師作品是有區別的,滿足的需求也不同。”在“七小包”看來,捏臉師這一職業(ye) “最重要的考驗是創意和靈感”。

  “一定要創造出自己的風格,才能脫穎而出。”澤白通過觀察,發現其粉絲(si) 群體(ti) 年齡跨度較大,更偏好簡單、可愛、線條感清晰明顯的作品。《“Z世代”群體(ti) 消費趨勢》中也提到,Z世代具有崇尚高顏值的性格特點,他們(men) 格外青睞那些帶有賣萌、少女係、擬人化元素的形象。

  工作不忙時,王磊都會(hui) 花時間創作,研究、創造不同的頭像風格,並將認可度不高的作品下架後重新調整。他發現,在Soul個(ge) 性商城上,每位成熟的捏臉師都自己的設計風格,有人愛好“創意頭”,有人擅長“動物頭”,而他更喜歡研究各式各樣的“人臉”。在他看來,頭像的關(guan) 鍵是五官,“有時裝飾也不用太多”,僅(jin) 憑人臉的塑造便能表現出一個(ge) 人的性格。

  通過搜索“捏臉”詞條,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現在某購物平台上,其單價(jia) 從(cong) 0.2元至200元不等,而在Soul的個(ge) 性化商城中,頭像一般分為(wei) 3個(ge) 價(jia) 位,折合人民幣約30元、50元和70元,也有限量發售的“超級限定”頭像,標價(jia) 14889至21899 Soul幣(約為(wei) 人民幣1700至3000元)。

  “由於(yu) 新消費麵對的主流消費者是正值青春期富有創造力的Z世代人群,產(chan) 品層麵必須順應目標消費人群偏好持續迭代,迭代過程也意味著創新試錯過程中的市場風險。”陳端說。作為(wei) 新興(xing) 職業(ye) ,捏臉師的發展目前還處於(yu) 初期階段,無論是捏臉師與(yu)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方麵,還是規則、機製等層麵都有待完善。

  陳端預測,數字虛擬人在未來大概率會(hui) 成為(wei) 一個(ge) 新的注意力聚焦點和流量入口,目前一些企業(ye) 和地方政府在圍繞元宇宙進行前瞻性布局,看好長遠前景,但要對企業(ye) 在創新過程中麵對的各種潛隱風險點全麵梳理、動態監測,做到未雨綢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