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灌陽:政法創新活力激發創新動力
“群眾(zhong) 在警司合署值班室就能得到一站式服務,矛盾糾紛一站式辦結,服務效能得到提升。如以往群眾(zhong) 矛盾糾紛調處要2-3天才能辦結,現在縮減至工作日內(nei) 8小時就能辦結,提升了人民群眾(zhong) 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提到派出所、司法所“警司合署”辦公新模式,廣西桂林市灌陽縣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鍾德政說。
近年來,灌陽縣政法機關(guan)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工作中,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積極推動“警司合署”改革、強化“三級”調解、發揮“四治”作用等基層社會(hui) 治理創新,使創新成為(wei) 推動新時代政法工作的強大動力。2022年第一季度,全縣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感達99.02%,政法隊伍執法滿意度達93.86%。
“警司合署”提升質效
“我老公陸某兵因工死亡,之前多次與(yu) 老板協商賠償(chang) ,都未達成協議。去年12月,我向文市警司所申請法律援助後,通過文市警司所出麵,一天內(nei) 就賠償(chang) 達成了協議。”陸某兵的妻子陸春鳳說。
陸春鳳所說的“警司所”是灌陽縣委政法委在創新基層社會(hui) 治理工作中,針對派出所和司法所人少事多、部分職能交叉重疊,群眾(zhong) 辦事多等現狀,今年初在新圩鎮、灌陽鎮、文市鎮按照統一辦公場所、統一工作職責、統一管理製度的要求,推行派出所、司法所“警司合署”的辦公新模式。
3月16日10時許,灌陽縣公安局接群眾(zhong) 電話報警稱:在灌陽新圩鎮光明村鐵爐頭屯,有人在強行斷他家的電。
接報後,新圩派出所、司法所馬上聯合出警。經現場了解是,灌平高速1標段在光明村鐵爐頭屯實施房屋拆遷工作,有三四名村民因後續安置土地建房問題沒有落實,阻攔電力工作人員不讓斷電剪線。僅(jin) 僅(jin) 經過3個(ge) 小時的協調,房屋拆遷的16戶村民就積極配合房屋拆遷工作,有效避免事態升級惡化。
派出所信息靈、手段硬,司法所人員懂法律、善調解,雙方優(you) 勢綜合運用發揮後,執法力度和效果進一步加強。在新圩鎮警司服務中心,雙方合力成功化解矛盾糾紛的案例不勝枚舉(ju) 。
“通過前期試點,取得了矛盾糾紛調處效率提高、重點人員管控無縫銜接、法律服務宣傳(chuan) 提質增效、涉穩信息收集更加全麵、治安秩序管理力量增強、案件偵(zhen) 辦及時有力的‘六大’明顯成效,已成為(wei) 適應新時代平安灌陽建設需求的一次積極探索。”灌陽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張韜說。
“警司合署”新模式充分實現派出所、司法所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2022年第一季度,灌陽縣傳(chuan) 統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25.5%,電信詐騙發案率同比下降58.7%,現發案破案率同比提高23.5%。
三級調解鄉(xiang) 鄰和睦
“‘以苦為(wei) 樂(le) ,助人為(wei) 樂(le) ,知足常樂(le) ’,這是陸增勇經常說的口頭語,為(wei) 我們(men) 調解了很多矛盾糾紛。”灌陽縣黃關(guan) 鎮李官屯村民鄭光順說。
去年4月10日,灌陽縣黃關(guan) 鎮李官村警務助理陸增勇在進村走訪排查中了得知李官村下湘洞屯三個(ge) 生產(chan) 隊集體(ti) ,將地處中秀村境內(nei) 的15畝(mu) “插花山”、田承包30年給中秀村村民種植林木果樹經營。近期,該地塊土地因灌平高速公路征地被征用,補償(chang) 費用雙方各自理解不同。
陸增勇初步了解案情後,及時將所排查的情況按重大矛盾糾紛上報村兩(liang) 委、派出所及鎮綜治辦;同時,穩定村民情緒,建議雙方當事人開會(hui) 選好代表,建議雙方擇日溝通協商解決(jue) 。經過村調解委員會(hui) 2個(ge) 多月的艱苦協調,這起因高速征地引發的跨村合同糾紛,涉及3個(ge) 村民小組,涉案標的50萬(wan) 元,牽涉300多人的複雜疑難案件得到圓滿化解。
“做好人民調解員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好言好語撫慰,把村民當成自己的親(qin) 人,同時讓村民把我們(men) 當成知心人,才能更好地做好調解。”陸增勇說。
近年來,陸增勇每年調解的各類矛盾糾紛均在20起以上,調處率達100%。
記者了解到,灌陽縣像陸增勇主動進村入戶排查矛盾糾紛,找準問題根源的屯警務助理、調解員還有幾十個(ge) ,他們(men) 充分發揮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you) 勢,按照村級矛盾糾紛發生首先由屯警務助理、調解員、村屯小組長在田間地頭進行第一級處理,邀請家族有威望的人召集當事雙方到自然屯集中地或宗祠處進行第二級化解,村兩(liang) 委幹部進行第三級調解的村級“三級調解”模式,逐次化解糾紛,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組,矛盾不出鄉(xiang) 鎮”。
四治融合增添賦能
灌陽縣新街鎮江口村青山環繞,綠水相合,是“一門三進士、同胞三翰林”的傳(chuan) 奇故裏。
“3月底,坪澗村鴨子莊卿某被確診為(wei) 新冠肺炎後,大喇叭(16133農(nong) 村綜合應急大喇叭)每天播放各類疫情防控知識,‘疫情形勢要知曉,外出口罩要戴好,勤洗手講衛生,不要出門到處跑’,我現在都還能記得疫情時喇叭播放的內(nei) 容。”新街鎮江口村村民劉冬說。
“新街鎮利用祠堂文化,通過‘黨(dang) 建+村史+廉政文化’的建設理念,創建‘16133’鄉(xiang) 村綜治和應急管理體(ti) 係平台,打破了農(nong) 村信息預警和命令難以即時進村進屯入戶的瓶頸。”新街鎮鎮長鄭偉(wei) 介紹說。
新街鎮“16133”鄉(xiang) 村綜治和應急管理體(ti) 係將傳(chuan) 統應急管理與(yu)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相融合,成立1個(ge) 應急管理指揮中心,整合地質災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綜治維穩、公共安全及安全生產(chan) 6支應急救援隊伍,搭建1個(ge) 農(nong) 村綜合應急智能服務平台,規範應急處置事前、事中、事後3個(ge) 環節,壓實鎮、村、屯3級責任,為(wei) 深入推動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
“灌陽縣堅持政治引領,始終把群眾(zhong) 參與(yu) 作為(wei) 基層治理的有效抓手、把協商共治作為(wei) 基層治理的關(guan) 鍵載體(ti) 、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基層治理的最終目標,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有力推進平安灌陽建設再上新台階。”灌陽縣委常委、政法委書(shu) 記盤今說。
(通訊員 尚永江 鄭能 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周仕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