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觸網上線”令非遺“飛”入現代生活

發布時間:2022-08-01 10: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烏(wu) 魯木齊7月31日電 題:“觸網上線”令非遺“飛”入現代生活

  作者 苟繼鵬 閆文陸

  “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尤其是短視頻發展正盛的當下,讓非遺宣傳(chuan) 和推廣有了更多選擇。”湖南省江永縣女書(shu) 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胡欣31日在此間說,“觸網上線”令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也融入了現代生活。

  當日,2022“新疆是個(ge) 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在烏(wu) 魯木齊開幕。本次展覽以“文化的瑰寶人民的非遺”為(wei) 主題,邀請對口援疆19省市193項非遺代表性項目、新疆14地州市和新疆兵團146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參展,共有370位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參展話傳(chuan) 承。

  中新社記者在現場看到,各項精彩的非遺展示吸引眾(zhong) 多參觀者拿起相機、手機拍攝照片和視頻,也有不少非遺傳(chuan) 承人用手機拍攝記錄,有的非遺傳(chuan) 承人還進行直播,不斷與(yu) 網友互動。

  當日,記者見到胡欣時,她正於(yu) 一把折扇上書(shu) 寫(xie) 女書(shu) ,旁邊還擺放著書(shu) 簽、手帕等女書(shu) 文創產(chan) 品,斜體(ti) 修長、秀麗(li) 娟細的字符不一會(hui) 兒(er) 就吸引眾(zhong) 多人來參觀。

  據胡欣介紹,流傳(chuan) 於(yu) 湖南省江永縣的女書(shu) 是一門專(zhuan) 屬女性的方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目前,已設計出30多種文創產(chan) 品。

  記者注意到,當日胡欣也用手機拍了一些展覽現場的畫麵,準備剪輯成片在短視頻平台上發出。“雖然我做短視頻才剛起步,但已經看到短視頻對於(yu) 非遺宣傳(chuan) 推廣的巨大潛力。”胡欣說。

  河北省國家級非遺布糊畫市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郝香同樣認可非遺“觸網上線”。她說,傳(chuan) 統非遺“觸網”,不僅(jin) 能提高其知名度,同時也將進一步激發傳(chuan) 統工藝產(chan) 品的內(nei) 生動力,讓更多消費者有了接觸、使用傳(chuan) 統工藝產(chan) 品的機會(hui) 。

  繪樣、製版、製模、布糊、組裝……郝香常在短視頻和直播中展示自己的非遺“絕活”,給自己的產(chan) 品帶貨。“直播和網店銷售的效果不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喜歡上了布糊畫,有不少觀眾(zhong) 通過直播接觸布糊畫後專(zhuan) 程到我的實體(ti) 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xi) 。”郝香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傳(chuan) 統手藝“飛”上雲(yun) 端,成為(wei) 很多非遺傳(chuan) 承人的“標配”。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宣傳(chuan) 、網店銷售等各種形式,拉近了網友與(yu) 非遺之間的距離,也吸引更多人關(guan) 注。

  但也有部分非遺傳(chuan) 承人表示,搭上互聯網平台的“快車”雖然能帶來一定的流量,但是非遺的傳(chuan) 承發展最重要的還是守正創新。“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手段確實能讓非遺為(wei) 更多人所知,但不能隻注重非遺外在的傳(chuan) 播,更要注重挖掘其文化內(nei) 涵,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如此才能避免‘曇花一現’。”黑龍江樺樹皮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陶丹丹說道。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