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專家學者在渝聚焦陸海新通道新使命提四點倡議
新華網重慶7月24日電(王龍博劉文靜)據24日舉(ju) 行的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暨2022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成果新聞通報會(hui) 上消息,來自國內(nei) 外的專(zhuan) 家學者日前在重慶聚焦“陸海新通道新使命——提升對地區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支撐作用”提出了四點倡議。
倡議內(nei) 容包括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區域經濟一體(ti) 化,促進體(ti) 製機製、政策規劃、基礎設施、規則標準融通發展。專(zhuan) 家認為(wei) ,陸海新通道有力保障了區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安全,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正沿著國際化大通道重新布局。要持續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機製,聯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戰略、規劃、項目三個(ge) 層次的全麵協同,推動陸上、海上、天上、網上四位一體(ti) 的聯通,更高水平參與(yu) 國內(nei) 大循環和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專(zhuan) 家學者倡議陸海新通道各方應密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聯係,共建國際物流創新高地和國際供應鏈智慧中樞。優(you) 化通道物流組織運營方式,實現要素資源規模化聚集、高效率配置和大範圍流轉,推動通道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加快融入全球供應鏈網絡。
倡議還包括各方應持續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共建國際產(chan) 能合作示範帶。聯動沿線產(chan) 業(ye) 園區、經濟合作區,建立麵向東(dong) 盟的產(chan) 業(ye) 合作聯盟,形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跨境示範帶,依托口岸樞紐,打造高品質陸港經濟區,積極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帶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如借助重慶獲批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劑口岸契機,將更多醫藥產(chan) 品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入中國市場。
專(zhuan) 家學者倡議應構建有序高效的現代市場體(ti) 係,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堅持市場導向,突出市場主體(ti) ,傾(qing) 聽市場聲音,出台更多助企惠企政策。積極探索新的金融標準和規則,建立金融信息互聯互通機製,全麵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提升政策信息透明度,構建良好的市場秩序。
在2022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上,相關(guan) 機構還發布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啟動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台。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聯席會(hui) 議第二次會(hui) 議上,沿線省區市增加一位新成員——湖南省懷化市,形成通道“13+2”的共建新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