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截至6月底,全國共實施臨時救助480.2萬人次
中新網7月26日電26日,民政部舉(ju) 行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國際合作司)副主任賈維周介紹,今年以來,民政部加快推進穩經濟、促就業(ye) 、保民生相關(guan) 工作,守牢守好民生底線,有力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
——民生兜底保障方麵。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會(hui) 同財政部部署各地為(wei) 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及時啟動社會(hui) 救助和保障標準與(yu) 物價(jia) 上漲掛鉤聯動機製,加大未參保失業(ye) 人員等困難群眾(zhong) 臨(lin) 時救助力度。截至6月底,全國共實施臨(lin) 時救助480.2萬(wan) 人次,累計支出資金45.2億(yi) 元;對因疫遇困群眾(zhong) 實施臨(lin) 時救助147.9萬(wan) 人次,累計支出資金4.8億(yi) 元;對未參保失業(ye) 人員實施臨(lin) 時救助1.9萬(wan) 人次,累計支出資金1925萬(wan) 元。
會(hui) 同財政部修訂中央財政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強化資金直達和過程監管。加強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部門動態監測數據共享比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易返貧致貧人口納入救助範圍,截至目前共有6200多萬(wan) 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預警範圍。以“人情保”、“關(guan) 係保”整治為(wei) 重點,啟動為(wei) 期4年的綜合治理工作。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xiang) 低保對象4078萬(wan) 人,城鄉(xiang) 低保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722元、542元,同比分別增長5.5%、7.6%。
——社會(hui) 組織管理方麵。會(hui) 同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印發《社會(hui) 組織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行動方案》,召開社會(hui) 組織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推進會(hui) ,繼續動員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印發《關(guan) 於(yu) 充分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作用為(wei) 全國穩住經濟大盤積極貢獻力量的通知》,引導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充分發揮獨特優(you) 勢助力經濟運行。
會(hui) 同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社會(hui) 組織進一步助力高校畢業(ye) 生等群體(ti) 就業(ye) 工作的通知》,召開係列社會(hui) 組織助力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座談會(hui) ,動員各級各類社會(hui) 組織開發崗位、搭建平台、對接服務、促進就業(ye) ,推動全國性行業(ye) 協會(hui) 商會(hui) 組織會(hui) 員企業(ye) 開展行業(ye) 專(zhuan) 場招聘活動10場,引導會(hui) 員企業(ye) 麵向高校畢業(ye) 生提供10萬(wan) 餘(yu) 個(ge) 就業(ye) 崗位。
以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名義(yi) 印發《社會(hui) 組織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辦法》。啟動實施中央財政支持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社會(hui) 服務項目,支持139個(ge) 項目下沉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開展服務。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hui) 組織工作,依法處置非法社會(hui) 組織1.8萬(wan) 多家。
會(hui) 同網信、電信主管部門,依法關(guan) 停2022年第三批9家非法社會(hui) 組織網站及新媒體(ti) 賬號,並清除相關(guan) 關(guan) 聯網頁。持續推進“僵屍型”社會(hui) 組織清理整治工作,推動各地出清“僵屍型”社會(hui) 組織3.2萬(wan) 家。
——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方麵。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學習(xi) 貫徹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有關(guan) 鄉(xiang) 鎮街道職權和工作方麵規定精神的通知》,推動提升基層政權建設法治化工作水平。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畢業(ye) 生到城鄉(xiang) 社區就業(ye) 工作的通知》,明確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招錄一批、發展城鄉(xiang) 社區服務業(ye) 吸納一批等五方麵支持引導政策。
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進一步發揮好信息化對城鄉(xiang) 社區治理服務的驅動引領作用。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城鄉(xiang) 社區防控能力建設關(guan) 心關(guan) 愛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者的通知》,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印發《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指引》,指導各地更加科學、精準地開展社區防控工作,進一步提升城鄉(xiang) 社區防控能力。
——區劃地名管理服務方麵。推進實施修訂後的《地名管理條例》,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進《中國地名大會(hui) 》第三季節目製作。依法推進冀豫線等13條省級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組織實施部分省界界樁更換。指導各地深入開展平安邊界建設,推進界線勘定和成果應用。優(you) 化完善國家地名信息庫,新增地名數據21.8萬(wan) 條。
——社會(hui) 事務管理方麵。開展第十個(ge) “6.19”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持續配合公安部開展打擊拐賣婦女兒(er) 童犯罪專(zhuan) 項行動,印發《民政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打拐解救人員關(guan) 愛救助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打擊治理拐賣人口工作決(jue) 策部署,紮實做好被拐賣受害人救助安置工作。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明節祭掃工作,積極推進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紮實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整治,進一步完善殯葬服務管理工作政策法規。大力推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婚俗改革和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截至7月25日,全國累計“跨省”辦理婚姻登記62749對。
全麵開展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全程網辦”,截至7月25日,全國共有6008例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全程網辦”申請。加快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複服務發展,加強特殊困難精神障礙患者服務保障,會(hui) 同發展改革委下達2022年社會(hui) 服務設施兜底線資金3.15億(yi) 元,支持15個(ge) 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新建和改擴建。
——養(yang) 老服務發展方麵。召開養(yang) 老服務部際聯席會(hui) 議全體(ti) 會(hui) 議,推動做好“十四五”期間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相關(guan) 發展指標跟蹤調度工作。開展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相關(guan) 政策研究,推動構建布局完善、功能互補、統籌銜接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網絡。穩步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推動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guan) 愛工作機製。
跟蹤督導2021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yang) 老服務提升項目執行進度和執行效果,啟動實施2022年項目。推動製定養(yang) 老服務業(ye) 紓困一攬子扶持政策,指導地方加大跟進服務支持力度。持續集中規範整治養(yang) 老服務領域詐騙問題,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全麵排查養(yang) 老服務領域涉詐風險隱患。推進養(yang) 老服務應急救援隊伍和養(yang) 老機構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
——兒(er) 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方麵。持續推動兒(er) 童福機構優(you) 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健全完善養(yang) 治康教一體(ti) 化工作體(ti) 係,提升孤棄兒(er) 童保障服務水平。以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yi) 聯合15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暑期未成年人安全保護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暑期未成年人安全保護各項工作。
召開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實施一周年座談會(hui) 。印發《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明確並壓實相關(guan) 部門責任。推動未成年人保護示範創建工作有序開展,目前已進入評估驗收階段。以“喜迎二十大同心護未來”為(wei) 主題,廣泛開展“六一”國際兒(er) 童節係列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營造全社會(hui) 關(guan) 心關(guan) 愛未成年人的濃厚氛圍。
——慈善事業(ye) 促進和社會(hui) 工作方麵。穩步開展2021年度慈善組織(基金會(hui) )年報年檢工作,推進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台和慈善組織年報年檢係統聯動升級。指導各地大力推進鄉(xiang) 鎮(街道)社會(hui) 工作站建設,挖掘新增就業(ye) 崗位潛力,加大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力度。會(hui) 同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舉(ju) 辦2022年全國社會(hui) 工作者職業(ye) 水平考試,組織開展高級社會(hui) 工作師評審。啟動實施2022年度脫貧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社會(hui) 工作專(zhuan) 業(ye) 人員支持計劃,選派755名社會(hui) 工作專(zhuan) 業(ye) 人才到“三區”開展服務,為(wei) “三區”培訓500名社會(hui) 工作專(zhuan) 業(ye) 人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