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這十年:做到“四個最嚴” 守護食品安全
做到“四個(ge) 最嚴(yan) ” 守護食品安全(人民健康這十年⑤)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食品安全關(guan) 係每個(ge) 人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抓得緊而又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真正做到了“用最嚴(yan) 謹的標準、最嚴(yan) 格的監管、最嚴(yan) 厲的處罰、最嚴(yan) 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
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19項
食品安全無小事,打造最嚴(yan) 謹的食品安全標準體(ti) 係,“吃得放心”問題才能有章可依。食品安全標準是強製性技術法規,既是生產(chan) 經營者的基本遵循,也是監督執法的重要依據。
10年來,國家衛健委組建含17個(ge) 部門單位近400位專(zhuan) 家的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hui) ,堅持以嚴(yan) 謹的風險評估為(wei) 科學基礎,建立了程序公開透明、多領域專(zhuan) 家廣泛參與(yu) 、評審科學權威的標準研製製度和全社會(hui) 多部門深入合作的標準跟蹤評價(jia) 機製,不斷提升標準的實用性和公信力。
截至目前,已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419項,包含2萬(wan) 餘(yu) 項指標,涵蓋了從(cong) 農(nong) 田到餐桌、從(cong) 生產(chan) 加工到產(chan) 品全鏈條、各環節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保障全人群的飲食安全。標準體(ti) 係框架既契合中國居民膳食結構,又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我委依據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牽頭將原來分散在15個(ge) 部門管理、涉及食品的近5000餘(yu) 項相關(guan) 標準進行了全麵梳理。”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yu) 監測評估司司長劉金峰介紹,國家衛健委將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標準,食品衛生、規格質量及行業(ye) 標準中的強製執行內(nei) 容進行了整合,重點解決(jue) “標準一大堆、不知用哪個(ge) ”的問題。
近年來,按照“最嚴(yan) 謹的標準”要求,國家衛健委完善了以風險監測評估為(wei) 基礎的標準研製製度。目前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體(ti) 係分為(wei) 通用標準、產(chan) 品標準、生產(chan) 經營規範和檢驗方法四大類,覆蓋從(cong) 原料到餐桌全過程。四類標準相互銜接,從(cong) 不同角度管控食品安全風險。
劉金峰介紹,中國已連續15年擔任國際食品添加劑、農(nong) 藥殘留國際法典委員會(hui) 主持國,牽頭協調亞(ya) 洲食品法典委員會(hui) 食品標準工作,為(wei) 國際和地區食品安全標準研製與(yu) 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食品汙染和有害因素監測覆蓋99%縣區
讓老百姓吃得安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是“守門人”。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介紹,經過連續十餘(yu) 年組織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已經初步掌握中國主要食品汙染狀況和趨勢,基本掌握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主要食源性疾病的發病趨勢和發病規律。
“例如,毒蘑菇中毒主要發生在南方一些地區。近年來,地方對中毒高發地區加強風險提示,加大消費者不采不食野生蘑菇等針對性科普宣傳(chuan) ,明顯降低了毒蘑菇中毒的發生起數和死亡人數。”李寧介紹,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發現的隱患及時開展風險評估,通報相關(guan) 監管部門及時製定修訂限量標準,有效發揮監測評估的預警作用。
目前,中國已經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食品汙染和有害因素監測、食源性疾病監測兩(liang) 大監測網絡以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ti) 係。食品汙染和有害因素監測已覆蓋99%的縣區,食源性疾病監測已覆蓋7萬(wan) 餘(yu) 家各級醫療機構。食品汙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食品類別涵蓋居民日常消費的糧油、蔬果、蛋奶、肉禽、水產(chan) 等全部32類食品。
“這些措施使得重要的食品安全隱患能夠比較靈敏的得以識別和預警,不僅(jin) 為(wei) 標準製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為(wei) 行業(ye) 規範有序發展和守護公眾(zhong) 健康提供有力支撐。”劉金峰說。
近年來,外賣配送業(ye) 務快速發展,網絡餐飲服務逐步增多,其食品安全問題廣受關(guan) 注。
“從(cong) 食品安全角度,無論外賣還是堂食、網購還是實體(ti) 店購買(mai) ,對食品的安全要求是一致的。”劉金峰說,國家衛健委會(hui) 同市場監管總局製定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餐飲服務通用衛生規範》,已於(yu) 今年2月22日實施。外賣、網購食品的生產(chan) 經營者應嚴(yan) 格遵守相關(guan) 法律法規標準,加強生產(chan) 、儲(chu) 運、配送各環節管理,共同維護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對食品添加劑采取嚴(yan) 格審批管理製度
食品添加劑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質和色、香、味,對於(yu) 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起到重要作用。但不少人對食品添加劑心存疑惑——到底能不能吃?
“食品工業(ye) 的發展離不開食品添加劑,比如改善食品色澤所用的著色劑、預防食品腐敗所用的防腐劑、鹵水點豆腐所用的凝固劑,這些都是食品添加劑。正是有食品添加劑的存在,才使得食品的生產(chan) 、儲(chu) 運和流通得以正常進行,超市裏的各種食品才能如此豐(feng) 富多彩。”李寧表示,中國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采取嚴(yan) 格的審批管理製度,隻有工藝技術上確實有必要,而且經過風險評估確定為(wei) 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劑才會(hui) 被批準使用。即使安全性得到保障,沒有工藝必要,也不會(hui) 批準使用。
中國對每一種食品添加劑在哪些食品裏麵能用、使用量多少都有嚴(yan) 格規定;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標識,食品添加劑的生產(chan) 許可,也都有嚴(yan) 格的相關(guan) 要求。隻要符合標準規定的食品添加劑,按照標準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量來使用,都是安全的。
有消費者擔心日常攝入的多種食品含有同一種食品添加劑,是否會(hui) 超標而給身體(ti) 額外帶來負擔。對此李寧表示,國家衛健委在製定每一種食品添加劑在食品裏的使用範圍、使用劑量時,已經充分考慮了消費者一天可能攝入多種食品含有同一種添加劑的情況。
“隻要生產(chan) 企業(ye) 嚴(yan) 格按照食品添加劑的標準來使用、食品是合格的,消費者就沒必要擔心添加劑對健康產(chan) 生額外負擔。”李寧說,建議消費者在膳食模式上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膳食模式,吃得更健康、更營養(yang) 。
王美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