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我國高校科技創新躍上新台階 專利授權增幅達346.4%
央廣網北京7月20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教育部19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主動布局建設了25個(ge) 前沿科學中心、14個(ge) 集成攻關(guan) 大平台,瞄準關(guan) 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技術攻關(guan) ,高校專(zhuan) 利授權量增幅達到346.4%。
十年來,高校牽頭建設了60%以上的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30%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主動布局建設了25個(ge) 前沿科學中心、14個(ge) 集成攻關(guan) 大平台、38個(ge) 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初步形成了層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撐有效的科研平台體(ti) 係。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yu) 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十年來,高校獲得了全部11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中的10項、全部技術發明獎中的72%,並獲得了兩(liang) 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成為(wei) 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在“神舟”飛天、“北鬥”組網、“羲和”逐日等一係列大國工程中,數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問題的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方麵作出了突出貢獻。雷朝滋介紹,十年來,學術生態不斷優(you) 化,持續推動賦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權,明晰高校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的政策紅線底線,為(wei) 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