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進入加速分化期
在北京汽車株洲分公司總裝車間,工作人員在組裝汽車。北京汽車株洲分公司是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品牌產(chan) 能最大的整車製造基地,目前整車年產(chan) 能達19萬(wan) 台。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攝
編者按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承壓前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運行呈現出較強韌性,為(wei) 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下半年,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將有哪些新趨勢,在高質量發展上有哪些新舉(ju) 措?今起推出係列報道,敬請關(guan) 注。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市場環境複雜多變,市場增速呈現“V”形走勢。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汽車銷量為(wei) 1205.7萬(wan) 輛,雖同比下降6.6%,但降幅相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了5.6個(ge) 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ye) (集團)共銷售1034.3萬(wan) 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5.8%。也就是說,這十大企業(ye) (集團)之外的車企隻占據了剩下14.2%的市場。而結合十餘(yu) 家車企發布的今年上半年業(ye) 績預告來看,車企業(ye) 績分化明顯。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隨著汽車行業(ye) 智能化、電動化加速,轉型慢的車企將逐步被淘汰出局。
自主品牌車企向上
今年以來,車市經曆了“高開”“腰折”“追平”“創新高”,如同過山車般驚心動魄。而在這段時間,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成為(wei) 我國汽車市場的最大亮點。
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89.1萬(wan) 輛,同比增長16.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7.2%,比去年同期上升5.3個(ge) 百分點,延續了去年以來不斷提升的發展態勢。
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比亞(ya) 迪等頭部車企業(ye) 績表現亮眼。上半年,長城汽車預計盈利53億(yi) 元至59億(yi) 元,同比增幅在50.2%至67.2%之間;長安汽車預計盈利50億(yi) 元至62億(yi) 元,同比增幅在189.14%至258.54%之間;比亞(ya) 迪預計盈利28億(yi) 元至36億(yi) 元,同比增幅在138.59%至206.76%之間。
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品牌成為(wei) 絕對主力。比亞(ya) 迪汽車於(yu) 今年3月起正式停產(chan) 燃油車,成為(wei) 全球首家停產(chan) 燃油車的傳(chuan) 統企業(ye) 。今年上半年,比亞(ya) 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64萬(wan) 輛。6月中旬,比亞(ya) 迪首次站上萬(wan) 億(yi) 元市值,成為(wei) 我國首家市值破萬(wan) 億(yi) 元的車企。
奇瑞、廣汽、東(dong) 風乘用車等傳(chuan) 統自主品牌車企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上半年均實現正增長。理想、哪吒、小鵬、蔚來、零跑等一眾(zhong) 造車新勢力同樣在上半年逆勢上行,新品迭出,增量可觀。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體(ti) 產(chan) 銷完成情況超出預期,分別完成266.1萬(wan) 輛和260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2倍,產(chan) 銷規模創新高,市場滲透率達21.6%。截至6月30日,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000萬(wan) 輛。從(cong) 相關(guan) 企業(ye) 數量的變化也能夠感受到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火熱程度。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全國有約55.2萬(wan) 家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企業(ye) ,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冊(ce) 企業(ye) 11.8萬(wan) 家,1月至6月新增注冊(ce) 企業(ye) 平均增速為(wei) 46.5%,保持高速增長。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表示,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核心是品牌競爭(zheng) 力的提升。自主品牌產(chan) 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內(nei) 消費者接受,必然會(hui) 帶來銷量和市場份額增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品牌發力較早,呈現出百花齊放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從(cong) 總體(ti) 上判斷,未來兩(liang) 三年,自主品牌將呈現穩步提升發展趨勢。”許海東(dong) 如是說。
市場持續優(you) 勝劣汰
與(yu) 頭部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高歌猛進不同,細分賽道分化明顯。截至7月18日,16家汽車上市公司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ye) 績預告,其中淨利潤預增公司3家,扭虧(kui) 1家,業(ye) 績預減、首虧(kui) 、續虧(kui) 公司12家。
燃油車市場情況不樂(le) 觀。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分析,6月份,累計狹義(yi) 乘用車銷量771萬(wan) 輛,較去年同期累計增速下降12%。傳(chuan) 統燃油車走勢相對低迷,雖然在恢複增長中,但大大低於(yu) 2019年的銷量。這一領域持續下行帶來較大的市場壓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有一些相對弱勢的車企陷入困境。7月15日,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ye) 合並重整第一次債(zhai) 權人會(hui) 議召開,曾經輝煌的獵豹汽車走到破產(chan) 重整境地。7月18日,Stellantis集團宣布,與(yu) 廣汽集團協商終止本地合資企業(ye) ,今後將專(zhuan) 注於(yu) 在中國分銷Jeep品牌的進口汽車,這意味著成立於(yu) 2010年的廣汽菲克即將落幕。目前,除了已經退市的幾家合資品牌,還有不少仍在苦苦掙紮的品牌,如三菱、標致、雪鐵龍等。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也有大批缺少技術和經驗的新進入者被淘汰,如拜騰、博駿、賽麟等。近日,國內(nei) 最早一批新能源車企之一奇點汽車因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頻遭起訴,其智車優(you) 行北京分公司在近日被強製破產(chan) 重整。
對此,許海東(dong) 認為(wei) ,分化是市場經濟中的必然,而分化的結果,就是一些好的自主品牌會(hui) 繼續上升,而一些比較差的可能會(hui) 麵臨(lin) 淘汰。好的自主品牌上升往往意味著會(hui) 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帶領整個(ge) 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向上發展。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將會(hui) 有大批的車企麵臨(lin) 壓力,分化會(hui) 進一步加劇。也許真的會(hui) 如長安汽車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朱華榮在年初的預測,未來3年至5年,將有80%的中國燃油車品牌“關(guan) 停並轉”(關(guan) 閉、停產(chan) 、合並、轉型)。
下半年行業(ye) 預期向好
今年以來,麵對供給衝(chong) 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供應鏈大考,我國汽車工業(ye) 表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汽車行業(ye) 已經走出4月份的最低穀,6月份產(chan) 銷表現更是好於(yu) 曆史同期水平,標誌著我國汽車產(chan) 銷已全麵恢複到正常水平。
隨著汽車行業(ye) 複工複產(chan) 已經全麵達成,各家車企都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緊推進產(chan) 銷,不僅(jin) 要把之前的產(chan) 銷損失補回來,還要力保實現年初製訂的產(chan) 銷量目標。同時,除了購置稅減半政策會(hui) 延續到年底外,一些省市出台加碼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將會(hui) 有力釋放潛在的消費需求。
主要車企對今年下半年市場發展抱有信心。比亞(ya) 迪方麵預計,今年總銷量將達150萬(wan) 輛,在供應鏈良好的情況下甚至有望衝(chong) 擊200萬(wan) 輛。按照全年150萬(wan) 輛銷量預測,比亞(ya) 迪下半年還需完成約86萬(wan) 輛的銷量,即月均銷售14.3萬(wan) 輛以上。6月份,比亞(ya) 迪董事長王傳(chuan) 福在股東(dong) 大會(hui) 上說,比亞(ya) 迪在手的訂單超過50萬(wan) 輛且不斷增加,交付周期要5個(ge) 月至6個(ge) 月之久。
展望下半年,陳士華表示,在一係列促消費政策的激勵下,我國宏觀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市場消費信心也將明顯恢複,購置稅減半政策效果還會(hui) 持續顯現,乘用車市場回暖勢頭也會(hui) 進一步加大;在基建拉動、貨車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利好因素影響下,貨車市場也有望探底回升;新能源汽車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陳士華綜合研判,今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700萬(wan) 輛,同比增長3%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預計2300萬(wan) 輛,同比增長7%左右;商用車銷量預計400萬(wan) 輛,同比下降16%左右;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550萬(wan) 輛,同比增長56%以上。(劉 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