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開啟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河南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把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主攻方向,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開啟了現代化河南建設新征程,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li) 篇章。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連日來,位於(yu) 鄭州市金水區的河南信大網禦科技有限公司各項目進展順利,公司副總經理郭義(yi) 偉(wei) 十分開心。“此前我們(men) 一度麵臨(lin) 研發場地緊張的問題,多虧(kui) 金水區政府在產(chan) 業(ye) 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產(chan) 業(ye) 基地幫助協調解決(jue) 並發放租賃補貼,讓我們(men) 能心無旁騖地完善擬態防禦產(chan) 業(ye) 鏈。”郭義(yi) 偉(wei) 說。
金水區委書(shu) 記張紅偉(wei) 表示,金水區有3.8萬(wan) 家科技類企業(ye) ,其中科技型企業(ye) 已超2000家。“我們(men)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換道領跑戰略行動,以重點項目和企業(ye) 培育為(wei) 帶動,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台,完善創新鏈和產(chan) 業(ye) 鏈,實現技術高級化、產(chan) 品名牌化、產(chan) 業(ye) 高端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張紅偉(wei) 說。
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河南堅定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將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完善創新體(ti) 係,做強創新平台,壯大創新主體(ti) ,集聚創新人才,健全創新製度,優(you) 化創新環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牽頭,河南省內(nei) 18家科研院所與(yu) 龍頭企業(ye) 參與(yu) 建設的龍門實驗室揭牌。“龍門實驗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國、裝備世界。長期目標是建成突破型、引領型、平台型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能夠支撐萬(wan) 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中國工程院院士、龍門實驗室主任樊會(hui) 濤表示。
河南緊抓重塑實驗室體(ti) 係、搭建一流創新平台工作,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攻克關(guan) 鍵技術。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嵩山實驗室揭牌以來,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種業(ye) 科技的神農(nong) 種業(ye) 實驗室、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黃河實驗室、聚焦生命健康與(yu) 生物醫藥的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聚焦新材料與(yu) 智能裝備的龍門實驗室,以及聚焦關(guan) 鍵金屬與(yu) 材料的中原關(guan) 鍵金屬實驗室6家省實驗室,為(wei)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在新賽道上提供澎湃動力。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河南將高標準謀劃建設10家突破引領、綜合集成的省實驗室,使之成為(wei) 基礎研究與(yu) 應用基礎研究、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產(chan) 業(ye) 化對接融通的引領陣地和源頭支撐,為(wei) 河南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
今年1月份,3列滿載液壓支架、采煤機、刮板機等成套煤礦綜采裝備的鄭煤機整車專(zhuan) 列陸續在鄭州鐵路局開封貨運站發車,經滿洲裏出境,奔赴俄羅斯新西伯利亞(ya) 。這一批次班列運輸的成套設備將用於(yu) 俄羅斯煤炭主采區的煤炭開采。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綜采裝備製造的全球領跑者。去年7月份,鄭煤機就將國內(nei) 首套由單一廠家自主供貨的成套化綜采裝備順利銷往土耳其。該套綜采裝備在奧日欣煤礦成功應用後,憑借穩定可靠的三機配套,幫助礦方實現了高產(chan) 高效出煤。
“鄭煤機不僅(jin) 具備生產(chan) 世界最高液壓支架的能力,比肩國際煤機領軍(jun) 企業(ye) ,而且還提供全流程自主研發的綜采裝備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鄭煤機董事長焦承堯表示,鄭煤機的國際化戰略正不斷邁出新步伐。
當前,河南正處於(yu) 從(cong) 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跨越的階段,以煤礦機械為(wei) 代表的各類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位居全國前列,大中型客車、盾構機、大型拖拉機、大型礦山裝備、特高壓裝備等一批高端產(chan) 品聞名國內(nei) 外,工業(ye) 機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產(chan) 品增勢強勁。河南擁有41個(ge) 工業(ye) 行業(ye) 大類中的40個(ge) 、207個(ge) 中類中的197個(ge) ,裝備製造、現代食品、電子信息等產(chan) 業(ye) 集群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近年來,河南堅持以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攻方向,強力推動換道領跑,新型工業(ye) 化步伐顯著加快,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健全、產(chan) 業(ye) 鏈更加完整,產(chan) 業(ye) 整體(ti) 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zheng) 力顯著提升。”河南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廳長朱鳴表示,河南成功研發出全球采高最高、技術指標最高的液壓支架、國內(nei) 首款無人駕駛純電動拖拉機、國內(nei) 首台用於(yu) 高原高寒大直徑硬岩掘進盾構機、國內(nei) 首輛自動駕駛氫燃料客車等,高鐵軸承、量子通信、光互連芯片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的取得引領全省製造業(ye) 不斷攀上新高度。
數據顯示,河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從(cong) 2012年的1.54萬(wan) 億(yi) 元提高到2021年的1.8萬(wan) 億(yi) 元,擁有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創新龍頭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數量分別達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製造業(ye) 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的同時,河南還注重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據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裝備製造、現代食品2個(ge) 萬(wan) 億(yi) 元級及19個(ge) 千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的比重分別提高到24.0%和12.0%,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麵推進,兩(liang) 化融合指數居全國第13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57%。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種的近500畝(mu) 小麥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690公斤,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開封市祥符區八裏灣鎮種糧大戶王國棟開心地說。在剛剛過去的夏收中,作為(wei) 小麥主產(chan) 區的開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小麥生產(chan) 呈現麵積增、單產(chan) 增、總產(chan) 增“三增”的良好態勢。
夏糧豐(feng) 收,為(wei) 國家糧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飯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氣。今年全國夏糧總產(chan) 量14739萬(wan) 噸,其中河南夏糧總產(chan) 量3813.1萬(wan) 噸,穩居全國第一位,再創曆史新高。
“河南是農(nong) 業(ye) 大省、糧食生產(chan) 大省,糧食產(chan) 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小麥產(chan) 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在全國的地位舉(ju) 足輕重。”河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宋虎振說,河南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自覺從(cong) 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看待糧食生產(chan) ,把國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幹上,深入推進“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持續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核心區,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產(chan) 能,努力讓中國人的飯碗裝上更多的優(you) 質河南糧,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尤其是口糧絕對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數據顯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糧食麵積首次突破1.6億(yi) 畝(mu) 以來,已連續9年穩定在1.6億(yi) 畝(mu) 以上。2021年糧食麵積達到1.61億(yi) 畝(mu) ,占農(nong) 作物播種麵積的73.4%,其中小麥麵積8536萬(wan) 畝(mu) ,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在糧食總產(chan) 量方麵,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糧食總產(chan) 量先後突破1200億(yi) 斤、1300億(yi) 斤,並已連續5年穩定在1300億(yi) 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糧食662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僅(jin) 解決(jue) 了自身1億(yi) 人的吃飯問題,每年還調出原糧及製成品600億(yi) 斤左右,是全國5個(ge) 糧食淨調出省之一。
一手推動藏糧於(yu) 地夯基礎,一手推動藏糧於(yu) 技挖潛力。河南嚴(yan) 守耕地紅線,嚴(yan) 格落實永久基本農(nong) 田特殊保護製度和耕地占補平衡製度,開展“大棚房”問題專(zhuan) 項整治、農(nong) 村亂(luan) 占耕地建房專(zhuan) 項整治、流轉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專(zhuan) 項整治,依法查處違法占用耕地、破壞耕地等行為(wei) ;同時加強技術攻關(guan) ,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現代種業(ye) 強省的若幹意見》,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六大行動,加快建設國家生物育種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組建神農(nong) 種業(ye) 實驗室,規劃建設“中原農(nong) 穀”。鄭麥9023、矮抗58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省主要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
“河南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曆史機遇,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綜合實力實現跨越提升。”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馬健介紹,10年來,河南經濟總量先後邁上3萬(wan) 億(yi) 元、4萬(wan) 億(yi) 元、5萬(wan) 億(yi) 元大台階,較2012年接近翻番,穩居全國第五位。(經濟日報記者夏先清 楊子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