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專家解讀:問天實驗艙將要展開哪些實驗研究

發布時間:2022-07-26 09:5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5日電 題:專(zhuan) 家解讀:問天實驗艙將要展開哪些實驗研究

  新華社記者趙葉蘋、張瑞傑、溫競華

  隨著問天實驗艙與(yu) 天和核心艙順利交會(hui) 對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入問天實驗艙,中國空間站建造又跨出關(guan) 鍵一步。問天實驗艙作為(wei) 我國首個(ge) 空間站科學實驗艙在太空能開展哪些實驗,備受關(guan) 注。記者采訪相關(guan) 領域專(zhuan) 家,對問天實驗艙即將展開的實驗研究進行解讀。

  空間站能提供長期的微重力、輻射等特殊研究環境,有人參與(yu) 方便進行實驗操作、實驗模塊更換和維修維護,天地往返運輸可實現實驗模塊更換及實驗樣品返回。“空間科學是引領我們(men) 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探索人類如何在地外生存,或是研究生命起源等,必須在外太空來開展相關(guan) 實驗。”空間應用係統副總師、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集成技術中心主任王珂說。

  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係統副總師、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研究員呂從(cong) 民介紹,問天實驗艙在空間生命科學與(yu) 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ti) 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試驗等4個(ge) 領域方向規劃部署了10餘(yu) 個(ge) 研究主題,已立項40餘(yu) 項科學項目。隨著此次問天實驗艙發射,微重力條件下高等植物培養(yang) 的實驗研究將陸續在軌開展。空間站建成後將持續論證、滾動實施相關(guan) 科學項目。

  “為(wei) 了支撐相關(guan) 領域科學實驗開展,問天實驗艙內(nei) 部署了多個(ge) 寬約1米、高1.8米、深0.8米的科學實驗櫃,包括生命生態實驗櫃、生物技術實驗櫃、變重力科學實驗櫃、科學手套箱和低溫存儲(chu) 櫃等。”呂從(cong) 民說。

  呂從(cong) 民介紹,生命生態實驗櫃將開展擬南芥、果蠅、斑馬魚等動植物的空間生長實驗,揭示微重力對生物個(ge) 體(ti) 生長、發育、代謝的影響,促進人類對生命現象本質的理解。

  ——生物技術實驗櫃以組織、細胞和生化分子等不同層次多類別生物樣品為(wei) 對象,開展細胞組織培養(yang) 、空間蛋白質結晶與(yu) 分析、蛋白與(yu) 核酸共起源和空間生物力學等實驗,探索微重力環境下細胞生長和分化規律和機製,為(wei) 人類健康、生殖發育提供理論基礎,探索重力效應對生命起源和進化影響等。

  ——變重力科學實驗櫃為(wei) 科學實驗提供0.01G至2G高精度模擬重力環境,采用先進的無線傳(chuan) 能和載波通信技術,支持開展微重力、模擬月球重力、火星重力等不同重力水平下的複雜流體(ti) 物理、顆粒物質運動等科學研究。

  ——科學手套箱提供潔淨密閉空間和溫濕度環境控製,配置靈巧機械臂具備細胞級精細操作能力,為(wei) 航天員操作多學科實驗樣品提供安全、高效支持;從(cong) -80℃到4℃的低溫存儲(chu) 櫃,能夠滿足不同實驗樣品的不同溫度需求。

  ——實驗艙外部署能量粒子探測器、等離子體(ti) 原位成像探測器,用於(yu) 獲取空間質子、電子、中子、重離子和等離子體(ti) 等環境要素數據,為(wei) 航天員健康、空間站安全運營提供保障支持,並可用於(yu) 空間環境基礎研究。

  科學實驗櫃體(ti) 積雖小,卻功能強大。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研究員、集成技術中心副主任張璐說:“科學實驗櫃相當於(yu) 把占地幾十平方米的科學實驗係統裝到一個(ge) 不到2立方米的櫃子裏。”

  王珂說,除按航天標準研製先進可靠的科學實驗櫃等設施外,每一個(ge) 空間項目還需要事先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事後對數據和實驗樣品進行高水平分析,“空間科學和應用研究不僅(jin) 可以幫助我們(men) 理解基礎的物理學和宇宙學規律,同時通過生物、醫學、材料學等研究提升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質量,而且可為(wei) 人類未來走向深空而做一些知識和技術上的儲(chu) 備。”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